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和零售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财务状况统计报表制度培训(2006年年报和2007年定期统计报表)海淀区统计局商调队2006年11月24日培训内容:一、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年报填报范围、报告期和上报时间及要求;二、年报指标解释(以E103-1表为例)及平衡关系;培训内容:三、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定报填报范围、报告期和上报时间及要求;四、指标解释(以E203-11表为例)及平衡关系;五、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有关要求。一、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年报财务表种类、填报范围、报告期和上报时间及要求行业类别统计指标名称计量单位限额标准批发业年销售额万元2000及以上零售业年销售额万元500及以上住宿业星级饭店和星级以外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住宿企业餐饮业年营业额万元200及以上一、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年报财务表种类、填报范围、报告期和上报时间及要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年报批发和零售业财务状况(E103-1表)住宿和餐饮业财务状况(E103-2表)(一)财务报表的年报种类一、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年报财务表种类、填报范围、报告期和上报时间及要求E103-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E103-2: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企业星级饭店和星级以外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住宿企业(二)财务年报填报范围一、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年报财务表种类、填报范围、报告期和上报时间及要求(三)财务年报报送日期及方式E103-1表(第17页)E103-2表(第18页)2007年2月15日前网上报送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以E103-1表为例(共四个部分,56个指标)•以“千元”为计量单位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第一部分:1个指标(无变化)•存货(011、015):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年初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年初数填列。“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期末数填列。二、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第二部分:14个指标(无变化)•年末资产负债部分是反映企业单位一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它是时点数,反映期末余额数。应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对应指标填列,有的要根据会计帐中对应科目填列。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流动资产合计012其中:现金213银行存款320短期投资013应收账款(净额)014存货015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平衡关系:•012≥213+320+013+014+015;•解释:流动资产合计应大于等于其中项合计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长期投资合计018其中:长期股权投资217长期债权投资218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平衡关系:•018≥217+218•解释:长期投资合计应大于等于其中项合计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固定资产合计019其中:固定资产原价020减:累计折旧022其中:本年折旧023在建工程024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平衡关系:•019≥020-022+024•解释:固定资产合计应大于等于其中项合计•022≥023•解释:固定资产原价应大于等于其中项合计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固定资产折旧(022、023):指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价(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为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确定的折旧率计算。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期末数填列•“本年(期)折旧”: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的数值填列。若企业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该指标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期增加数填列。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无形资产026资产总计029流动负债合计030长期负债合计032其中:应付债券235负债合计033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平衡关系:•029≥012+018+019+026•解释:资产总计应大于等于其中项合计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平衡关系:•033=030+032•解释:负债合计应等于流动负债合计与长期负债合计的和•032≥235•解释:长期负债合计应大于等于其中项应付债券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所有者权益合计034其中:实收资本0351.国家资本0362.集体资本0373.法人资本0384.个人资本0395.港澳台资本0406.外商资本041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平衡关系:•034=029-033•解释:所有者权益合计应等于资产总计减去负债合计•035=036+037+038+039+040+041•解释:实收资本应等于其中项合计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第三部分:20个指标(有变化)利润及分配:主要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盈利(亏损)的实际情况以及利润分配情况。它包括收入、成本、税金、费用、利润以及利润分配情况。它是时期数,反映年内发生的实际数。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主营业务收入043主营业务成本048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050主营业务利润051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主营业务收入(043):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总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项本期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用“商品销售收入净额”本期累计数代替。•变化:取消了扩号内的商品销售收入净额。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主营业务成本(048):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期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用“商品销售成本”本期累计数代替。•变化:取消了扩号内的商品销售成本。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050):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期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累计数代替。•变化:取消了扩号内的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主营业务利润(051):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期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根据审核公式计算填报。•变化:取消了扩号内的商品销售利润。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主营业务利润(051)最大变化是:•计算公式为:•051=043-048-050•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其他业务收入052其他业务利润053营业费用049管理费用054其中:税金055差旅费057工会经费058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平衡关系:•054>=055+057+058•解释:管理费用应大于等于其中项合计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财务费用062其中:利息支出(净额)063营业利润064投资收益065补贴收入066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营业费用(049):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期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用“经营费用”本期累计数代替。•变化:取消了扩号内的经营费用。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营业利润(064)最大变化是:•平衡关系:(064=051+053-049-054-062)•解释:营业利润应等于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减去管理费用减去财务费用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平衡关系:•062≥063•解释:财务费用应大于等于其中项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利润总额069应交所得税070应付股利330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331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平衡关系:•当069>0时,069>070•解释:当利润总额大于零时利润总额应大于应交所得税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331):指企业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票股利(包括企业以利润转增的资本)。根据“利润分配表”中“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本期累计数填报。•变化:增加了普通股3个字。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第四部分:7个指标其他:主要反映企业工资、福利、保险、补贴、增值税部分。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76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78应交增值税080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76):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全部工资,它反映企业本期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而不是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余额。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变化:取消了本年2个字。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78):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累计提取的福利费总额,它反映本期应付福利费的全部发生额,而不是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变化:取消了本年2个字。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如果企业不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或者“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为0,则根据会计成本、费用科目中“工资”、“福利”项的本期累计发生额填报。如果付给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工资、福利未计入“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则应从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摘取并计入。“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不包括企业用净利润、福利基金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工资、奖励、福利等费用。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应交增值税(080):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指企业在报告期应交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变化:取消了扩号内的不含期初抵扣税。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劳动、失业保险费具体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储蓄性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生育险、失业险、工伤险以及其他人身险。为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缴纳(含在国外缴纳的)的养老、医疗等人身保险也包括在内。不包括用“应付福利费”支付的保险费。变化:取消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中不含一次性住房补贴。支付给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住房费用和补贴也包括在内。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报告期内各月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和————————————————报告期内月数•其中:从业人员月平均人数=(月初从业人员数+月末从业人员数)÷2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商品销售总额(05):指售予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售予个人的商品金额(含增值税)。•与E202-1表中的商品销售总额的含义一致。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E103-2表变化指标•变化: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增加了普通股3个字。•变化:取消了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的本年2个字。•变化:取消了应付福利费(贷方累计发生额)的本年2个字。•变化:取消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二、年报指标解释及平衡关系•E103-2表新增指标•管理费用项下:•财产保险费(056):指企业向保险公司投保所支付的财产保险费用。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有关项目归纳填报。三、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定报填报范围、报告期和上报时间及要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月报E203-11无季报E203-12E203-2三、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定报填报范围、报告期和上报时间及要求;报送日期及方式(季报)E203-12表(非重点企业)和E203-2表报送要求:3月上报1-2月数据;6月上报1-5月数据;9月上报1-8月数据;12月上报1-11月数据。报告期后15日前网上报送。三、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定报填报范围、报告期和上报时间及要求;报送日期及方式(季报)填报范围:E203-12表(非重点企业)限额以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