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心”(UrbanGreenHeart)是指位于城市中央或由多个城市组团围合的绿色空间,以植被和水体等自然要素组成,用地类型包括绿化广场、公园、风景林地、可进入的湿地、特定的农业用地以及部分位于城市中的风景区等。城市绿心既可以调节城市中心地区的微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净化城市空气,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又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1、田园城市(GardenCity)理论2、公园系统(parksystem)理论3、斑块、廊道、基质”和景观生态理论4、绿色生态网络理论1、生态性:城市绿心”作为城市绿地,是城市的“自然生态调节器”,具有一定的生态作用。2、开放性:在景深或者面阔方向具有足够尺度的景域,更有甚者,利用借景外延和升级空间结构。3、可达性:具有放大和扩散的能力,也应对城市步行体系积极接纳4、功能复合性:用地类型和功能复合化使得不同的使用人群各得其所,“城市绿心”才能促进城市生活的勃勃生机。1、保护为主,严控开发。单个城市绿心需要以生态保护为根本,严格控制开发,从而保证绿心的完整性和生态效应。首先要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绿色边界,成为城市的生态核心。其次,提倡设置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以提供多功能的休闲娱乐活动。2、增加绿心可达性。绿心的布局应尽可能与城市肌理相重叠,使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通往并使用绿心空间。除此之外,绿心本身的设计还应当既便于城市交通,又能够保持绿心的完整性。3、建立辐射城市内部及区域的绿色生态网络。以城市绿心为中心,辐射出绿色廊道,连接城市内部以及城市区域的绿色斑块,构建绿色生态网络,发挥绿色空间的最大效益。1、保护与开发并进。需要在保护发展原有绿色空间的基础上适当提倡复合利用空间,发展多种生态复合产业,形成复合型城市绿心。2、重视区域绿心的边界。在绿心与城市交接地带设置一定的商业和休闲娱乐活动,绿色穿插其中,逐步渗透。3、建立绿心大都市的绿色生态网络。具有绿心的城市组团需以绿心为中心,发展与绿心连接的发散式绿色廊道,共同形成遍布城市组团的绿色生态网络。4、实现北海“城市绿心”价值最大化。建设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导致大城市城区人口过密,许多大城市选择建立新城、新区,用以转移中心人口与优化城市结构,尤其是近年来,新城建设尤其重视生态优先、低碳节能理念倡导下的城市规划。如深圳光明新区,中央公园的建设突出地演绎了这种绿色新城概念。中央公园规划面积约2.37km2,包括中心绿地(约2km)及沿中心绿地边缘布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园的规划充分考虑公园和新城的关系、城市未来生活方式等问题,成为展示光明新区独特城市魅力以及提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有先锋性的城市开放空间。中央公园概念规划方案国际咨询活动对未来的中央公园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实现“绿心”的生态策略公园的内部网络与城市生态系统的相辅相成,体现对场地本质的尊重与发扬。作为城区绿地系统的重要核心,光明中央公园延续了重要的生态走廊,包括水生态走廊,以流经公园的水系为脉,规划形成多样化的水系系统,包括建造的水池、中央湖泊、自然湿地与功能湿地,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动植物的生长栖息地与生存廊道。,原有的工业用地通过土壤改良、功能置换发展成为富有营养的农业用地和菜地;将原有的荔枝林逐步改造成自然植被——森林、树林与草地,通过种植本土植物实现生态环境的稳定;亚热带植物区沿公园北边而建,形成“绿飘带”。实现“绿心”的功能构成园内的交通设置连接了公园的所有地方,包括部分的绿地,实现与城市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连接,策划3个主要入口,包括西北竹门、东北田园门和西南月亮门,分别策划广场作为集散用途,并实现与城市的连接。一些待开发的土地位于山脉与大湖之间,将以光明三宝:奶牛、鸽子与甜玉米为重点,发展成相应的农业用途土地,并成为农业科研、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通过可以出租的社区花园实现公园与周边市民的互动参与,真正实现“绿心”与城市的“同存共居”。实现“绿心”的景观手法中央公园的景观同样表达了“云、水、石”的概念,通过“云影天光、湖光山色与景观场地的奇妙变异”去塑造公园的自然特征与人工环境,以柴山、马鞍山和中央大湖形成独特而艺术化的视觉效果。通过长而弯曲的水道(里面是一个餐厅),有标志性的两面跌水的瀑布,将游客引导进入设计中心——大湖),规划游泳池、隐形码头、金鱼园、下沉迷宫,以大量碾碎的再生玻璃为原料创造“假山式”的雕塑花园。在建筑设计方面,标记本土文化的圆形剧场及多功能馆通过其建筑形象传递一种文化寓意:多功能表演馆波浪式的顶部是受到深圳本地建筑物的瓷片的启发形成,提供室外表演、展览、健身、餐厅与办公等空间;艺术馆的红门寓意着带来财运、温暖和气(能量),作为欣赏、交流和分享艺术的地方;微缩建筑被安排在公园各处,作为交流的场所;建筑可以举办例如观鸟、各种工作坊、教育学习、文化集会等活动,建筑物使用自然通风、再生材料和简单重复的结构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实现“绿心”的文化创意未来的中央公园将成为城区的“艺术大本营”,以文化设施与场所氛围引领城市新兴文化生活。在城市当中,往往缺乏具有广阔自然背景的活动展览场地,而中央公园的规划恰好弥补了这种不足,公园内部交通可达性良好、亲近自然。通过专职的“公共艺术事务部”的组织与策划,中央公园将根据中国农历年组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并且举办如现场音乐会、艺术表演、露天剧场、现代花园展、自然艺术双年展、荔枝节等活动。未来的“绿心”生态区,应主要有生态功能——城市的绿肺;生产功能——输送能源与动力;整合功能——“绿心”组团式城市的核心;旅游功能——以旅游度假为主的城市“绿心”生态区;文化休闲功能——市民游、赏、玩、住的好去处。“绿心”的建立与发展必须配备完善、有效、独立的管理组织,其建设分期与城市的发展必须进行紧密无间的合作,通过改造道路与交通系统实现公园与城市的连接、景观中心与公共活动区域的开拓、生态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公园环境与生态效果的整体提升4个阶段的发展,形成“绿心”由外而内,从中心到四周延伸的发展。在对“绿心”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建设,在科学开发建设中更好地保护”的原则,使“绿心”真正成为城市中心新的象征,城市自然与人文的展示者。1、应以遵循保护生态为前提。2、根据城市发展需求。3、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背景事实上,在中央公园酝酿出现的19世纪50年代,纽约等美国的大城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经济优先的发展理念,不断被压缩的公园绿化等公共开敞空间使得19世纪初确定的城市格局的弊端暴露无遗。包括传染病流行在内的城市问题凸现使得满足市民对新鲜空气、阳光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成为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分离式交通系统,人行道、跑马路以及观光车道自成体系,并且在排水和道路建设中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将基础设施和穿越的商业性交通做隐藏式设计,同时结合城市未来交通发展趋势和需要,设计了4条下沉式穿行车道,两旁栽植浓密的灌木遮蔽视线,以防止对田园式自然景观的破坏。从设计细节可以充分体味到人性的关怀以及使用空间的愉悦感。例如公园中安置了125处饮水喷泉;遍布全园的咖啡店极大地方便了游客;针对步道复杂,容易迷路的问题,设计了街灯柱导引系统,在每个灯柱上都标有数字,根据这个数字的头两位就可以知道最近的街道从而判断出具体方位。同时公园还组织志愿者免费提供导游服务,以便游客了解公园的生态环境和设计。公园内部分为若干个主题区域,每个空间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服务对象,相互间又紧密联系,开放的空间合理地运用了整体的概念聚合成一个网络状休闲系统。有“水中露台”之称的毕士达喷泉位于空间的中心,是体现公园形象的地标性集会空间;绵羊草坪是供游人野餐、享受日光浴和观赏城市天际轮廓的好地方;建于1981年的草莓园平面呈泪滴状,是一个纪念性的公众聚会空间;大转轮则是一个娱乐性的休闲游乐场,是公园最受欢迎的地点之一;中央公园动物园也深受家庭和儿童的喜爱。此外,溜冰场、餐厅、划船、骑马、攀岩等休闲运动空间也进一步满足了公众的不同需要。中央公园每年都提供大量体育、学术和文化艺术活动,众多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已经发展成为纽约城市文化的标志。最具影响力的活动是每年6-8月举行的夏季舞台(SummerStage),它是由纽约市政府赞助的一项大规模公益活动,迄今已举办了15年。活动在一个半月中提供大量免费的、高水准的现场音乐和戏剧秀。同时,在公园中部的德拉科塔(Delacorte)露天剧场举行的“中央公园莎士比亚节”已经有40年历史,每年在这里免费上演莎翁作品以及其他古典名剧,吸引了大量的观光客。公私合作的组织形态,公园管理委员会通过与纽约市政府签约进行管理,凭借个人和公司捐助,承担了公园每年2000万美元的运作预算的85%以上,到目前为止已经投入了近3亿美元维持公园的日常运营。中央公园的公私合作非赢利组织模式成功的关键是通过制定高效的绩效指标以保障良性的捐助环境。城市绿心对城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很多因素,与时俱进,但又不失其特色。整个大公园是供市民使用的,所以要更多的考虑人们的心里习惯、人性化。同时多功能性、文化、活动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