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为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究方法思维建模分析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评价农业结构和布局特点分析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一、农业发展条件(区位因素)的分析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方法:•议一议:怎样分析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农业发展条件(区位因素)的分析角度★•自然条件: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等特征、昼夜温差、水热组合及气象灾害;•②地形: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及坡度;•③土壤:肥力状况、土层厚度及酸碱性质;•④水源:河流、湖泊分布及水量季节变化;•社会经济条件:⑤市场:市场的需求及距离远近;•⑥交通:交通通达度及运输方式;•⑦政策:现行政策指向干预农业生产;•⑧劳力:劳动力数量及素质;•⑨科技:机械、化肥、良种、灌溉、冷藏、保鲜等;•⑩其他:工业基础、食物偏好、历史经验、环境等;二、农业地理条件合作探究•根据课文60—62页的图文资料,小组合作探究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找一找:东北的位置、范围及农业地位?•2.析一析:东北大米颗粒饱满、洁白清亮、质地优良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有什么联系?•3.辩一辩: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也可以认为热量是它的优势,请辩析热量的优劣各体现在哪些方面?•4.议一议:东北农业基地建设的地理条件?活动探究•请从下列地区选择一个本组最感兴趣的地区,在地图册上找到该地,小组合作探究其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1.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2.新疆南部(南疆)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3.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4.云南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三、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大方向—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究方法思维建模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主导因素确定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三、农业布局特点合作探究•利用课本图4.3、图4.4、图4.5,小组合作探究东北农业发展条件的内部差异:•1.找一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2.析一析: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东西向呢?•3.议一议:描述图4.4中0℃等温线延伸特点,并说明原因?三、农业布局特点活动探究•结合课本62—63页内容,小组合作探究东北农业布局与农业内部发展条件差异的联系:•1.析一析: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请从耕作业、林业、畜牧业中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一种,归纳其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2.议一议: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由于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四、商品粮基地建设合作探究•根据课文64—66页的图文资料,小组合作探究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1.析一析: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2.析一析: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3.议一议: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4.议一议: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奖、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五、农业发展方向合作探究•根据课文67—68页的图文资料,小组合作探究东北农业发展方向:•1.析一析:分析东北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2.议一议: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应、生态效益的统一。请从平原区农业、西部草原区农业、山区农业中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一个,为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五、农业发展方向活动探究•根据课本68页活动资料,小组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1.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生产有利的地理条件?•2.图4.16所示的基塘生产将哪些产业联系起来?哪些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利用起来?这种联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3.如果把图示的基塘生产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系统内的养分是怎样循环的?该系统的生产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什么?随堂练习:1.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A.地形B.土壤C.气候D.难度相同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回答2~3题。2.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农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B.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C.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D.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3.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纬度和地形B.纬度和距海远近C.地形和季风环流D.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CCA4.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⑴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北方荒地属于平原。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西大荒地主要是。南大荒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⑵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丘陵热量不足水源不足农业技术⑵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材料二: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见下页)。⑴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分)⑵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⑶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⑴南大荒: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⑵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⑶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1.位置范围:三省一区东,三大农业地•找出东北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行政范围40°50°最北端最东端130°120°2.气候条件: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2.析一析:夏季昼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气温较低,水稻生长周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加之气候寒冷,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优势。2.气候条件:•3.辩一辩:劣势:①热量不足,作物品种有限(喜凉作物),且只能一年一熟;②春秋易受低温冻害,长冬需解决牲畜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等;优势:①气温低,作物生长周期长,养分积累充分;②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土壤肥沃;③气温低,作物病虫害少等;④气温低,冬季积雪较多,春季融化,既缓解春旱,又可以改善土壤墒情。自然条件中气候影响极大,且难以改造,特别是光热,决定作物种类、复种制度和产量3.地形、土壤条件:松嫩平原•三类地形单元分布•东北黑土景观4.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水热充足,但春秋易受低温冻害;•2.地形条件:高原、平原、山地相对完整,利于农业多种经营;•3.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广布,肥力高;•4.工业基础:良好,为农业生产提供多种生产资料及市场;•5.交通运输: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6.人地比例:开发历史较晚,人口密度低,人均耕地多;•1.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自然条件优越;临近港、澳、东南亚;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2.新疆南部(南疆)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南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3.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4.云南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1.农业发展条件的内部差异•1.找一找: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平原向山区高原递减;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1.农业发展条件的内部差异•2.析一析: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1.农业发展条件的内部差异•3.议一议:等温线总体呈东西向延伸,但弯曲较大;东西两侧向南弯,中部向北弯;原因: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呈东西向延伸;受地形影响,东西两侧高原山地气温较低,向南弯;中部平原气温较高,向北弯。松嫩平原2.农业布局的特点:耕作农业区大豆水稻甜菜玉米小麦亚麻•分布: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作物:玉米—由南向北减少;小麦和大豆—由南向北增多;水稻—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有利条件: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热量不足,只能适种喜凉作物,且只能一年一熟;2.农业布局的特点:林业特产区白桦蒙古栎落叶松鹿茸柞蚕人参苹果梨•分布: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特产: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长白山鹿茸、人参、延边苹果梨、辽东柞蚕、辽南苹果等;•布局条件:山地丘陵面积广;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2.农业布局的特点:畜牧业区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畜种:三河牛、三河马和东北红牛;•有利条件:草场广阔、牧草丰富;•不利条件:冬季漫长、低温干旱,需解决牲畜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2.议一议: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说明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说明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适应甚至是改造不利的自然条件;四、商品粮基地建设•析一析: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耕地广阔,集中连片;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促进先进技术推广;•2.地区专业化生产:(北部小麦、中间玉米、南部水稻)地区专业化生产可充分发挥各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四、商品粮基地建设•析一析: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①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②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高,粮食生产效率高;四、商品粮基地建设•3.议一议: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有道理①东北耕地资源及土地后备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②东北农业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高,粮食生产优势突出;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日益加快,全国耕地会继续下降,影响粮食总量增长,所以,东北的商品粮供应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四、商品粮基地建设•4.议一议: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奖、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②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1.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1.析一析: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及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出现: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