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在粮食示范基地中的作用与隐痛建设示范基地,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在体现一优三高、引领现代农业方面近两年来确实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优势粮食产业示范基地,要体现现代农业,没有规模是不行的,于是几乎大部分粮食示范基地都流转了一定规模的土地,这既符合国家提倡的土地流转向集约化经营和解放农民方向发展的要求,也在规模的土地上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的发展技术和装备乃至管理上的要求,但是不能不指出的是,在我们看到示范基地体面展示的背后还有许多潜在的问题,不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土地流转下的示范基地持续发展将成问题。一、首先,我们看看它的作用。1、充分展示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在规模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实现了机械化。在我们接触的青铜峡叶盛、灵武黄河金岸示范两个有影响力的基地也好,还是永宁惠丰、望洪基地。他们在水稻种植上100%的实现了机械播种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叶盛基地还装备烘干设备。示范带动和推动了机械化的发展,也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2、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充分展示。所到基地,他们在新品种和新技术方面,都是把握前沿,尽能所能。新品种方面,以优新品种为主栽品种,如水稻宁粳43品种、农科843,小麦宁冬10号、11号等。同时也引进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新品种进行示范展示。新技术方面,诸如水稻工厂化育秧、稻田养蟹、有机栽培、土壤有机质提升等等,自治区重大推广项目在这儿得到了全面的展示与应用。3、为科技人员从事技术推广建立了平台。农业科技人员平时在一家一户农田里进行的试验示范受到很大限制,如今放在试验基地,要规模有规模、要配合有配合,服务也能有回报,在高水平方面也能得到体现。他们干的辛苦,但觉得苦有所值。4、实实在在带来了农民观念的转变和实现了农民增收。农民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出去打工,特别是青年农民,他们可以体面的进城、进厂作个“白领”,有头脑的还可以出去创业。对大多数农民而言,不种田可以拿到土地给他们带来的收入,就地可以干活,就近可以挣钱,怎么算比自己种田合算。5、为产业发展起到了有利的促推作用。基地的规模种植和产业主导品种的对接,为产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优良原料,有利于企业收购创品牌,打市场,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品牌效益。一句话,政府要求干的事情基地率先做了,科技人员想要的平台基地给了,农民要得到的实惠通过基地实现了。技术平台和现代农业形象在基地得到了良好展现。现场会、观摩会,外来检查参观者,基地是首选。二、我们不能忽视基地建设在土地流转中出现的显在和潜在问题1、规模效益的反面是规模亏损。有规模就会有效益,确实,一亩地增收100元,一万亩地就是100万,但是如果一亩地亏损100元,亏损也是100万元。一万亩地分散在百户千家,丰欠无足轻重,众人的肩膀宽,亏了扛得起,但一家企业就难负亏损。有基地算帐,一亩地的管理成本在100元左右,2009年种2600亩,直接亏损37万元,考虑贷款利息、购机折旧间接亏损70万元。2010年种8300亩,水稻上盈利,冬麦上亏损,相抵直接亏损30万元,间接亏损50万元。不能不看到,我们在倡导土地流转的同时,有些土地流转企业或大户已决定放弃土地流转。2、农民增收的部分是企业买单。土地流转,农民只所以愿意,是因为农民已把土地上可能得到的纯收益通过流转资金得到了实现。目前,流转一亩地少则600元,多则800元,而一般种植条件下,大田作物的收益也就600-800元,企业种地实际上除掉成本,所能获得的效益也就只够支付农民的土地流转金。“地租高,风险大,挣钱难”是常听到的种田老板的活。还有问题是,土地流转基地,有的进行了土地治理,实际的净面积与毛面积有较大差距,企业以毛面积买单,要在净面积上产出毛面积上的产量是困难的。以两个千亩左右的基地为例,净面积只相当于毛面积的93.16%,有近7%是不产粮的。尚若1亩打600公斤,按毛面积也只有559公斤。在流转情况下,这个41公斤的产量是企业买单的,农民种地则不然,他们是实种实打。另农民是收获后兑现自己的土地收益,而企业拿地,种前和收获前必须支付全额土地流转金,无形增加了生产成本和运营难度。3、现代农业是要以现代技术装备为前提的,当技术装备的资金投入不能跟进时,尴尬的是基地老板。基地建设中为体现现代农业和先进技术,农业机械的购置、先进设备装备,在规模种植的土地上,投资是个不小的数额。叶盛基地老板包立新细数,2009年购购置上投资300万元,2011年在工厂化育秧上投资720万元,虽然也得到政府财政支持,但还是难负其重。为示范基地的良好展示,“拿钱赚吆喝”还不得不干。4、农民素质、规模作业管理尚在提高之中,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农民基地干活,现今的劳动力价格上涨快,农忙季节给少了没人干活,一天的活,一天干完挣的是一天的钱,两天干完挣两天的钱。这又使我们回想过去大集体化的生产“出工不出力”状况,在今天的集约化的土地流转中遗留的色彩。农业的特殊性决定农业工业化难与工业划等号。企业化的运行管理机制、运作方式尚难适应大面积的以土地流转方式进行的土地耕作。大面积种植管理人员几十个、数百名农民工,缺乏制度、技术标准的执行力度和措施。如何在广阔的种植区域实现像相对集中封闭的工业工厂化管理有很大难度,也是新的课题。三、如何实现以土地流转建设的示范基地的健康发展1、政府要支持,项目要带动。企业或合作社流转土地建立示范基地,其示范性带有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政府须加大项目引领和资金扶持力度,以稳定企业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防止数字化项目推广,不是圈子围的大,数字报的大就得到的补贴多,虚报的拿钱,实干的亏本。而是把有限的资金重点放在支持能够实实在在干项目的基地,培植持续发展示范能力。2、管理要加强,市场要对接。青铜峡叶盛基地把基地化成18个作业单元,每个单元作业面积400亩左右,分别进行定额管理。基地产量逐年上升,成本下降。灵武基地采取“七统一”服务模式:基地全面推行统一优质品种区域布局、统一工厂化大棚育秧、统一机插秧、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轴流式收割机收获、统一技术指导等“七统一”服务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基地项目各项任务的完成和技术到位。基地实施有机稻套养技术示范亩投入在2900元左右,而一般的优质栽培亩投入在1800元左右(均含土地流转金),所以有机稻如果销售实现不了其真正价值必定亏本。所以,生产什么,能否高投入,高回报,必须考虑与市场的对接问题。3、重点要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做好前瞻性技术支撑工作,以推荐和指导基地示范的技术具有应用推广的最大可能性,使基地示范不搞“花架子”、不包罗万象、不走形势。不能只要是政府拿钱补的,似乎基地都示范。要在共性技术方面,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和基地服务组克坚攻难的作用,促进共性技术的成功示范。基地要突出重点示范项目,打好基础,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