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国际投资理论西方海外直接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国际间接投资理论早期国际投资理论纳克斯《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国际资本流动核心思想麦克道格尔和肯普—资本收益率差别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厂商增长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一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次提出的。最早的对外投资理论。Continue…市场的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要表现在:1、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2、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3、由于政府的介入而导致的不完全;4、由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垄断优势:1、技术优势;2、先进的管理经验;3、雄厚的资金实力;4、全面而灵通的信息;5、规模经济优势;6、全球性的销售网络Continue…垄断优势论的发展:H.G.Johnson(1970):强调知识资产的控制R.E.Caves(1971):产品的差别能力尼克博克(1973):寡占反应论Continue…评价1、理论贡献2、理论局限性理论贡献1、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2、提出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区别;3、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美国企业对外投资;4、把资本国际流动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为其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理论局限性1、缺乏动态分析2、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通过出口或技术转让来获取利益。3、该理论也不能解释物质生产部门跨国投资的地理布局。二、内部化理论科斯(1937年):《企业的性质》;钱德勒(1977):《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市场交易成本:活动成本,合约成本,风险成本,交易成本;英国的巴克莱、卡森(《跨国公司的未来》,1976)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跨国公司的内幕》,1981)将其运用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Continue…内部化理论的由来及其含义所谓市场内部化,是指由于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为了其自身利益,以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效,以及由于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优势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而通过FDI,将本来应在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并形成一个内部市场。也就是说,跨国公司通过FDI和一体化经营,采用行政管理方式将外部市场内部化。假定前提: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经营目标不变;当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促使厂商对外投资建立企业间的内部市场,以替代外部市场;企业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就形成了跨国公司。Continue…市场内部化的动机和实现条件动机:防止技术优势的流失;特种产品交易的需要;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利用内部转移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规避外汇管制、逃税等目的。Continue…市场内部化的实现条件从内部化的成本来看,它主要包括:通讯成本管理成本国际风险成本规模经济损失成本从内部的收益看,它表现在:(1)可以消除外部市场供求的脱节现象;(2)可以使难以通过外部市场定价的中间产品实行有效的区别性价格;(3)可消除外部市场因买方或卖方的垄断而形成的不稳定;(4)可以促进买方与卖方在产品性质、商品价值方面的知识达到均等,消除买方不确定性。内部化理论的贡献1、提供了另外一个理论框架并能解释较大范围的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2、内部化理论的分析具有动态性,更贴近实际;3、该理论研究和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扩展行为,不仅较好地解释了二战以来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与扩展,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行为,而且成为全球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依据。它被称为跨国公司综合理论之核心理论。局限性1、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一致的,都是从跨国企业的主观方面来寻找其对外投资的动因和基础,内部化的决策过程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忽视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市场结构、竞争力量的影响等,因而对于交易内部化为什么一定会跨国界而不在国内实行,仍缺乏有力的说明。2、在对跨国公司的对外拓展解释方面,也只能解释纵向一体化的跨国扩展,而对横向一体化、无关多样化的跨国扩展行为则解释不了,可见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维农(R.Vernoon)从动态角度,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性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的过程有以下三个阶段:1.产品的创新阶段。具有影响的是高知识的研究与开发技能和潜在高收入的市场条件。维农认为美国最具有这些条件。2.产品的成熟阶段。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大,但产品尚没有实行标准化生产,因而追求产品的异质化仍然是投资者避免直接价格竞争的一个途径。3.产品的标准化阶段。进入标准化阶段,意味着企业拥有的专利保护期已经期满,企业拥有的技术诀窍也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进入标准化阶段,市场上充斥着类似的替代产品,竞争加剧,而竞争的核心是成本问题。to为美国开始生产时间,t1为美国开始出口和欧洲开始进口时间,t2为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时间,t3为欧洲国家开始出口时间,t4为美国开始进口时间,t5为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时间。图2-5中纵轴正方向表示出口量,负方向表示进口量;横轴T表示时间。to为美国开始生产时间,t1为美国开始出口和欧洲开始进口时间,t2为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时间,t3为欧洲国家开始出口时间,t4为美国开始进口时间,t5为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时间。(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在维农的产品周期三阶段模型基础上,美国学者约翰逊则进一步分析和考察了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区位因素,认为它们是构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这些因素主要包括:1.劳动成本。2.市场需求。3.贸易壁垒4.政府政策。(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从应用范围来讲,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能解释非代替出口的工业领域方面投资比例增加的现象,也不能说明今后对外投资的发展趋势。该理论没能解释清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此外,该理论对于初次进行跨国投资,而且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较适用,对于已经建立国际生产和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它并不能作出有力的说明。四、厂商增长理论彭罗斯1956年发表《对外投资与厂商增长》思想: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厂商经营规模扩张的一种表现,这种倾向是任何一种企业都具有的。但这种对外扩张很大程度取决于厂商内部资源,如管理经验、管理能力、技术诀窍、知识产权等(特有优势)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资本化率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一、资本化率理论197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阿利伯在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提出的。k=C/I思想: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强币国向弱币国流动。二、比较优势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比较优势理论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该理论也称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认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应从宏观经济因素,尤其是国际分工原则的角度来进行。(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1.对外投资的产业日本对外投资是按照比较成本原则,以资源开发、纺织品、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则是逆比较成本的,以美国拥有比较优势的汽车、电子计算机、化学产品、医药产品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由于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过早地移植到国外,容易导致美国经济的空心化倾向。2.对外投资的主体日本根据国际分工原则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定了日本对外投资的承担者以中小企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那些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正是美国最具比较优势产业,由于产品创新和直接投资周期仅限于寡占的工业部门,导致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由垄断性大跨国公司所控制。3.投资国与东道国在投资产业上的技术差距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从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凭借投资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从而造成在道国投资产业技术上的巨大差距。4.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形式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采取合资经营的股权参与方式和诸如产品分享等在内的非股权参与方式;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股权参与方式中,大多采用建立全资子公司的形式。因此,按照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投资,所带来的结果是:东道国乐于接受外来投资,因为由中小企业转移到国外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东道国的劳动力进行了有效的培训,因而有利于东道国建立新的出口工业基地。与此同时,投资国可以集中发展那些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果,直接投资的输出入国的产业结构均更趋合理,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二)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外投资应能同时促进投资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小岛清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考虑,把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自然资源导向型。2.劳动力导向型。3.市场导向型。4.交叉投资型。(三)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1)从投资国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跨国公司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克服了以前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只注重微观而忽视宏观的缺陷,能较好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动机,具有开创性和独到之处。(2)用比较成本原理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从而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克服了垄断优势理论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局限性,较好地解释了二战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理论的局限性(1)理论分析以投资国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这实际上假定了所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之间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投资国的动机。这样的假定过于简单,难以解释处于复杂国际环境之下的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为。(2)小岛清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分工导向均是单向的,即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进行,作为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贸易导向型直接投资。(3)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二战后初期日本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而今天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早已发生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大企业大幅度增加,同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迅速增加,以进口替代型的投资为主。因此,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无法解释这些投资行业的投资行为,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不具有一般意义。国际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IL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TheoryOfInternationalProduction)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Dunning)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理论。他认为,一国的商品贸易、资源转让、国际直接投资的总和构成其国际经济活动。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只是孤立地对国际直接投资作出部分的解释,没有形成一整套将国际贸易、资源转让和国际直接投资等对外经济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般理论。(一)综合理论的基本内容邓宁认为,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o、内部化优势I以及区位优势L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它所从事的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1.所有权优势(OwnershipAdvantage)。它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主要包括两大类:(1)通过出口贸易、资源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所有权优势,如产品、技术、商标、组织管理技能等。(2)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才能得以实现的所有权优势,这种所有权优势无法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化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将其内部使用,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如:交易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产品生产加工的统一调配、对销售市场和原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