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人生-老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音希声:老子(1)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国学与人生引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有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理解老子“道”的辩证思想了解老庄哲学中“无为”的含义体会老庄文章的艺术风格发掘道家文化的现代意义神龙见首不见尾:老子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著名哲学家尼采★历史上最有影响的33本书之一★世界上最伟大的30份文献之一★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源泉★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神龙见首不见尾:老子老子是谁?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可能是“老子”的有三位,一是李耳,字聃;二是老莱子;三是周太史儋。现今学术界的主流看法:老子就是任过周守藏室之史的楚苦县人李耳(字聃)。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原属陈国,后为楚所灭)。一、神龙见首不见尾:老子老子是谁?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庄子》《礼记》《孔子家语》一、神龙见首不见尾:老子紫气东来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传说函谷关的守关长官尹喜善于“望气”,一日见紫色云气自东向西冉冉而来,断定有圣人过此。老子难辞其意,便着书写下了五千余言,分上下篇,即世传《老子》,之后出关而去,莫知所踪。一、神龙见首不见尾:老子老子骑牛出关图老子是谁?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是谁?而百家言黄帝,其言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记》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老子,隐君子也。老子生而皓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道德经》的来历与版本在汉以前或称为《老子》。西汉时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81章,前37章称为《道经》,后44章称为《德经》,所以有了《道德经》的名字。现存《老子》有三种,一是传世本的《老子》,以魏晋时期王弼的《道德真经注》为通行本。二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战国楚墓中发现的帛书《老子》甲、乙本。三是1996年在湖北荆门发现的郭店楚简《老子》残本。一、神龙见首不见尾:老子二、大音希声:《道德经》历史上最有影响的33本书之一世界上最伟大的30份文献之一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源泉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西汉帛书《老子》(残页)马王堆帛书《老子》,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二、大音希声:《道德经》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道德经》这本书洋洋五千是完全没有固有名词的,是警句和格言来编辑的,但它采了对偶和韵文的文体,而其表现同采取了巧妙表意的逆说法。《道德经》有一种魅力,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以一种神奇的力量。——日本学者卢川芳郎二、大音希声:《道德经》什么是“道”?《说文解字》说:“道,所行道也。”最初含义是我们所走的路。自然与人事所遵循的途径(规律)都称之为道,因此便又有“天道”、“人道”之说。老子始将“道”提升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老子之“道”,兼有宇宙的本原、万物存在的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修养的最高境界等多重含义。二、大音希声:《道德经》首先,道是宇宙的本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二十五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二、大音希声:《道德经》其次,道是自然无为的。“道法自然”: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二、大音希声:《道德经》第三,道是辩证的。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柔胜刚,弱胜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之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大音希声:《道德经》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理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二、大音希声:《道德经》他在幻想中描绘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是德的根据,德是道在事物中的具体表现;道落实到人身上,就是人的德性。“德”,一为事物从“道”所得来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二为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与“得”意义相近。二、大音希声:《道德经》老子出关图明张路老子的生存体验和人生智慧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复归于朴”、“返璞归真”、“敦兮其若朴”、“复归于婴儿”、“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二、大音希声:《道德经》我们是不是也因别人的宠辱而或喜或悲,被他人所掌控,迷失了自我本性和人格呢?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二、大音希声:《道德经》我们是不是也因别人的宠辱而或喜或悲,被他人所掌控,迷失了自我本性和人格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二、大音希声:《道德经》它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首杂言哲理诗。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的情感。使用了大量的韵语和排比、对偶等句式,行文手法多样,变化多端,善于用平常的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二、大音希声:《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生入死”,“上善若水”,“宠辱不惊”,“长生久视”,“以德抱怨”,“大器晚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三、老子及《道德经》对后世的影响《道德经》成为道教的经典,老子也成为道教教主。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天师道(道教)。唐代,唐太宗李世民自认是老子的后裔。唐朝唐高宗追封老子为玄元皇帝,诏《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以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为玄元节,广置玄元皇帝庙,建立玄学,诵习《道德经》。宋真宗赵恒自称道君皇帝。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西游记》《封神演义》三、老子及《道德经》对后世的影响《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韩非《解老》《喻老》以老子之道作为法家的理论依据。曹魏王弼通过注释《道德经》,开创了玄学,《道德经》与《庄子》、《周易》一起被称为“三玄”。是魏晋玄学当中最重要的三部经典。《道德经》是中国道教的基本典籍之一。《道德经》和《庄子》所发扬的“自然无为”等哲学思想,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士人。三、老子及《道德经》对后世的影响老子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统治者大多选择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实行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与民休息的治国政策。汉初文景之治、唐初贞观之治,都是以老子之道治国的结果。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一次施政纲领中也念念有词地引用老子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三、老子及《道德经》对后世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学派,无不从老子的思想里面汲取营养而加以利用。天道观——魏晋玄学——宋明的理学无为观——历代统治者的统治之术玄德观——数千年德治的主要内容用兵之道——孙子的军事理论雌柔观——诡辩家的理论基础(苏秦、张仪)中华武术、内家武功及历代气功推荐阅读1、《老子本原》黄瑞云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2、《老子他说》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老子故里守望月亮的孤树:庄子庄子最是深情,人第知三闾之哀怨,而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南宋词人吴文英吾昔有见,口不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苏轼★天下第一才子书★集道家思想之大成的经典之作★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守望月亮的孤树:庄子一、守望月亮的孤树:庄子其一,籍贯问题。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以蒙命名的地方有三,一是宋国的蒙,二是梁国的蒙县,三是楚国的蒙县。今人一般依从马叙伦《庄子宋人考》所沿用的刘向等人的意见,认为庄子是宋国蒙城人,地址在今河南商丘东北。其二,生活时代。他大约生活在梁惠王(前369一前319在位)、齐宣王(前319一前301在位)时期则是无异议的。一、守望月亮的孤树:庄子蒙城县庄子祠河南商丘市民权县顺河乡青莲寺村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的人贫也,非惫也。庄子钓于濮水。一、守望月亮的孤树:庄子山东菏泽庄子钓鱼台鹓雏与鸱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一、守望月亮的孤树:庄子弃世而去一、守望月亮的孤树:庄子庄子梦蝶图庄子本人既是一个哲学家,又富于诗人气质。庄学的后人,也受了他的感染。因而《庄子》这部哲学著作,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并且其文章体制也已经脱离语录体的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文学意义上,它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中国文学史》二、万世逍遥:《庄子》《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南宋文艺理论家胡仔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的。——郭沫若二、万世逍遥:《庄子》《庄子》一书的通行本是魏晋时期郭象的注本,有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和外篇中的《秋水》《天下》。唐天宝元年,诏号《庄子》为《南华真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庄子本人也被尊称为“南华真人”。二、万世逍遥:《庄子》《老子》与《庄子》有何不同?目的——《老子》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庄子》探求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人性的拯救与逍遥的方法。方式——老子的“无为”,是要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仍是要“人世”治天下;庄子的“无为”彻底归于虚无的“无所用天下为”,是一种更加决绝的“出世”姿态。内容——老子的“道”为较多客观的规律性;庄子的“道”主体化,在人的主体性中才能得到体现。二、万世逍遥:《庄子》1、“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把“道”立为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它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最高的认识境界。把“道”化为心灵和精神的境界,以为“道”的本体意义只有在人的主体性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二、万世逍遥:《庄子》2、“吾丧我”人生面临的三种困境?自然之限:死与生。社会之限:时与命。自我之限:情与欲。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生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耶!二、万世逍遥:《庄子》2、“吾丧我”与“我”相对的是“吾”,在庄子那里“吾”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逍遥自由的存在。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震海而不能惊。二、万世逍遥:《庄子》2、“吾丧我”如何达到“吾丧我”?要达到这种逍遥、超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