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小组成员:卢迅,李海,田子凤目录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传统理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发展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新动态123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传统理论一、对贸易流的分析二、对贸易条件的分析(一)对贸易流的理论分析1.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内部关税取消之后,所引起的同盟内一个成员国国内较高成本产品的消费向同盟伙伴国国内较低成本产品的转移。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关税同盟的成立,使得同盟内的一个成员国从同盟外部低成本的产品进口替代为对同盟内其他成员国的高成本的相同产品进口所带来的福利损失。2.公共产品效应该效应考虑了关税同盟对公共产品的集体性消费带来的福利影响,认为提高公共产品福利也可能是加入关税同盟的动机之一。由于公共产品的存在,建立关税同盟可能比个别最优的非歧视性关税保护措施更能有效的满足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此时关税同盟的福利不仅来源于一般贸易品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大小,还来源于关税同盟下订立的公共产品理想条款,来满足同盟内各成员国对公共产品的共同偏好。3.贸易偏转效应自由贸易区理论与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存在贸易偏移效应。相比之下前者的显著特征为:一是对来自区外的进口产品,区内成员国保留其各自原有的独立征收关税和决定关税率的权力;二是需要采用原产地规则来防止出现贸易偏转现象的产生,即防止有国家利用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差异,从关税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以便在其他成员过销售获利。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贸易流的实证分析,主要是通过事前估计和事后估计两种方法。事前估计目的是预测RTA的成立将带来的效果,主要是建立局部均衡模型或者一般均衡模型。事后估计主要是通过引力模型,使用虚拟变量对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进行拟合,来判断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二)对贸易流的实证分析二、对贸易条件的分析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值。该比值越大,表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表示贸易条件恶化。一国的对外谈判实力变化,贸易规模大小,对外开放程度高低,劳动生产率和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等途径都会影响到关税同盟对成员国贸易条件的效应。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一、分配效应二、要素积累效应三、区位效应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配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配效应包括两部分:完全竞争下的不变收益与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效应包括:成本下降效应和贸易抑制效应D为需求曲线,AC为平均成本曲线,H国与P国成立关税联盟后对外执行共同关税,P国为高效率国,产品除供给本国消费外还出口到H国,P国生产规模扩大,平均成本下降,产品价格也下降,H国消费也增加,此为成本下降效应;贸易抑制效应即,在成立关税同盟前,H国P国均从世界市场以Pw价格进口,成立同盟后H国从P国进口,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就会产生福利损失.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素积累效应(一)直接投资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发展该地区及各成员国FDI流量与流向具有动态效应,这种效应包括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表现为创造与转移的资本流动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区内成员对区内成员的资本流动二是区外成员对区内成员的资本流动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素积累效应(一)直接投资效应可以细分为:1.区内对区内的投资创造2.区外对区内的投资创造3.区内对区内的投资转移4.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素积累效应(二)增长效应1.传统的增长效应是从对欧共体的研究开始,实为对同质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可分为:a.静态增长效应和动态增长效应静态效应是指经济一体化组织成立后,成员国通过相同的投入品,可以实现更多的产出;动态效应是指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影响要素积累,进而影响增长,一般分为水平效应和长期效应两类。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素积累效应(二)增长效应1.传统的增长效应是从对欧共体的研究开始,实为对同质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可分为:b.技术导向型增长与投资导向型增长实质上仍然是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的区分,因为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只有技术能够导致长期的增长,而投资等因素只能造成经济增长路径的水平上移。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素积累效应(二)增长效应2.因同质性假设具有现实局限性,因此前提条件被放松为“异质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一体化”,Frenkel和Trauth模型谈论的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两国存在时间偏好差异的情况(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禀赋一样大)第二:两国存在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情况(时间偏好,人力资本禀赋一样大)两国存在时间偏好差异的情况在经济一体化组织成立之前,本国在研发部门的均衡点相对外国处在低利率与高人力资本量的状态,并存在正的长期增长路径增长率,组织成立后,商品和资本市场完全一体化,知识外溢作用使得国际知识存量可以用于两国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上,另外由于知识存量的上升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两国的人力资本都会从生产部门流入研发部门,人力资本价格将趋于相等,并且趋于沿相同增长率的增长路径增长.两国存在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情况假设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在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之前,本国研发部门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投入。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使商品和资本市场实现完全自由流动后,1.两国的消费沿相通增长率的增长路径增长;2.两国研发部门工资水平之比等于两国研发部门劳动生产率之比,不存在研发部门的工资均等化;3.人力资本在国内的自由流动使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的工资呈现均等化;4.知识溢出与大市场效应使得两国人力资本都从生产部门流向研发部门,但本国工资水平更高,研发部门比重更大。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素积累效应(二)增长效应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理论研究在经济一体化影响成员国经济增长的渠道方面得到较一致的结论,即贸易、知识溢出、制度安排等改变成员国要素的相对价格,使得资源流向RD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促进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位效应区域效应是指一体化组织的成立对不同经济的产业布局、厂商位置的确定、劳动力流动以及新制造业中心的形成等方面的影响随着地区间的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地区的产业集聚状况将发生显著变化。具体来讲,如图,假设两个经济体资源禀赋完全相同:1.在两个经济体一体化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没有贸易往来,生产自给自足,两经济体产业平均集中率相等(v1=v2),产业结构没有差异,两地专业化指数为02.当一体化水平从低级向中级推进时,由于历史的偶然因素使得某一方的制造业具有初步优势,则改经济体将通过吸收另一经济体的生产要素而使制造业优势逐步扩大。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逐渐成为制造业中心(v1逐渐趋向于1),而另一方制造也则逐步被掏空和边缘化(v2趋向于0)。3.当两经济体一体化水平从中级向高级推进时,原制造业中心受产业集聚的离心力作用,出现产业向外围地区转移,与原制造业中心进行产业分工协作。两地制造业平均集中率重新趋于相等(v1=v2)。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新动态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收益分析扩展二、轮轴—辐条效应三、贸易伙伴国的选择标准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前沿及我国的研究方向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收益分析扩展传统理论认为一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收益主要来自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但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兴起之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收益研究已经从传统的贸易收益扩展到其他的经济及非经济收益领域。对小国来说,与大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主要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就大国而言,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出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要追求非经济利益。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成员方的地缘性被不断打破,这使得成员国的交易成本提高,因此非经济收益对成员国就更加重要。研究区域性贸易协定可能会给成员国来的利益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提高可信度二、信息传递作用三、增强谈判能力四、提供保险五、促进协调发展二、轮轴—辐条效应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很多国家相互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由于不同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相互交叉与重叠,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自由贸区的网络结构。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轮轴—辐条”理论影响很大。三、贸易伙伴国的选择标准(一)自然贸易伙伴标准即指那些距离很近、可以节约贸易运输成本的国家(二)比较优势标准主要考察成员方之间以及成员方相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比较优势(三)国家类型标准发展中国家在选择一体化伙伴时,选择发达国家会比发展中国家获利更多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前沿及我国的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热点,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的前沿主要如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WTO的关系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具体产业的影响三、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仍需要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探索适合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二、研究产业开放方式三、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大国战略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