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防御战的概况;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英雄们威武不屈的斗争事迹,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3)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后期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且太平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这里是一个集中体现。(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这是本课内容最后的落脚点。2.难点分析:(1)《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3.通过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四.课程基本框架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2、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加深,人民灾难深重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4、西方宗教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号召人民群众领导:洪秀全等(农民阶级)时间:1851年——1864年1、初期发展(1851年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改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时间、内容、目的、评价:革命性与空想性、结果及其原因)A、目的:推翻清朝的统治B、时间:1853——1855①北伐:C、领导人;林凤祥、李开芳D、结果及其原因:孤军深入而败E、意义:牵制了清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经过:2、全盛时期A、目的: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B、时间:1853——1855②西征:C、领导人:赖汉英——石达开D、结果:控制了长江中下游E、意义:巩固了天京革命根据地③东征:①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3、转折点:天京变乱:②时间:1856年③影响:天国元气大伤4、后期失败:重建领导核心——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防御战(攻势:二破江南、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李秀成东征。受挫:上海战役、安庆保卫战)——天京陷落(1864年)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1、主观原因:①农民阶级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表现:)败因:②战略上的失误(如偏师北伐等)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1、加速了清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主要)2、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作用:3、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4、开始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深远影响5、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6、促使了洋务运动的出现1、表现:①既反封又反侵略特点:②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原因:发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根源: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少地或无地。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背景: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与清对峙时间:1853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内容:1、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平分土地2、按“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来分配产品1、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评价: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空想性、落后性:这种绝对平均主义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无法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它又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背景:天京变乱后,元气大伤,重建领导核心时间:1859年作者:洪仁玕(在香港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1、政治方面:统一政令,以法治国,选举官吏2、经济方面:发展工商,奖励技术发明内容:3、文教方面:创办新式学堂和医院4、外交方面: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不准干涉我内政评价: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性,但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具有超前性和空想性;而且迫于当时的形势也没有实行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开始沦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矛盾由单纯的阶级矛盾转变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结合。从此,中国人民不仅要承担起反封建的任务,还要承担起反侵略的任务。同时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商品像潮水一样倾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人民生活困苦。而与此同时,清政府为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也加紧搜刮中国人民,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农民暴动此起彼伏。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共同学习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2.讲授新课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另一方面,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丝毫不管灾荒连年,借端进行搜刮,加重了农民负担。在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剥削下,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领导农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阶级矛盾: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2)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重要)。(3)广西自然灾害严重,饥民不断暴动(直接)。(4)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发动起义(主观)。①思想准备:《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原名洪仁坤。他第四次科举考试落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四处传教,招立信徒。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其思想来源是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洪秀全对基督教进行了改造和利用,以适应农民战争需要,主张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又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说法,认为地上也有天国。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它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②组织准备上: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同高祖不同曾祖)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他们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推翻清朝的统治。2、兴起和发展(1)金田起义──运动爆发在1851年初,各地的拜上帝会会员共计2万人携带各种武器在桂平县金田村集结,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其中“国”原作“囯”,“天”字的两横上长下短)起义军称太平军。这些行为表达了起义农民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开始。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到达武宣乡洪秀全“登极”称“天王”。后来太平军北上进攻,9月攻克永安。(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太平军攻克永安城后,初步建立政权。正式建立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详见下文封王表)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南王冯云山制订了太平天国初期的官制、礼制和军制,又创造了一套独特历法,在太平天国内使用,并且实行公有财产制。可以简记为:东西南北,杨萧冯韦,翼王达开。《永安封王表》名号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人名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永安建制后的1852年5月太平军路北上欲取长沙。经全州时,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6月伤重死亡。8月21日萧朝贵、石达开攻长沙(太平天国第一场硬仗),9月12日萧朝贵在攻城时战死。太平军损失两员大将。太平军攻长沙近三个月仍未能成功,于是撤围北上。为什么太平军前期进展顺利而攻取长沙没有成功呢?依据当时的记载,长沙守军并非是什么虎豹之师,战斗力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低下,但是问题在于太平军攻打长沙时只有一千人,后来沿途有人加入太平军,但是到达长沙时最多也就是三四千人,而清朝政府誓死要守住长沙,因为长沙作为湖南省会不仅有重要的军事作用并且政治意义也十分重要。清朝政府不断派援军守长沙,保守估计最后长沙守军就有三万人之多,无疑太平军这种以卵击石的行为是不会成功的。(3)定都天京----与清对峙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4)北伐、西征和东征──军事上全盛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1853年5月洪秀全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2万多太平军将士北伐。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后援不继,最终在1855年全军覆没。但北伐军广大将士英勇奋战,震撼清朝心脏地区,牵制大量清兵,客观上对太平军西征起到了支持作用。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于是洪秀全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等率战船千余艘,兵员两三万人,自天京溯江而上西征。西征军的进展比较顺利,先后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1853年秋,翼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节制西征。1854年西征军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军抵抗,湘军反攻至九江附近。1855年初,石达开大破湘军,复陷武昌。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西征的胜利使千里长江变成了天国的一条内河。可惜石达开适于此时被调回天京参加解围战,令曾国藩免遭灭顶之灾,未能给湘军以歼灭性打击,军事上潜伏着巨大隐患。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湘军: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湘军的创立者就是汉人曾国藩。同时他又是湘军的最高的统治者。同时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56年,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摧毁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三次军事行动以后,太平天国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太平天国军事达到全盛时期。《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时间1853年1853年1856年目的推翻清朝巩固天京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力量领导林凤祥、李开芳赖汉英、石达开秦日纲、石达开结果失败败湘军,进江西夺扬州,破两大营作用牵制清军巩固天京达到全盛(5)《天朝田亩制度》──建国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