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大家动手做条龙吉林省洮南市教师进修学校姓名:刘继东通讯地址:吉林省洮南市教师进修学校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大家动手做条龙》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美术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14—15页的内容。(2)、搜集有关龙的资料及图片。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2、在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3、锻炼学生处理信息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并通过运用不同的设计材料,创作和装饰龙的造型,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大家动手做条龙》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3册第七课,属设计、应用课。它改变了以往单纯讲解立体构成为主的方法,而是把构成的知识隐含在制作的过程之中。把“纸造型”的知识和方法也融合其中,结合废物利用理念,来降低难度,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为教学活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学习立体构成知识,融合“纸造型”于其中,用可以利用的废弃材料,如纸杯等,进行组合,穿插连接,进行立体的制作和练习。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思考基点,从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入学不久,对中学美术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憧憬,特别是对《大家动手做条龙》这一课,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作为龙的传人,他们对龙的文化已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如中国龙是一个人造的形象,其造型是长长的、弯弯的,在民间有舞龙、赛龙舟等民俗活动等,影视中有龙的形象。同时他们具备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如剪刻、粘贴、穿插。他们愿意接受新事物,做自己喜欢而没有做过的事情。通过教师的教学,将学生零散的龙文化知识,引导到龙的艺术形象上来,并通过“大家动手做条龙”,加深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和方法).所以将本节课的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定位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龙”的人文知识;知道龙的造型特点及设计方法;能以纸杯为造型元素,运用剪、刻、粘的方法制作工艺龙。2、过程与方法:感受龙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探究龙的设计方法;合作完成工艺龙的制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制作工艺龙的兴趣;具有合作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初步养成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感受龙的精神,陶冶学生情操。教学重点:1、研究龙的造型与结构特点,设计并制作工艺龙。2、调动同学情绪,感受龙的精神,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1、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2、在合作学习中注意每位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学准备: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大家动手做条龙》有关的多媒体课件(PPT)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法过程主要是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因此,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一有利条件,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音乐、视频创境法”、“深入浅出分析法”、“直观分析、比较法”等。学法过程按学生分组合作的方式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自主探究性学习法、师生互动法、生生互动法、游戏参与法。这样以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这样学生就有了制作和创新的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通过视频资料创设情境,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掌握龙的特征,了解龙的内涵;让学生在广泛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认识龙文化,激发主动探究的积极态度。接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阅读教材,学生在老师的直观示范中掌握基本纸立体造型技法。老师先给出问题,再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整合知识,提示学生在分组后进行分工并讨论技法在材料上的灵活应用,争取创新,突破难点。老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构成造型方法.重点放在龙的特征的夸张概括和剪、刻、折、粘贴等技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制作和创新的基础。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观看春晚王力宏、李云迪合作的《龙的传人》经典片段,感受画面给我们带来的气氛,学生进入情绪。【百度视频】(演唱现场画面)学生讨论印象中龙的形象,尝试用画笔表现龙。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民俗活动呢?在喜庆的节日当中,我们中国人经常用舞龙、赛龙舟、挂龙灯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欢乐的心情,从中也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奋发欢腾的气氛。【百度搜索】(舞龙、赛龙舟、挂龙灯图片。)=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E%E8%C1%FA=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1%FA%D6%DB%B1%C8%C8%FC%CD%BC%C6%AC#pn=11=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1%FA%B5%C6%CD%BC%C6%AC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阅读教材14—15页,了解关于龙的有关知识。展示自备的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和实物。向师生介绍龙的造型特点和精神风貌。教师归纳讲解关于龙的有关知识。1、龙的图腾——蛇为原型2、龙的形象——头、躯干、尾3、龙的九似——角似鹿、耳似牛、头似驼、鳞似鱼、腹似蛇、爪似鹰、嘴似驴、掌似虎、眼似兔(教师补充提供图片及资料,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资料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进入主动探究状态)【百度搜索】(龙的图片)=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1%FA%CD%BC%C6%AC%B4%F3%C8%AB#pn=0(课件展示)三、出示问题,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先展开组内讨论,再进行组间交流。(设计知识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在主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发现知识,使学习活化;从艺术语言入手,掌握立体造型方法,并举一反三,激发学习动机)1、以小组为单位,将老师做好的龙分解,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纸杯龙的制作要领,找到制作龙的方法。分解:龙头、龙身、龙尾。2、多媒体展示制作龙头步骤,教师演示。、老师小结制作方法:用剪、刻、折、粘贴等方法制作龙头、龙尾;最后用穿、插、捆等的方法连接龙身,同学们还可以根据龙的造型特点和材料本身的特性去积极探究、创造巧妙的构成方法。(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激发了探究兴趣,同时呈现本课重点)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用纸杯等材料设计制作一条生动有趣的龙。在制作中,巧妙的利用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以小组为单位,了解手中材料的特性,结合龙的形象特点,研究各自的制作方法、设计意图,共同设计一个满意的造型。分工合作,制作龙的造型。(此环节设计为探究过程作基础,提升情感价值观,培养合作意识,学生尝试用立体造型语言进行创作)要求:1、我们做一条什么样的龙?是行龙还是盘龙?2、用什么方法做这条龙?是用插接的方法还是用其它的方法?3、怎样做出这样一条龙?分工要明确:谁做龙头?谁做龙身?谁做龙尾?4、装饰要恰当,不可过于繁杂,破坏了龙的整体造型。【百度搜索】(纸杯龙各种造型的图片)五、作品欣赏,开拓视野1、龙做完以后,各个小组将本组做出的龙展示给大家。各组做一个比赛,看哪组做得更有创意,哪组做得更有精神,更漂亮。2、请制作完成的小组展示并讲解本组完成的龙的造型创意。六、作品展评,相互促进1、教师出示示做好的龙展示学生的制作成果并选出“最佳创意作品”。2、学生自评、互评,要突出特色,张扬个性,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赏悟能力。提出评价要求七、模拟表演,升华情感请同学们自愿到台前来排成一队,在音乐的演奏声中排成一队,集体合力,表演一条长龙。八、小结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给予华夏民族的不仅仅是形象的本身,而是一种激昂向上的精神,是永恒不灭的文明。通过动手做龙的练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集体力量的伟大,这就要求我们要互相团结、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在生活中生龙活虎,体现出龙的精神。板书设计:第七课大家动手做条龙1、龙形态特点:蜿蜒盘曲——看龙2、龙的造型组成:角、耳、头、嘴、鳞、爪、尾(异物同构)——说龙3、制作方法:剪刻、折、粘贴、——做龙制作要求:龙的特征明显—夸张、概括教学反思:教学生怎么做,不如让他们亲自去探究该怎么做,通过拆卸让学生分析龙的制作组合方法,学生很快就学会制作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高,一种成就感也油然而生。通过这节课,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创造潜力是做金矿,就看你如何去开采。应该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探究;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会回报你一个惊喜。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发言,并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培养了团结互助精神。教师情况省份吉林省学校洮南市教师进修学校姓名刘继东职称中教一级电话6225265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吉林省洮南市教师进修学校137100自我介绍本人今年37岁,1997年毕业于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从教14余年,热爱美术教育事业。本人在工作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勇于探索,努力走科研兴教之路,立志做学者型教师。我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将会更加勤奋,努力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