大学语文第一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讲一、自我介绍二、为什么学习大学语文?从小学到中学,学了十几年语文,到了大学,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可以概括为下面三句话:国民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艺术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素质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第一,国民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语文是母语,一个民族能够凝聚,能够延续,很大程度靠的自己的母语。汉语是世上少有的超时空(五千年,五十几个民族)的一种母语,我们民族能够凝聚,而不是象其它几个古文明那样消亡,不象前苏联和东欧民族那样解体,我们的母语功不可没。要想瓦解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是先瓦解他们的语言。《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了城池。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这就是巴别塔。他们用砖和河泥做为建筑的材料。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冲入云霄。上帝耶和华一看,又惊又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上帝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人们各自用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各执己见,争吵斗殴。这就是人类之间误解的开始。很快,修造工程因语言纷争而停止,人类的力量消失了,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最后一课》那篇课文。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都德写的,讲的是十九世纪亡了国的阿尔撒斯人,一位语文教师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那位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即使亡国也许还不算最后的绝望,还能反抗,还能复国,要是把自己的母语也丢了,那才真正的没了指望。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把维护自己的母语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法国规定,法国人在法国本土上举行的任何国际会议不准讲外语。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任何商品在法国销售,标签或说明必须用法语,否则就是违法,不得销售。孟加拉国的人民甚至为维护自己的母语而献出生命。资料:1952年,当孟加拉还属于巴基斯坦时,民众为争取把孟加拉语列为官方语文之一进行示威。2月21日当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开枪,有五名示威者被杀。孟加拉独立后,为这几位“语文烈士”建立纪念碑。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倡议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并在倡议提出:“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种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全世界人民的团结。”下面这一段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到位:“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文明最初的记忆,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一个民族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历史,都深深地蕴藏在他们的母语里。每一种土著语种,都是一个民族灵感的源泉、创造的钥匙以及文明的承传载体,失去一种语种就意味着断送一种文明。”(摘自网络)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是母语教育,在我们所有的学科中,没有哪一门课和我们的母语关系如此直接。所以,我们要从维护母语的高度学好大学语文。既然是母语学习,当然就应该贯穿于人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小学中学学过,大学当然还要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学习母语应该是国民的终生义务。所以今天的大学语文课也不会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终结者,将来教育发展了,大学后语文,也是顺理成章的。第二,艺术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虽然美术专业以线条、色彩等为自己的基本语言,但是掌握这些绘画语言仍然离不开语言文字。易经说:“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尽管最终还要“得意忘言”,但那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语言的升华。所以仍然要开设大学语文等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课程。真正的艺术家没有语言水平不好的,所以现在能否学好这些课程,将来就是匠人与艺术家的区别。第三,素质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要学习语文,而这各个阶段的学习意义又不是简单等同的,大学语文可以提升我们使用母语的质量,那是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有人质疑,中小学学了十几年语文都没学好,到了大学再学一年半载会有什么成效?这是一种简单统计学的观点。学习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地说,任何学习都包括知识、能力、素质这样三个层次。中小学的学习,比较注重知识和能力两个层次,但是由于目前的考试制度,尚无暇顾及到素质层次,因为素质这东西天然不适于考试,这就是人们批评的应试教育。但是“应试教育”并非与素质教育完全对立,起码它为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因为素质是要在知识和能力这两个层次上来发展的。随着迈过了高考这个门槛,大学教育开启了真正素质教育的可能。这个素质教育,不是对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有人形象比喻说,应试教育制度下培养的学生,好象是一壶只烧到七、八十度的水,素质教育就是要再添上一把火,把这壶水烧开。我还想起另一个老套的笑话,说一个人吃了六个饼都没有吃饱,但是吃到第六个半时吃饱了。素质教育就好比是这一把火和这半只烧饼。而怀疑大学语文在短期内会有成效的人,就象那个笨人,说:六个饼都没吃饱,不相信再吃半个就会饱。他只看到量的微弱,而看不到质的飞跃。学习层次有高低。比如一首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幼儿园小朋友可以当作儿歌吟唱,小学生可以欣赏其优美的意境,中学生可以把它和诗人身世以及一系列咏月诗联系起来理解,大学生则可以从文学母题、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哲学高度来加以研究。大学语文应该提升我们的母语素质,人文素质,艺术素质,当然要和我们的专业配合来实现。所以我在大学语文课里要尽可能结合你们的美术专业,这很危险,可能会说外行话,所以在这门课里我们要互相学习。三、学习大学语文的要求这门课实际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文学理论等多门专业课的压缩。我们的学习时间比较紧。课本内容比较多,我们会适时的增删。添加的篇目需要同学们在课下提前做好准备。进入正式学习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述2、《周易》教学重点: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分段掌握有关《周易》的知识教学学时:2学时文本:一、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述完整的文学史包括一体两翼:主体:文学创作两翼:文学理论、批评、鉴赏文学传媒:文化文学的传播、传播手段(一)中国文学的演进动因外因: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矛盾、地理位置等因素。例如:外部因素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带来了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带来了文学上的繁荣局面。汉代大一统的政治背景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汉赋的出现有直接的影响。汉末的黄巾起义以及军阀混战,影响了建安时期一代文人的思想观念,造就了建安文学的新局面。隋唐的统一以及唐代广泛的对外文化交流又推动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宋代理学的兴起,士人入仕机会的增多,以及印刷术的发展,对宋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人士人地位低下,他们走向市井,直接推动了元杂剧的发展。明代中叶以后,商业经济繁荣,市民壮大,文学也反映了这种新的社会状况。清朝初年民族矛盾突出,在文学上也有反映。内因: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所以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突出。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各种文体都有一个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的过程,所谓文体发展不平衡,包含:(1)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诗歌和散文是最早形成的两种文体。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了用文字记载的诗文。魏晋南北朝才有初具规模的小说,至唐中叶才发展成熟。宋金两代,出现了宋杂剧和金院本,标志着中国戏曲的形成。若细分,骈文是魏晋以后形成的,词是唐代中叶形成的,白话短篇小说是宋代形成的,白话长篇小说是宋元之际形成的,散曲是元代形成的。各种体裁形成的时间相差数百年甚至一两千年,可见不平衡状况之突出。(2)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如小说,从远古神化到唐代传奇,经历了极其漫长的时间;而赋的形成过程就短得多了。2.朝代的不平衡。各个朝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是不一样的,有的朝代相对繁荣,有的朝代相对平庸。而且各个朝代各有其相对发达的文体。如汉代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两代的小说。同时,在一个朝代之内文学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些年代较长的朝代如汉、唐、宋、明,其初期的文学比较平庸,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达到高潮。而有些小朝廷,年代较短,却在某种文体上异军突起,如梁、陈两代的诗,南唐和西蜀的词。3.地域的不平衡。(1)、在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呈现出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情况。如建安文学集中于邺都;梁陈文学集中于金陵;唐代的诗人大多出自于河南、山西两地,明清两代诗人大多来自于江苏、浙江两地,江浙在明清两朝文风最盛;江西在宋代涌现的诗人特别多,而其他朝代都比较少。等等。(2)、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地方特色。如《楚辞》带有明显的楚地特色,五代词带有鲜明的江南特色,杂剧带有强烈的北方特色,南戏带有突出的南方特色等等。中国文学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性,说明中国文学不止一个发源地。二、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反相成因素的互动作用。(1)、俗与雅。如《诗经》中的国风本是民歌,经过孔子整理,到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并加以解释之后,就变雅了。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的市井之间,本是俗之又俗,却引起了梁陈宫廷文人的注意,促成了宫体诗的产生。词在唐代本是民间通俗的曲子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雅了起来。戏曲在宋元时期本是一种在勾栏瓦舍演唱的通俗文学,后来经过文人的雅化,产生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样精致高雅的作品。在俗与雅之间,主要是俗对雅的推动与影响,由俗到雅的转变。反过来,由雅变俗的例子相对较少,但还是有的。如宋代诗人刻意地以俗为美,将本来是高雅的诗变俗,在俗中追求新的趣味、新的风格。(2)、各种文体的渗透与融合。各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体制与功能,这构成了文体之间的界限。曹丕《典论·论文》:“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注重文体的辨析。但我们也应注意各种文体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如诗与赋。区别本是很明显的: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不忌简,赋不厌繁;诗之妙在内敛,赋之妙在铺陈;诗之用在寄兴,赋之用在炫博。但魏晋以后赋吸收了诗的特点,赋被诗化,抒情小赋兴起;而在初唐,诗又反过来吸收赋的特点,出现了诗的赋化现象。又如诗与词,虽然诗词同源,但两者之间的界限还是很清楚的:诗以载道,词以娱情。但苏轼首先打破这种界限,以诗为词,赋予词以诗的功能。周邦彦以赋为词,使词极尽铺张之能事。辛弃疾进一步以文为词,赋予词以文的功能。又如诗和文,宋诗之所以能和唐诗并称为诗歌史上的双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宋人以文为诗,从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又如小说与诗词。宋代说话一般都是有说有唱,那些唱词就是诗,因此有的小说就叫“诗话”“词话”。至于戏曲,作为一种综合艺术,与其他文体之间的联系就更紧密了。(3)复古与革新自从魏晋以后文学走上了自觉的道路之后,文学创作就不断地进行着革新。如齐梁以来诗歌过分追求声色,出现了一些弊病,初唐的诗人陈子昂就起来大声疾呼,主张恢复汉魏风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有影响的复古呼声。陈子昂的复古实际上就是革新,促成了诗歌声色与性情的统一,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中叶,韩愈和柳宗元又在文的领域内举起复古的旗帜,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三代两汉的古文。宋代欧阳修、苏轼等人再度提倡和写作古文,最终确立了古文的不可动摇的地位。(4)文与道文与道的关系主要是指文学与儒家伦理道德、政治理想的关系。自从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以后,文学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一直制约着文学的演进。文学或与道合,或与道离。文学适合儒家思想,出现过许多优秀的作家,如杜甫、韩愈、白居易、陆游等。文学部分离开儒家思想,也出现过许多优秀作家,如陶源明、李白、苏轼、曹雪芹等。唐代以后围绕着文以“明道”(柳宗元)、“贯道”(韩愈)、“载道”(周敦颐)有不少论述,这些说法,与强调独抒性灵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