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通过聆听童老师的报告,家长们深切地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孩子一起读,和孩子一起成长”。“教育,从家庭开始,家教,从读书开始。”这是与会家长听完报告后的共同心声。报告会内容如下:(根据报告内容整理而成,可能有个别听错的地方,请谅解)一、给孩子搭把阅读之梯阅读是种能力,很多人知道。阅读能力是将文字转换为画面的能力,可能还有人不知道。说到后一点,我就不用那种“据科学家研究”的论证方式了,不信你可以做个最简单的实验:“童喜喜”这三个字,当你想起时,即使你没见过我,你脑子里依然是勾勒出一个作者的模糊影像,而不是这三个字的笔画,对不对?所以,所谓的阅读能力强,其实是指孩子转换的能力强。看见了文字后,能飞快形成画面,这样孩子读书就越读越有趣。孩子的阅历少、所见到的事物少,根据文字形成画面的能力也相对较若。搭阅读梯子,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帮孩子把文字转换为画面。因此,个人以为,给孩子搭建的阅读之梯,有三种搭法。一是从形式上搭梯子:从图画这种最直观的形式,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比如先从现在流行的绘本入手,让孩子通过看图,对书籍产生兴趣。然后从图很多文字很少的绘本,到插图比较多的书籍,最后到插图少的书籍。这一点要切记:不能一直停留在绘本的阅读上。我是听一位老师说,他们全区师生都以研读绘本为荣,这位老师批评这种现象,结果反倒遭遇批评——这怪事听得我冷汗直冒。我敢肯定地说:这是绝对错误的!绘本只是一级阶梯,即使对于那些对绘画有特别兴趣的孩子来说,也同样只是阶梯中的一级,因为任何艺术的表达,归根结底是表达作者的思想。绘本由于篇幅和形式所限,不可能对思想做更细致的阐述。在绘本上停步不前,完全是对孩子阅读生命的浪费。二是从内容上搭梯子:从描写孩子所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的图书入手,再让孩子开拓视野、扩大阅读范围,读读其他的好书。如从阅读描写当下孩子生活的小说开始,逐步提升至对经典名著的阅读,逐步进行科普、历史等方面的阅读。这一点也有个要注意的问题:并不是外国作品,就一定不易被中国孩子接受;并不是对外国作品的阅读,一定要晚于中国本土作品的阅读。比如有位父亲问我:“为什么孩子喜欢读外国文学,却不愿读《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国经典?”我的回答是:外国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基本来说,应该是更注重个性与人性的文学,这一点与当下孩子的生活、思想轨迹是很吻合的。而《西游记》《红楼梦》等名著,是中国人、而不仅仅是孩子的瑰宝,也就是说,它们应该是更适合中国成人阅读。再加上孩子理解起古文来并不轻松,因此,两者其实无法比较。三是用声音搭梯子:文字的实质是什么?是声音。mama——这一声呼唤,代表了孩子最爱的那位女性。妈妈——这两个字是对照着那声呼唤,才与那个人联系在一起,从此才有意义。很多父母苦恼:孩子只爱听人讲故事,不爱自己读书。这是一种小小的阅读障碍:识字太少、认字艰难,就会很大程度上磨灭阅读的乐趣。而听故事就不一样了:完全绕过障碍,直达故事本身。我们说给孩子阅读搭梯子,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读书中得到乐趣。毫无疑问,声音是把不可缺少的梯子。可我们常常忽视这把最简单有效的梯子,因为我们大人识字多,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困难。对此,我要给大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看五线谱和唱歌,是一样的吗?当然不一样。因此,我们作为大人更要记住:对识字不多的孩子来说,自己看书就像看五线谱,而听人讲故事就是听歌。这,也许同时能说明:为什么有的孩子很大了,却时常希望听大人讲故事。讲故事吧!不用担心自己不会讲故事,更不用担心讲故事时不知如何分析、评论——要知道,一个人在用心讲故事时,哪怕只是照着朗读一遍,自己对故事人物的情绪也会隐含其中,而这种微妙的变化,孩子也许说不出,但一定能够感受到。而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沌中的浸染、濡染,恰恰就是真正的教育。二、书是粮食不是药孩子吃饭是一天三顿,哪个大人会问孩子饿不饿、饿了才同意孩子吃饭?孩子生病了才会吃药,哪个大人会给没病的孩子吃药?书是粮食不是药——这句话,对当下的中国大人、尤其是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或许比任何阅读方法都重要!孩子肉体的成长,五谷作为粮食。孩子精神的成长,图书作为粮食。这实在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可事实上,不少大人把书当作“药”,导致很多孩子也把书当作“药”。孩子作文不好?买本作文书给他读。孩子数学不好?买本数学练习册……大人说这叫“良药苦口”,孩子却不管什么良不良,只是觉得药苦。首先,书是粮食,所以阅读不苦。有的好书让孩子觉得“苦”、读不下去,那不是书的错,而是粮食也分阶段。比如,米饭有营养,可对一个适合喝牛奶的婴儿来说,米饭无法下咽。因此,必须给不同阅读阶段的孩子,挑选合适的粮食。不要因为孩子暂时没爱上某本好书,就给孩子贴上“不爱读书”的标签。其次,书是粮食,所以见效不快。就算是吃药,还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何况是吃粮?孩子读书,是精神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和孩子身体的成长一样:每天盯着孩子,就觉得孩子没什么变化。可过一段时间回头去看,就会发现孩子的改变。因此,不要孩子读完一本书,就迫不及待地问:你读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要知道,某些暂时形容不出的感受,可能才是真正的收获,是需要时间去反刍、消化的。第三,书是粮食,所以不能偏食。在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之后,还要让孩子读各种门类、不同作家的书。从门类来说,文学、科学、历史……读得越杂越好。从作者来说,一般每个作家都有自己写作上的优势,如果只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就牺牲了汲取更多养分的机会。因此,孩子的阅读要扎根在更广袤的土地之上。只爱读小说、只爱读历史、只爱读xx作家的书等等,类似这种阅读的专一,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记住“书是粮食不是药”,那么,面对孩子的阅读与成长,大人也许会心境平和许多。请放心,粮食绝对是有用的。古人早说过:食补也胜于药补。三、形式和内容上的进阶,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这个问题问的好!湖南有位叫“桃花仙子”的山区老师,阅读做得特别扎实:从学生读一年级开始,就给学生读大量的绘本、故事、儿歌。如此进行到二年级上学期时,正在按一般专家推荐的适合图书,给学生读绘本,结果孩子们同时嚷嚷:“老师,这个故事太幼稚了!换个故事吧!”同样是故事,幼儿的故事更重反复,在反复中强调,而大一点的孩子对过多反复会觉得不耐烦。——因此,有时的进阶,是孩子主动提出来的。这,当然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但有更多的进阶,是由大人自己体会、甚至主动引导。因为在阅读过程中,绝不是每个阶段都泾渭分明,恰恰相反,每个阶段之间是模糊的、有弹性的、有的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比如,孩子不识字时,可以有的时候给孩子讲故事,而有的时候不妨丢给孩子一本没字的图画书看、甚至玩,让孩子明白这里面有故事就好。比如,孩子识字不多时,不妨一边给孩子讲字多的图画书,一边对孩子耍耍赖,说:“哎呀我讲累了,你给我讲个故事嘛!”(让孩子讲字少的图画书)。这样阶段交叉,孩子慢慢会自然从字少过度到字多。比如,孩子开始独立阅读时,不妨给他一本和自己生活内容最贴近、篇幅较短的图书,让他自己读;同时大人和孩子共读、共讲一本距离眼下生活较远、篇幅较长的图书,这就像大人在牵着孩子的手,一起爬山,孩子在阅读的进阶上,自然会省力一些。……相信论坛里的父母,比如寻梦园,已经有过很多这样进阶的妙招呢!只要记住“书是粮食不是药”,记住不着急、不焦虑,就尽管去尝试吧!另外,要对我前面所举的例子注解一下:请注意,我说的是故事幼稚,而不是绘本幼稚。绘本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有大量适合中高年级段的绘本。因此,不要在大孩子阅读绘本时,对孩子泼冷水。大孩子欣赏好绘本,从语言和画面上同时感受世界之美,同样是很好的阅读方式。读绘本,大孩子和小孩子的区别只是:小孩子只读绘本就行,而大孩子绝不能只读绘本。四、读写之间有座桥中国的老祖宗对语文教育有个观点,是:早阅读,晚开笔。如果在这里把“开笔”狭义理解为“自己动手写文章”,个人非常赞同这个理念。所谓厚积薄发、水到渠成,都是用来形容写作的词语,其实也是形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厚,写作是薄,从营养丰厚的阅读土壤上,才能长出嫩嫩的写作小苗;阅读是水,写作是渠,只有阅读之水足够丰沛,自然就能冲刷出写作的沟渠。现在的语文教育,往往在孩子还小、阅读量还远远不够之时,就要求孩子组词、写句子、写作文。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进而损伤的就是对语文的兴趣,实不可取。我认为,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着一座桥:说。目前不少名师在教低年级段语文时,开始重视“说”。而我要特别推荐、强烈推荐的,就是“说”!因为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亲身体验:用“说”来连接读和写,不仅仅针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我的童年在一个小镇上度过,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我妈就是传说中的“嫂娘”,她和我爸主动承担了抚养三个叔叔、一个姑姑的义务,日子十分拮据。尽管我妈时常念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那读书是指读课本,是指要我的叔叔姑姑们不放弃学业,根本不懂什么课外阅读。我的童年,因为经济也因为理念,我没有一本自己的课外书。当然,小镇的小学也没有图书馆。我的同学也没有课外书。直到小学高年级,我才得到邻居姐姐的信任,偷偷读到几本当时的“禁书”:金庸和琼瑶。如此匮乏的环境,最终我却能走上写作这条路,回忆起来,我最感谢的,是我的小学老师,是一种贯穿了我的小学生活、叫做“口头作文大赛”的比赛。我童年时,这种比赛在全班、全校、全区甚至全市时常举办。所谓“口头作文大赛”,其实十分简单:老师准备好很多作文题目做成小纸条,学生前来抓阄,抓到作文题目后想10分钟,站到大家面前,口头说出一篇作文。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不辛苦,还十分有趣。不用写字,只需要轻松动动口,把所想的说出来,说得好还会得到表扬——说话和写字,哪个孩子不爱前者?得益于这种训练,从开始我就不怕作文,而且觉得写作文很有趣——毕竟说得多、写得少。但我现在回想起来,口头作文的效果可不简单:它培养的是用书面语言来思考、表达的习惯和能力。我的亲身感受是:用书面语言思考、表达,与传统所说的“打腹稿”并不相同。前者要求更高。打腹稿通常会期待落笔之后反复修改,思维上有惰性。真正用书面语言思考,其实就是用心、用嘴写作,因为必须“出口成章”。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学时因为常常参加这种比赛,导致还是小学生的我每次看到什么新奇的事物,总是会下意识地想:该怎么说它?现在我成为职业写作者,依然有这个习惯。尤其是在前几年我开始职业写作、又没有接受任何宣传活动的时候,生活非常单纯、安静,我这种下意识的“说”,几乎有点疯魔:我还会自己嘴里嘀咕着,扮演好几个人对话……2003年,我写的第一本儿童文学《嘭嘭嘭》,就只吃馒头和苹果、最多从早晨10点写到凌晨2点,如此,闭门6天完稿。(绝非粗制滥造。读者认可和十余次获奖可为我证明。)2009年,我在新教育又创造了个人奇迹:7天中,走过4座城市、开一天什么都没写的大会,写出对新教育的评论7万余字,《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发表。(因杂志容量,篇幅删减至1万5。)请原谅我自吹自擂、不厌其烦地细说这一点,实在因为我因此训练受益太大!我甚至认为:在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口头作文”训练不仅适合小学生,同时适合所有希望加强作文训练的、所有年龄段的学生!让孩子真正明白写作就是说话,让孩子对写作不再恐惧,综合演讲与写作的长处,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建一座桥,在尽可能减轻压力的状态下帮助孩子成长——这是多好、多简单便捷的一种方法啊!口头作文训练,初中以上的孩子,如果自觉的话,可以自主进行。不妨用口头作文、录音、回放、思考、重新口头作文,这样进行自我检测。如此一来,作文训练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但对于小学及以下的孩子,一定要有大人做“评委”。“评委”的点评能让孩子知道好与坏(点评注意:与其批评说得不好之处,不如大力表扬说得精彩之处)。具体到不同年龄段,训练的做法也要有所侧重。对还没上小学以及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训练的是说句子、一段话。这时的孩子不会写多少字、但口头词汇量已经掌握得比较多,这时的大人则要做三件事:1、鼓励孩子开口,经常进行交流。2、及时把孩子说得精彩的话记下来。孩子如果说得结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