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特点孩子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特点宝宝3个月开始认生,6个月到24个月的宝宝认生现象更加突出,与自己最亲近的人相处才有安全感,分离则会产生焦虑情绪。24个月到36个月的宝宝接纳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意识与技能逐渐成熟。1.逐步出现各种亲社会行为。例如社会性微笑,对难过的小朋友进行关注和安慰,在大人的指导下提供帮助行为,能够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和玩具等。2.人际交往方式以身体语言为主.例如用点头和双手表示你好、谢谢、再见等。也会用推、踢、打等方式表达需求,造成小伙伴之间的误会与冲突。3.与小伙伴还不能形成友谊关系,主要以食物和玩具等物品与小朋友发生交往关系。4.先天气质影响宝贝的人际交往倾。容易型宝贝活泼外向,困难型和迟缓型宝贝安静内向,妈妈需要根据宝贝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5.宝宝的依恋类型影响宝贝与人交往的适应性和开放性。根据宝宝对妈妈的依恋情况,可以将他们分为三类:安全性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宝贝比回避型和反抗型宝贝能更好地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视觉空间智能定义空间智能,是眼睛对于线条、颜色、形状、立体感和空间关系的敏感度,以及能不能将视觉所接收到的讯息,在脑中呈现出来。视觉-空间智能是观察力、图象力、美感、空间感、方向感等多种能力的整合能力。空间智能突出的人会在大脑里积累大量的视觉和空间形象,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素材,也更容易理解比较抽象的点、线、面等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原理。并且,还会有很好的方向感、空间感、色彩感、线条感,在日常生活中记路记人的本事大,对视觉元素的把握较好。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特点1.已具有图像思维,可以清楚地说出视觉表象。2.能轻松看地图和其他图表。3.喜欢画画、泥工等艺术。4.喜欢拼图、下棋、走迷宫及类似的游戏。5.喜欢想像,并创造出内心的表象。6.喜欢看幻灯、电影或其他视觉上的表演。7.有较好的色彩感觉,经常用图像来记忆。男孩幼儿期空间智能往往较女孩好些,根据脑科学研究,可能与男孩的右脑发展较早有关。发展幼儿空间智能的方法1.让孩子尽情涂鸦每个孩子都是绘画天才,不要在意他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提供充份的机会让孩子画画,着色,涂鸦。用不同的绘图用具,让孩子体验到不同色彩的运用、搭配,他们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让孩子学习借由色彩、线条、图案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2.让孩子看图画面对一幅图画,找出两个图画中不同的地方,找出图画中隐藏的图案,找出图画中不同的形状。这些练习可以培育孩子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到事物中细微不同的地方,辩识许多相同与不同的形状、图案。3.玩拼图游戏拼图游戏可以培养孩子逻辑推理和视觉判断的能力。除了外面买的拼图,家长还可以利用旧的月历、海报来制作自己的拼图游戏。拼图的难度要适合孩子,最开始时以5~10片为宜,并随着年龄和水平增长逐渐增加难度。太过简单的,孩子提不起兴趣,也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太难的又容易打消积极性。4.玩积木和模型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与手眼协调能力,培养视觉判断与敏锐的观察力。孩子通常都会喜欢玩积木,如果你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也可以给他买模型来玩。5.玩橡皮泥孩子在玩橡皮泥时,会用不同的手法做出不同形状的东西,并按他们对色彩的感觉组合起来,这不但训练了精细动作,发挥了他的创造力,还可以加强对美的鉴赏力。婴幼儿观察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感知范围进一步扩展1.随着中枢神经的发展和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展,3岁左右的幼儿已经发展了各种基本的感知觉。2.他们已经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常见颜色;能辨认上下前后方位,掌握圆形、方形、三角形。3.他们能较准确地辨别各种声音;能通过手接触更多的物体,从而知道物体的凉热、软硬等特征;能分辨物体的大小和远近,能区分白天和黑夜。4.但是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碰到什么就观察什么,顺序紊乱,前后重复,也多遗漏。5.他们通常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观察的随意性水平较低,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观察的目标。观察受情绪影响较大。无意想象占主导1.3岁左右的幼儿会玩想象性游戏,但此时孩子的想象简单,是无意的、自发的。2.想象的主题多变,不能按一定目的下去,容易从一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3.不能把想象的事物跟现实的事物清楚地区分开来,因此常被人家误认为是说谎。4.幼儿以想象为满足,想象常常并不指向于某一预定的目的,而是以想象过程本身为满足,故富有幻想的性质。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1.其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质。幼儿思维的进行离不开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幼儿自身的动作。只要让他们的活动对象和动作一转移,他们的思维也就会随之转移。2.能对事物做出一定程度的概括,还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由于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缺乏词的中介,因此他们思维的范围具有狭隘性,思维的内容具有表面性,思维持续的时间具有情境性,3.他们往往认为事物的概念和规则是固定的、单一的、不变的。因为认知的局限,有时会表现出执拗甚至违抗。记忆具有无意性、暂时性、情绪性1.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3岁左右的幼儿还未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因此有意识记忆较弱。他们的记忆还很难服从于某一有目的的活动,而更多地服从于对象的外部特征。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自然而然地记住。2.他们的再认和再现能力弱,记忆内容在其头脑中保留时间较短。3.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记忆活动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而出现差异。幼儿心情愉快则记忆效果良好,心情沮丧则有可能什么都记不住。婴幼儿不同阶段的观察认知能力•1~2岁宝宝能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辨认物体,通过声音辨别家庭成员,能从一堆大小、形状相同而颜色不同的木块中挑出一个和成人手中一样的木块。父母要多从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多观察,让孩子多看、多听、多嗅、多摸,促进孩子观察力的发展。认识形状认识天气认识形状通过各种感觉感知形状特征通过分类加深对形状概念的理解在身边的物品中找到相同的形状通过各种感觉感知形状特征1.父母拿出一个圆形的积木告诉宝宝说:“这是圆形的。”一边口中说儿歌:“小皮球,圆又圆。”一边拿着圆形积木滚来滚去,接着把圆形的积木给宝宝玩一会,让宝宝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认识圆形。2.然后让宝宝选出其他圆形的积木,宝宝如果能顺利地把圆形积木选出来,要鼓励宝宝,并给予宝宝及时的反馈,加强记忆印象。通过分类加深对形状概念的理解1.将积木分为圆形和不是圆形的两类,让宝宝在很多的积木中找出圆形的积木。2.将圆形的积木搭高或者将圆形的积木进行组合拼成一幅画,这样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身边的物品中找到相同的形状1.和宝宝一起找找生活中的圆形。让宝宝通过观察以及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如:球、算盘珠、钟等等,帮助宝宝将圆形与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将圆形的抽象概念具体化。2.如果宝宝一时想不起来,那家长可以和宝宝展开寻找“圆形”比赛,在家里或者把宝宝带到超市、公园,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多。认识天气1.带宝宝看图。给宝宝找来天气画册,让宝宝自己坐在床上翻书,妈妈指着各种天气的图画予以解说,例如晴天会有太阳、雨天会从天上掉下水珠、雪天会飘起雪花等等。让宝宝在翻书学习的过程中,对各种天气有一个总体的印象。2.让宝宝亲自体验天气的变化。带宝宝出门的时候,用宝宝听得懂的语言为宝宝介绍各种天气的特点,让宝宝亲眼看见,会增强宝宝对天气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就能把握住天气的主要特点。3.和宝宝一起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非常专业和详细,宝宝从节目中可以慢慢的熟悉各种专业的词语。比如温度、湿度、风向等等,还能熟悉很多地名。对于南方的宝宝来说,还会知道原来北方会下雪;对于内陆的宝宝来说,还会了解到原来南方会有可怕的台风。1岁半的宝宝虽然还无法完全学会,但是他们会听在耳里,记在心上。2~3岁认识时间认识路线认识时间1.2、3岁教宝宝钟表还太早,家长可以用具体的现象来向他们说明时间。如果孩子每天要看动画片,你就可以指着墙上的钟告诉她,“当短针到了8,长针到12的时候,你就告诉妈妈给你开电视”,这样,孩子就会自己观察钟表,到了时间提醒妈妈。2.用图表的形式给孩子制定一个每天的日程表,例如,画一个小钟表,指针指向7点,然后旁边画上一个小孩子起床的图画,表示早上7点起床。然后,7点半吃饭,等等。这样可以让孩子非常清楚每天固定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很快对时间有了概念。3.长途旅行的时候,把时间和地点的联系起来,有助于孩子认识时间。比如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汽车长途旅行,每个小时或者间隔一段时间就向孩子说明又到了什么地方,下一段时间还将看到什么,或者可以和学校联系起来,告诉他我们要走的时间相当于每天待在幼儿园的时间。4.经常把两件事情进行比较,让孩子理解有些事情花费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训练,例如:“谁单脚站立的时间长?”。认识路线1.让宝宝牢记家庭住址。让宝宝牢记的家庭住址,不单指所住地的名称,还要细化到具体的街道和门牌号以及家长的电话号码。孩子当时记住后,家长还要经常地提问。2.让宝宝记住家附近的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要指引着宝宝注意观察附近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物,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给他。3.画路线图强化记忆。除了在路上讲给宝宝听之外,回到家后,妈妈可以还把这些路和标志性建筑的名称用卡片的形式一张张记下来。每让宝宝把卡片按照在路上经过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然后自己叙述。4.让宝宝认识所有常去场所的所有回家的路。每次出发去家庭住址附近的公园、超市、游乐场、市场前,妈妈都告诉宝宝今天要去的目的地的名称、怎样去、在途中将会路过哪些比较熟悉的地方等等。隔几天便按照这条路线再带宝宝去玩,他很快就记住了。以后再去时,妈妈可以让宝宝走在前面,让他带路。宝宝完全熟悉了一条路线后,还可以让宝宝通过别的路线到达目的地,让他了解原来路是四通八达的。训练孩子观察认知能力的方法1.锻炼感官功能。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使他们视野开阔,博览多闻。接触感性事物,是观察力发展的基本前提。家长要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去公园玩一玩、看一看,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多接触大自然。孩子在这些外出活动中,自然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引导和训练孩子的观察力。2.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可以事先对孩子提出一些观察事物的题目:家门口增加了几栋楼?大街上增添了几家商店?动物园的猴子是怎么吃东西的?下雨的时候,雨是什么样子?刮风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留心周围的事物,逐渐改变那种凡事漫不经心、视而不见的习惯。3.给孩子创造一些观察的有利条件。在家里养一些小金鱼、小蜗牛、小蝌蚪,或者小鸡、小兔、小花、小草什么的,让他们观察这些小生命的生活情况,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这一切,非常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