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秦至清代的农业租税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田租口赋第二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租税第三节隋、唐时期的农业租税第四节北宋时期的农业租税第五节元朝的农业租税第六节明代的农业租税第七节清代的农业租税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田租口赋一、秦代的田租口赋田制:秦国早在商鞅变法时就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秦统一六国后,“令黔首自实田”,即命令土地占有者(包括地主、自耕农)向政府如实呈报自己占有的土地数额,政府根据呈报的数额征收田租。这意味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得到确认。田租:秦代田租即为田赋,是国家向土地所有者课征的土地税,属收益税性质。口赋:又称口钱,即人头税,用于充当军费来源。二、汉代的田租、口赋田租——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田租实行“什五税一”,文帝即位后曾经12年免收田租,公元前156年景帝即位,实行三十税一,此后成为汉朝定制。东汉初年田税一度增为“什一之税”,到公元30年,又恢复“三十税一”的制度,至东汉末年基本没有改变。汉代的算赋、口赋、献赋、户赋算赋——是课于成年人的人头税。算赋收入形成军备基金,用以购置战车、骏马、武器装备等。二、汉代的田租口赋口赋——即口钱,是课于未成年人的人头税。献赋——是算赋口赋以外的另一税目。郡国等地方官吏以当地人口数,每人每年征收63钱,送缴中央政府以充当向皇帝的献费,也是一种人头税。户赋——是在封邑之地按户征收的赋税,属人头税性质。封邑内民户除缴纳田租外,还纳户赋,每户每年200钱,作为封君列侯的“私奉养”。第二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租税一、曹魏的租调制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为解决军粮问题,推行了屯田制度,屯田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军屯。曹魏租调制与前代相比,有四大变化:(1)征田赋、户调,取代两汉以来的田租、口赋、算赋和户赋。(2)户调根据民户的资产多寡划分为若干等予以征收实物,取代了按人征收货币的口、算赋,适合了军阀割据、货币难于流通的需要。(3)实物税既便于农民交纳,又能满足国家需要。(4)亩收四升为定额田租制,改变了两汉以来的比例税制,这对于鼓励小农发展生产和提高单位面积有一定作用。二、西晋的占田、课田制、户调制和官吏占田荫户制占田制——土地制度,占田即限田,指一般民户可以按人口占有和耕种的田亩数,规定男子一人可以占田70亩,女子一人可以占田30亩,这是一种土地限额,并不是官府实际授予的土地额,官府也不授田,更不是将地主的田地授予农民,而是在屯田制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占垦荒地。是否占到,政府并不负责。课田制——赋税制度,指在占田之中,丁男(男女16~60岁为正丁)有50亩,丁女有20亩,次丁男(13~15岁、61~65岁为次丁)有25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次丁女及老小没有课田。即课田是按丁承担租税的田亩数,每亩课田收税谷8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一定额征收。二、西晋的占田、课田制、户调制和官吏占田荫户制户调制:规定丁男为户主者,每年纳绢3匹、棉3斤;丁女及次丁男为户主者减半,边远地区民户的户调,纳规定数目的2/3,更远的纳1/3。官吏占田荫户制:规定一品官可以占田50顷,以下每品依次递减5顷,至第九品占田10顷,贵族官僚荫庇佃客的户数,自一品50户至9品1户不等;荫庇衣食客的数量自一品3人至9品一人不等;荫庇亲属,多者9族,少者3族,凡荫庇的客户亲属都不负担国家征派的赋役,实际上成为私家的依附人口。二、西晋的占田、课田制、户调制和官吏占田荫户制历史作用:(1)西晋的占田课田制及占田荫庇制,是在对世家大族大量占有土地和依附人口以及享有赋役的经济特权予以合法化承认的基础上,限制其进一步占有土地和人口,并允许农民占田垦荒,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2)与屯田制下的农民相比,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因而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赋税征课对象有向成年男子转化的迹象。三、东晋、南朝的租调东晋租调制:分为三个阶段(1)317—329年,沿袭西晋租调制;(2)330—376年,实行度田收租制。“取十分之一,率亩税米三升”。(3)377—东晋末年,实行依口税米制,规定除在役者外,王公以下口税米三斛,383年又增加为口税米5石。梁、陈时期的租调制:(1)梁朝初期,把户调变成丁调,即按丁征收。规定丁男调布绢各二丈(一匹等4丈),丝三两、棉八两,丁女并举。(2)“九品相通”征调法的废除。即事先评出户赀,定出户等,然后再依照户等的高低分派。(3)增加了禄绢、禄棉、禄米、田税等附加税。规定丁男禄绢八尺、禄棉3两2分,禄米二石,其田,亩税米2升,丁女并办。(4)田租改为按丁征收,规定丁男租米5石,丁女并办。陈朝沿用梁朝旧制。四、北魏的租调制1、建国初期的“计口授田”与租调制北魏建国初期实行“计口授田”与租调制。规定一夫治田40亩,中男20亩。田租为粟20石;户调帛2匹,絮2斤,丝1斤,又入帛一匹2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户调沿用了西晋的九品混通制,即按资产的多少评出不同的户等。宗主督护在评定户等时,往往抬高一般人民的户等,压低豪强大户的户等,从而把大部分租赋负担摊到一般人民身上。四、北魏的租调制2、北魏的均田制与新租调制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1)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只种谷物)40亩,桑田20亩;妇人授露田20亩,为了轮种,露田加倍或加两倍授给.(2)奴婢授田与良人相同,耕牛受田每头30亩,限4牛。(3)土广民稀地区,任力耕垦,不受限制;土地民稠之处,可迁往他乡,但不得逃避赋役;不迁者授田不足,以桑田抵应受露田之数,仍然不足时,不给倍田;再不足则减少应授田数量,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迁移。(4)官吏按官职高低授给多少不等的公田,刺吏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8顷,县令、郡丞6顷,以充作俸禄,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买卖。四、北魏的租调制北魏政府在颁布均田令后,接着又颁布了与均田制相联系的三长制与新租调制。(1)三长制——是基层行政组织规定5家立一邻长,5邻立一里长,5里立一党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发租调力役。代替了魏初的宗主督户制,使地主豪强的隐户减少。(2)新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每年出帛(麻乡出布)一匹,粟2石;15岁以上未婚的男女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分别纳相当于一夫一妇的租调,废除按户等征收租调的“九品混通”制。均田、三长、租调三个制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均田制、租调制东魏、北齐的均田制与北魏相比,大体相同。如北齐564年颁布均田令,规定男子授露田80亩,妇女40亩,每丁(18~65岁)授桑田20亩,不宜种桑的地方给麻田20亩,皆为永业田。奴婢授田与良人同,只是对奴婢受田作出限制,规定官僚贵族按官品和爵位确定其拥有的奴婢的受田人数。租调较前有所增加,规定一夫一妇纳调绢1匹、棉8两,垦租2石、义租(赈灾的“义仓”租5斗),未婚者、奴婢纳半,牛调每头交绢2尺、垦租1斗,义租5升。五、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均田制、租调制西魏在宇文泰执政时颁行均田制。规定有室者(已婚丁男)授田140亩,未婚丁男授田100亩。西魏在授田对象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取消了奴婢和耕牛的授田,具有限制官僚贵族蓄奴占田的作用。租调征收的数量为:有室者每年纳粟5斛,绢1匹,棉8两,产麻地又纳布1匹,麻10斤,未婚丁男纳半数。继西魏而起的北周政治相对较为清明,对土地兼并限制严格,因此均田制实施效果显著,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在北周政权的基础上建立的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节隋、唐时期的农业租税隋唐初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初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的两税法一、隋初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隋朝建立后,为最大限度地保证降隋的北齐、南朝大官僚、大地主的经济利益,基本上沿袭了北齐的均田制,丁男(18~60岁)授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授露田40亩;奴婢授田与良人同,地主官吏的奴婢授田,按地位高低限制在60人~300人之间。耕牛1头授田60亩,限止4牛。人死后,露田必须交还国家,永业田则可传之子孙。自诸侯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按等级多者100顷,少者30亩。以均田制为基础,隋朝对赋役征收数额作了新的规定,即租庸调制。一夫一妇每年向政府纳租3石,调绢一匹(4丈,583年,调绢减为2丈)、棉3两或布1端(6丈)、麻3斤。单丁和奴婢减半。丁男每年服役一个月(583年改为21岁起服役,减为20天)。590规定,50岁以上可以不去应役,而改输布帛,即为庸。这样,可使农民从事生产的时间较多些,也增加了财政收入。一、隋初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隋炀帝即位后,取消了对妇女、奴婢的授田,也同时免除了妇女、奴婢之课。(西晋以来就出现了赋税征课对象逐渐向成年男子转移,此时这一过程完成,赋税对象完全集中到了成年男丁的身上)。作为对贵族的补偿,官吏则依品级授予职分田,自1品5顷至9品1顷不等,以其收获物充俸禄,各级衙署又给公廨田,以供公用。隋政府为扩大赋役来源,加强了对户口的控制,制定了保闾制度。585年,为整顿户籍,还采取“大索貌阅”的措施,即要求各州县按照户籍上注明的年龄大小,逐户进行核对,如有谎报年龄,诈老诈小以逃避课役的情况,一经查出,其保长、闾正、族正、里正、党长都要流放。同时还推行“析籍”,规定堂兄弟以下必须分居,另立户籍。二、唐初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1、户口簿籍制度——是唐政府推行均田制度和租庸调制的依据。2、均田制(1)对百姓授田的规定;(2)对贵族官僚授田的规定;官僚、官府还有职分田和公廨田,其地租分别作为俸禄补充和办公费用,土地所有权归国家。(3)对买卖土地的规定: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百姓迁徙还可出卖口分田;买地者不许超过法定的应占数额。二、唐初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代均田制的特点:(1)授田对象的变化。凡寡妻妾以外的妇女、奴婢、耕牛都不授田,而杂户、工商、官户、僧道、尼冠则受田,反映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一是大量奴婢获得解放,数量日益减少,而且不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人手,已有授田的必要;二是官僚贵族已通过多种名目取得大量土地;三是杂户、工商业者的身份有所提高;四是该时期宗教盛行,寺院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僧道、尼冠授田,肯定了寺院对土地的所有权。(2)土地占有的等级规定更加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政治地位与经济利益的一致性。农民与官僚贵族及官僚贵族之间授田数额相差悬殊,而且实际上农民很难得到足额的土地。(3)土地买卖限制进一步放松。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并为后来土地兼并的盛行和均田制的破坏提供了条件。二、唐初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3、租庸调制——是唐代前期的主要赋役制度。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正式颁行。这一制度是在均田制基础上,计丁收取赋役。概言之,是“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即在以成丁为根本课征对象的原则下,依丁所授之田课粮食2石谓之租;依丁所撑之户,蚕乡征绢(或绫、絁)2丈及棉3两,麻地布2丈4尺及麻2斤谓之调;每丁年纳6丈纺织物以代役20日谓之庸。也称“输庸代役”。若服役则不纳庸税,不应役者,则按每日3尺绢折纳,叫做“庸”,也称“输庸代役”。凡加役15天免调,加役30天租调全免。二、唐初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为保证租庸调制顺利实行,在实行租庸调制的同时,又推行了严密的丁口户籍管理制度,一年一度团貌(县官“亲貌形状,以为定薄”),三年一造户籍,使国家牢牢地掌握了丁员与户数的增加,从而保证了租庸调征课额的增长。租庸调制在唐代前期切实推行了120余年,是我国古代粟米之征、布帛之征和力役之征的完备形式,特别是以庸代役和加役免税,不仅体现了赋役制度的灵活性,增加了对不同民户的适应性,而且减轻了对民丁的人身束缚,促进了唐代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三、唐中期的两税法(一)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唐代进入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不断加剧,农民因赋役负担日益加重,大量破产,许多农民为逃避战乱,不得不离乡逃亡,国家户籍紊乱,丁口失实,掌握的丁员急剧减少。从而使以成丁为根本课征对象的租庸调制失去了继续推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收入锐减,日见弊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