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发表于《考试周刊》杂志(2016年第35期)国内儿童分级阅读存在的误区及启示孤独行者摘要:儿童分级阅读曾被广泛关注并掀起一阵热潮,近年来回归平静。本文从儿童分级阅读的认识、目的、与阅读能力的关系、分级体系、主导者等几个方面,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儿童分级阅读研究和推广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见解。关键词:儿童分级阅读分级标准分级阅读是指从儿童的身心发展、思维发展等特征出发,为使儿童读物更加符合儿童阅读兴趣和能力,而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实施的阅读计划。分级阅读能指导儿童根据自己所处的阅读水平,选择与自己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读物,从而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1]自分级阅读概念传入国内,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展了很多分级阅读尝试,掀起了一段研究和推广的热潮,比较突出的是2008年成立的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和2009年成立的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前者研发了《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标准》,后者推出了《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指导手册》,并分别发布了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供读者选择。作为分级阅读研究和实践的先行者,他们为我国儿童分级阅读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最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分级阅读体系的研究呈降温趋势,新加入的机构很少,分级阅读的推广进展也不快。笔者认为,除了分级阅读的研究和推广还处在初级阶段、分级阅读的分级标准研究难度大等客观原因之外,还因为对阅读分级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一、对分级阅读的认识存在误区阅读是儿童成长、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儿童成长发展途径差异很大,影响因素很多,不爱阅读或读书少的儿童长大后未必差。良好的阅读有助于儿童认知世界,发展自我,但并不是阅读好的儿童长大后成就一定大。分级阅读不是专门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儿童进行阅读一是要早,应该在低幼时期开始;二是要广,应广泛涉猎,不应该只读能提高考试成绩的书。在国家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儿童忙于完成国家规定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大部分阅读在课外进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有限,分级阅读可以提供指导。国内分级阅读机构按年龄段或学段提供书目或仅在某套图书上标识分级的做法,很容易使读者引起误解,即这本书只适合某个年龄段或学段阅读,而不适合其他年龄段或学段阅读,也有借机推销图书之嫌。一本图书具备多层次的功能。分级阅读对图书的分级,不是要说明图书具有哪些功能,也不评判图书功能的高低优劣,或是一定会给读者带来什么好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什么收获,这个无法判定,也没必要判定。台东大学教授林文宝等专家主张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的阅读环境,主张孩子与书发生奇遇。[2]简言之,儿童分级阅读应淡化功利色彩。二、对分级阅读的目的存在误区分级阅读的概念实际是一个舶来品。美国有上百个分级阅读体系,大多包括推荐书库、阅读等级检测软件和阅读能力测评系统。受此影响,国内研究机构也计划构建这样一个分级标准和测评体系,同时列出一个推荐书目。殊不知国外的阅读分级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其对儿童阅读水平的测评和阅读指导建议的服务,是复杂而专业的,甚至是一对一的、个性化的。这对于国内来说,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达到。品种有限的书目无形中对儿童选书形成限制。国内有些学者甚至不赞成分级,理由是图书本身有多层次的阅读内涵,并引用清代学者张潮“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浅深耳”的论述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其实,分级阅读不是为了精确评估儿童的阅读能力,更不是为了评价图书质量的好坏,而是为了帮助儿童(或其家长)选择更加合适的图书进行阅读,从而使儿童喜欢阅读、养成阅读习惯,进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分级阅读需要出版者、发行商、图书馆、教育机构、读者(家长)等广泛的群体共同参与,制定分级阅读模式和标准,标识图书内容的深浅难易与读者阅读能力之间的匹配关系,通过简单明了的标志,便于儿童查找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并能根据阅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选择更合适的图书。简言之,分级阅读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选书参照系。三、对儿童年龄与阅读能力的关系存在误区据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对广西中小学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相同年级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个体阅读能力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语文成绩极不吻合,甚至有20%的学生存在阅读障碍。[3]在我国县级以下地区,识字量较大但对阅读不感兴趣,或对文本理解力弱的小学生甚至初中生占有相当比例,阅读能力差已成为儿童不能升学或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语文教育有固定学习内容和有限的阅读量,语文考试成绩不能反映阅读能力水平,学校语文教学远不能满足阅读能力提升的要求。家庭阅读意识、城乡差距、校际教育水平差距等是造成我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大多数阅读分级模式和标准,最终呈现结果大多与年龄段或者义务教育各学段挂钩。诚然,这一结果比较直观,容易被广大读者理解并接受,但也忽视了儿童对图书的认知水平——对图书的题材、体裁、词汇水平等方面的认知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的差异性,同时也忽视了我国儿童阅读能力水平存在的巨大差距。调查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在6~9个月时就开始阅读,而我国儿童则普遍要到2~3岁才开始阅读活动,美国儿童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的大量阅读阶段,而我国儿童平均到8岁才能达到这个水平。[4]可见,年龄段或学段不能很好地与阅读能力匹配。因此,单纯用学段或年龄段的方式划分阅读层级,不能反映读者的阅读水平,不能体现读者的个体差异,难以对读者选书进行有效指导,还可能让阅读能力较差的读者感到自卑,带来心理压力。简言之,分级阅读的选书参照系应以阅读能力水平划分层级,读者可以通过试读来检测自己所处的层次,进而选择合适的图书。四、对分级阅读体系的理解存在误区欧美国家的分级阅读使一个系统体系,包括分级阅读教育、分级阅读图书市场以及测评体系。以美国为例,其分级阅读的测评系统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所在州的年度统考测试、师生之间的非正式测试和阅读专家与学生一对一的跟踪式测试。分级阅读教育和测评体系涉及教育体制,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因此欧美模式不适合套用。况且,我国语文教育有《课程标准》,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自成一套体系。只是学校教育无法解决儿童阅读的所有问题,需要分级阅读作为补充。另外,我国儿童主要是进行课外阅读,对儿童进行阅读能力测评,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不但会给儿童增加课业外的负担,还可能引发厌读心理,得不偿失。因此,发展分级阅读图书市场,激发儿童阅读热情是首要任务。据主持开发蓝思分级阅读体系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安德森介绍,蓝思标准主要是针对单词和句子的难度做评判,只能解决语言复杂性的问题,其他诸如文化背景、文学性、思辩性这些问题是没法解决的。[5]我们由此可以认为蓝思分级属于一维分级标准。然而,阅读能力远不只是识字多少以及对复杂文本的理解,更多是阅读兴趣、综合归纳能力、分析思辩能力、人文感悟能力等。图书作为分级阅读的主要载体,考验读者的也绝不是字和句子的难度,还有思想内涵、人文深度,以及一些影响读者喜好的内容和形式,例如语言风格、编排形式、装帧设计等等。简言之,简化分级阅读体系,要对绝大多数少儿图书进行分级,分级标准可以采用多个维度并呈现多维层级,如文本难易、知识深浅、人文深度等,以体现图书功能特征和阅读能力要求。五、对阅读分级的主导者的认识存在误区近年来,国内分级阅读研究和推广只有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和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较为突出。前者是政府投资的公司化运作的非盈利出版发行机构,后者是有出版社发起成立的公益性、学术性的研究机构。有的出版机构仅研发分级阅读丛书,并没有明确的分级标准。这些机构多是出版企业,都为分级阅读付出了努力,受资源、能力、精力所限,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推广效果。另外,各类公共图书馆也是分级阅读推广的积极参与者,很多图书馆已专门分出少儿分馆,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或请著名阅读推广人指导等方式,将少儿图书以年龄段和类别分类摆放,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样,图书销售商,如书店和当当网等电商,也有类似做法。众所周知,分级阅读的关键点和难点是分级模式和分级标准。一旦分级标准制定并公布,出版机构能按标准对图书评定阅读能力等级,并将等级印在图书封面显著位置;书店、图书馆、电商平台能按等级进行分类陈列,或设置等级搜索关键字,为读者提供查找、选择便利;读者可以根据标准大致评估自身阅读能力,也可通过试读评估自身阅读能力,从而判断或调整阅读等级,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然而研发分级标准要有较多资金支持,还要能号召较多与分级阅读相关的专业人士参与。因此,大部分人都将希望寄托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应政策或指定有关部门。据了解,美国主流的分级阅读体系有七八种,研究开发者有大学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出版企业等,但都属于民间行为。[6]笔者认为,阅读分级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国家层面能牵头制定当然很好,但有几类机构也十分适合成为主导者。一是行业协会,如出版发行协会。分级阅读的主要载体是图书,分级阅读的实施有利于少年儿童增加阅读量,可以直接带动图书的消费,对图书出版发行行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二是与儿童成长有关的公益机构。分级阅读可以说是一项惠及所有公民尤其是儿童的公益事业,完全符合公益机构的定位。公益机构可以募集专项资金,号召并招聘专业人士参与。三是大学相关研究机构。这类机构拥有大量专家学者,具备较强的号召力,可以申请项目经费支持。四是大型图书电商(也是最具可能性的)。当当、京东、亚马逊等电商上游对接几乎所有出版机构,下游面对几乎所有读者,与图书馆、学校等也有业务往来,资金实力和资源整合力都是其他机构无法相比的。图书电商主导研发出分级阅读体系,将使出版机构加强与其合作,使读者优先使用其平台购书,直接促进图书销售并带动其他商品销售,提高用户粘性。简言之,分级阅读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业,呼唤具有实力的各类机构参与研究和推动。参考文献:[1]漆秋香,国内分级阅读现状及发展对策,出版广角,2015年第4期,11-13.[2][5][6]李向军,分级阅读:为少儿提供最合适的文本,神州,2015年第16期,14-18.[3]宋丽丽,接力出版社分级阅读研究,广西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硕士论文.[4]朱四倍,为儿童分级应在广阔范围尝试,深圳商报,2015年7月2日第C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