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石桥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实施方案大石桥市经济委员会2007年3月5日2目录一、大石桥市基本情况………………………3二、大桥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5(一)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浪费资源的生产工艺和产品。(三)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四)合理推进了能源节约。(五)有效的进行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十一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9(二)总体目标………………………………9(三)主要指标………………………………10(四)主要任务………………………………11(五)工作重点………………………………11(六)项目及投资………………………………17(七)保障措施………………………………183大石桥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精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工作部署,促进大石桥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我市循环经济工作实施方案。一、大石桥市基本情况中国镁都---大石桥市位于美丽的辽东半岛中部,地处东经122°07′30″--122°59″,北纬40°18′--40°56′。南与盖州接壤,北与海城毗邻,东与岫岩相依,西倚营口市并与盘锦隔河相望。地域东西相距89公里,南北相距34公里。境内有天然人工河流28条,水库14座,水域面积1.53万公顷。全市土地面积16万公顷。耕地面积5.22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32万公顷,旱田面积1.9万公顷。林场面积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7%。大石桥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24种,开发利用的有18种,其中镁质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总探明储量44.56亿吨,占全省的66.9%,保有储量43.63亿吨,占全省的67.1%,是世界“四大镁矿产地”之一。其中,菱镁矿总探明储量30.06亿吨,保有储量29.19亿吨。大石桥市是全国科技百强县和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2006年成功跻身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百强县行列,位列第97位!4截至2006年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01.3亿元,增长22%;工业总产值实现460亿元,增长27.8%;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35家,年纳税额超百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02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家。农业总产值实现29亿元,增长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1亿元,增长24.7%,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14162万元,增长21.2%,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4744万元,增长24.8%。实际利用外资额实现2300万美元,出口创汇3.62亿美元,增长16%,大力兴办三资企业和进出口经营权企业总数分别达到179家和143家;三资企业和产品进出口经营权企业总数分别达到179家和143家。大石桥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中经济实力强、整体形象好、开放程度高的现代化城市。大石桥市工业基础雄厚,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以镁质材料、新型建材、机械加工、服装纺织、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和以青花、盼盼、嘉晨、新型、金龙、金辉、群益、金鼎、永壮等企业集团为基础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镁质材料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0%以上。2002年12月,大石桥市被国家科技部确立为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2005年4月,被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授予中国镁都---大石桥“全国镁质耐火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称号。亚洲第一大碱性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营口青花集团、国内最大重烧镁砂生产企业---嘉晨集团和国内最大的电熔镁砂生产企业---新型集团均坐落大石桥市,全市拥有各类镁产品企业570多家,年产各种镁制品700多万5吨,高品级镁制品的种类、产量、出口以及镁制品企业装备水平、创新能力均居全国第一位。大石桥市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目前,全市已有130余家企业与国内外10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二、大桥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我市加强了循环经济工作,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加快技术进步,强化节能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1、在菱镁废弃矿石综合利用上:大石桥坤桥化建公司综合利用菱镁矿废弃矿渣生产高纯轻质氧化镁和液态二氧化碳,建设外加热回转窑系统,建设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利用生产余热建设供暖及发电系统。2005年5月公司投资380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000万元,自筹资金1800万元,在大石桥开发区兴建年产液态二氧化碳30000吨,活性氧化镁粉33000吨的示范工程。年综合利用粉矿和碎矿6.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年产氧化镁系列产品100万吨,液态二氧化碳100万吨,余热发电150000KW,实现发电成本0.06元/KW,污染物零排放。中民驰远实业有限公司利用中低品位菱镁矿和废弃矿渣生产高纯轻质氧化镁及其应用的研究项目,正在着手进行实验室调试准备阶段,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100万元,预计2007年末至2008年达产,达产后年产高纯轻质氧化镁10吨,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995万元。2、在硼泥综合利用上:辽科东达化工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利用相转移催化新技术用硼泥生产镁系列6产品”,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航空航天领域,属于国家领先水平。2006年投资3000万元,计划总投资550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1000万元,自筹资金4500万元。投产后每年可消化10万吨硼泥,生产25万吨轻质碳酸镁,年产值上亿元。3、在镁产品精加工上:金鼎公司利用低品位矿石,生产镁化工产品,新近投资4800万元上镁盐项目,是我省最大镁盐生产研发基地,生产工业碳酸镁、药用碳酸镁、食用碳酸镁等产品,现正进行试生产阶段。大石桥市群益集团将低品位菱镁矿石磨成粉末状,通过除硅、除铝、除铁等工艺,变低品位矿石为富矿石项目,也通过了可行性研究。青花集团研制的“烧成浸渍镁白云石砖生产技术”也获得国家专利。4、在冶炼加工环保上:以大石桥市汤池矿业有限公司为龙头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市开展50万吨电解铜冶炼加工的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废料用于下游生产企业进一步深加工。2007年计划投资10000万元,全部自筹,现已投入资金55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7月试生产,投产后年创产值21亿元,利税5000万元。5、在利用余热发电上:辽滨炭黑厂利用余热发电,2006年发电1100万度,创造经济效益350万元,不仅降低了能耗、节省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污染。6、在废旧物综合利用上:初步形成了废旧铝生产、废旧塑料加工的产业群体,以龙头企业辽宁永壮铝塑(集团)有限公司为首,50多个企业,从业人员1000多人,形成了铝塑制品的产业集群,生产十余种产品。(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浪费资源的生产工艺和产7品。我市对轻、重烧窑、电熔炉进行了环保除尘治理和扒窑限产,扒掉“三镁”窑129座,治理轻烧镁雷蒙机窑86台套,治理电熔炉、轻、重烧窑1050台套,正在治理镁砂破碎生产线320条。有效的治理了环境,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资源。根据国家关于清理土炼油的有关规定,取缔46户土炼油场点。2005年又对生产地条钢的企业和窝点实施了断电,淘汰了浪费资源和技术落后的生产工艺。一批环保节能产品相继投产,如:大石桥环宇净化工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环保除尘设备、营口市鼓风机厂生产的除尘器等。(三)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对耐火材料、化工、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全面推行了清洁生产,把节能、降耗、环保作为考核企业各项工作的硬性指标。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行。其中营口青花集团采用先进工艺,改造高档镁碳砖生产技术设备、辽宁盼盼集团的新型建材工程等项目具有示范作用,金龙集团在2006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通过促进企业积极开展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四)合理推进了能源节约。我市各级领导和企业重视能源节约工作,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强消耗核算和生产管理,节能降耗。2006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耗能(折标煤)下降4%,实现2.04吨;万元GDP取水量实现237.5立方米,同比下降3.5%。(五)有效的进行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水资源开发中,我市本着突出重点开发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的原则,加大了对水源工程建设的投入,总投入近2000万元,对库8塘井窖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疏通河道,修建渠道防渗工程,营口灌区改造工程、生态保水工程等进行改造,使我市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土地开发中,我们积极采取措施保证了82.2万亩耕地动态占补平衡。并积极开展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秩序工作,对菱镁矿、白云石等重要矿种,实施有计划的科学开采,金鼎集团采用人工和机械化采矿剥岩相结合办法,2002年至2005年剥岩480万吨,投入资金5300万元,减少矿量损失百万吨。几年来绿化面积1029亩,植树50万株。我们在全市按照“三率”标准(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审查矿山企业。达不到“三率”标准,限期整改,到期仍达不到规定标准取消生产资格。尽管我市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循环经济社会支撑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循环经济跟踪与评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二是资源、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能源消费增长的速度也明显加快,水资源匮乏,土地资源不足,部分矿产资源开采殆尽,特别是用电需求逐年增加,供求矛盾趋紧。近几年我市用电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能源大部分外购,对外依存度偏高。我市煤炭、石油、天然气全部外购,能源消费以煤为主。三是固体废弃物堆存量大。我市菱镁资源由于多年的开采,产生近亿吨的尾矿。开采生产硼制品也以每年20多万吨的速度产生硼泥,现在堆存量就在500万吨左右,这些固体废弃物不仅需要大量的场地堆存,而且对周围的土地和水资源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四是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0认证工作实施企业9数量相对不多,普及面不广,对循环经济的整体贡献率不大。还没有形成多种形式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五是部分企业对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急功近利的倾向,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没得到根治。发展思路上还没有转到通过存量调整、挖潜改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三、“十一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精神,紧紧围绕打造民营经济大县这一目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环境为目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尽快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体制和机制,强化资源节约,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体系和社会氛围,全方位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二)总体目标经过“十一五”期间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建章立制、加强管10理;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实施循环经济项目,开展污染治理等工作。到2020年,形成全市循环经济的社会运行机制,使技术和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经济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和节约率明显提高,资源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产业链得到延长,废弃物明显减少,节约型社会的机制基本形成。全市循环经济整体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