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动向---第二届巴黎“国际马克思大会”述要李其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动向---第二届巴黎“国际马克思大会”述要李其庆由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法国大学出版社发起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于1998年9月30日-10月3日在巴黎举行。《人与社会》、《先将来时》、《思想》、《出路》、《新女权主义问题》、《共产主义批判》、《M》、《政治评论》、《经济学家的呼吁》等法国左翼杂志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50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200余篇。这次会议学术性强,议题广泛,反映了世纪之交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一、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议题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资本主义:批判、斗争、抉择。大会召开了3次全体会议(议题分别为:剥削、排斥:今日社会阶级;新自由主义批判;取代资本主义的抉择),组织了76场小型研讨会和题为“21世纪”的专题研讨会(议题为全球化与新国际主义)。讨论分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法学、文化学和马克思主义研究8个学科进行。各学科议题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是:“参与大会筹备工作的有关杂志和研究机构在多元合作的基础上提出各自领域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具体议题,按照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打破学科界限,把经验分析、理论分析和政治分析结合起来,从社会科学各重要领域的总体上来理解社会和历史,从而把握整个人类精神生活在每一个具体学科中的表现。这就是说,每一个学科领域中的问题都要由许多专业化的集体共同负责研究。”二、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讨论综述这次大会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议题,集中讨论了以下问题。1.关于当代资本主义(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会议有多篇论文涉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作者们认为,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特别是经济发展史的考察,对于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资本主义调节方式的变化以及新的生产方式产生的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国学者雅克·阿达高度评价了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和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提出的经济世界(Economie-monde)体系理论。他指出,这两位学者对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体系形成过程的阐述,对资本主义世界中心三次历史转移(联合省、英国、美国)以及对中心、半外围、外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中心形成的物质基础(生产、贸易、金融)的分析,对于认识当今经济全球化及其所包含的矛盾具有现实意义。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逊把近代资本主义至今的经济发展史划分为5个阶段:1820-1870年;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1973年至今。这一阶段划分不同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动力,这种动力来自资本主义的调节。从调节方式来看,资本主义经济调节可分为竞争性调节和垄断性调节。从范围来看,可分为一国调节(1913-1950年,美国的经济调节使其获得对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区域调节和全球调节。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已进入全球垄断性调节阶段。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赢得了空间,但也预示着调节的手段越来越少和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转变。(2)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与会学者认为,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规律,是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调节机制和发展趋势的关键。法国学者热拉尔·杜美尼尔指出,当代资本主义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1873年至1895年期间经历了一次结构性危机。其间,资本利润率下降,其下降程度接近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而战后情况则不同,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数量的增加及其工资的提高以及在工人运动压力下,工人实际工资的增加,使资本的有机构成下降,利润率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资本主义战后三十年经济繁荣。在这一阶段中,利润率的提高与工资的增加是并行的。但是自70年代开始,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社会福利开支削减,资本所有者的权力加强,工会的力量被削弱,工资增加减缓,失业人数增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资本主义又陷入了结构性危机之中。(3)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阶级结构的特点。法国学者卡特琳娜·萨玛丽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归结为斗争的对象、斗争的主体和斗争的方式这三个问题。她认为,在当代,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资产阶级实现了联合并日益成为世界性阶级。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有组织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超国家的机构和组织,它们执行维护国际资产阶级集体利益的各种职能。二是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本家阶级或占有者阶级通过管理人员实行间接的统治。斗争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雇佣劳动的扩大化使反对资本主义主体的队伍扩大了。以管理人员和职员为主的中间阶层成为反对资本主义的重要力量。但是这部分人的阶级利益同被管理者的阶级利益并不完全相同,他们在阶级斗争中的态度也随着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当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占主导地位,资本所有者加强自己的权力,同时限制他们的自主权时,他们的斗争性就加强,在相反的情况下,他们的斗争性就减弱。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这两种情况总是交替发生的。此外,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管理人员的利益有时也不一致。总之,由于现代社会阶级结构的复杂性,斗争主体的联合十分艰难。但是,面对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主体的联合又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斗争形式方面的变化是,出现了多领域和多样化的趋势,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在国家、地方、企业内部进行,成为劳动者争取一切领域的民主权利和对一切社会活动手段重新占有的斗争。从斗争的结果来看,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有胜利,有失败,也有妥协。例如30年代大危机后就出现了著名的“凯恩斯妥协”,而中间阶层的扩大就是这一妥协的产物。法国学者乔治·拉比卡认为,新社会运动和非政府组织是现代民主的新形式,它们日益成为反对资本主义的重要力量。(4)全球化问题。法国学者伯尔纳·波鲁瓦勒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出发考察了经济全球化。他指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它既缓和了这一矛盾,同时也使这一矛盾扩大和进一步加剧。全球化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价值实现问题。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总是力图开拓国外市场以解决国内市场的矛盾,但是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不可能从外部解决。法国学者苏姗娜·布吕诺夫指出,肇始于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证明,列宁《帝国主义论》中关于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的论断仍然适用于当代,新殖民主义威胁着第三世界,而第三世界又是资本主义矛盾的中心。全球化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因为金融资本的统治及其积累方式必然造成经济运行机制的不稳定。法国学者热拉尔·杜美尼尔则用大量的经验材料说明了新自由主义所鼓吹的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法国学者克罗德·鲍迪埃考察了全球化对资本和劳动关系的影响。他指出,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使劳动力的成本降低,从而给资本带来更多的利润。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就业计划和社会保险体系也遭到冲击。法国学者罗歇·马尔特利认为,全球化具有两面性,它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的控制,同时也预示着社会世界(socit-monde)的到来。2.关于社会主义(1)对社会主义的理论理解。法国学者托尼·安德烈阿尼认为,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它可能会持续几个世纪,还可能经历倒退。它并不是无阶级社会。作为过渡,它必然是混合的、不确定和矛盾的:它既包含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又包含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因此在所有的社会主义模式中都有资本主义的成分。社会主义不是独立的生产方式,而是一种混合的社会经济体制。这并非新现象,在凯恩斯体制和苏维埃体制中已存在这种现象:前者有社会主义因素,后者有国家资本主义因素。社会主义的某些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问题在于何种生产关系和何种社会关系占支配地位。(2)超越资本主义的问题。许多学者指出,当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自治、合作经营、国有化等诸多生产资料社会化形式。特别是公共部门,它们所提供的公共品和服务是在纳税人或公民的监督下通过立法来管理的。这些社会化形式虽然从属于资本主义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运动,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资本主义商品关系和逻辑。目前的问题在于通过什么样的政治创制来扩大社会主义的因素。是通过渐进的、调节的方式,还是必须通过政权的彻底变更。此外,生产资料的含义也有所变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资料,还应该包括交往手段、知识、信息和管理。因此社会主义要实现的目标是:全体公民对一切社会活动手段的重新占有。(3)社会主义模式。在这次会议中,有的学者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模式。苏格兰学者阿林·科特里尔提出一种有效的社会主义计划模式。他认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的失败是一种特殊的计划形式的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能实行计划模式。他所提出的模式以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的科学计算为基础。计划供给与社会需求按照与价值相一致的价格实现平衡。在出现失衡的情况下,则改变计划。一切产品都按其价值出售,社会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是消耗必要劳动最少的技术。问题的关键在于价值的科学计算。他认为,随着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科学计算价值的基础上,实现所有产品国民计划平衡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法国学者雅克·比岱提出可以作为各种社会主义模式基础的现代社会的一般理论。该理论提出元马克思主义(mtamarxisme)概念,即关于现代性的一般理论。这种理论把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同其他理论,例如契约论结合起来。其研究对象是元结构(mtamarxisme)。元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特殊结构相对应,是被剥离出来的、诸特殊结构存在的总的前提条件,其特点是个体之间的关系、联合的关系和集中的关系的三重决定。“一般理论”既可以对现代社会诸形态作出说明,又可以作为建立未来社会的理论基础。中国学者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20年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有关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建设、所有制改革、区域平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国外学者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功。中国的种种特殊情况,决定了它必然走独特的发展道路。改革为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形象。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会议总结了1995年第一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以专著和论文集形式已经发表或即将发表。主要有:《学者和革命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关于比埃尔·布迪厄》、《资本的动力---本世纪美国经济史》、《超越资本主义》、《埃奈斯特·曼德尔的马克思主义》、《从奴隶制到雇佣劳动制》、《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革命与民主》、《一般理论》等。三、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评价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是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大会。正如会议的主办者指出的那样:“大会依据马克思并结合现代文化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讨论,这一做法具有双重意义:首先,马克思的思想在它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即批判资本主义的领域,可以直接应用,而且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其次,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它有一种象征作用,它既对各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传统的联合具有号召力,同时也可以把其他社会分析和批判的思潮和方法,诸如女权主义、生态主义、文化多元主义以及普遍的科学精神集结在它的旗帜之下。”大会讨论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反映了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历史性的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人类前途的思考。会议把研究对象即当代资本主义当作系统的整体,进行多学科考察,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内在要求。这种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对问题的认识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刻。这次大会起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巴黎“群言”广播电台对大会作了跟踪报道。为了配合大会,主办者还举办了“政治电影日”。9月27、28日连续两天在蓬皮杜文化中心电影馆放映与大会主题有关的电影和录像。中国学者向大会提供了由中央编译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共产党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