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1目录《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2问题一................................................21.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22.土地资源调查的定义...............................33.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4问题二................................................61.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三个的概念..........62.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三个的区别..........7问题三................................................81.林地的定义.......................................82.我国林地资源的利用特点...........................83.我国林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104.我国林地资源利用的对策..........................10问题四...............................................101.中国未利用土地的定义............................112.中国未利用土地的种类............................113.中国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策略....................12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问题一:简述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并以你家乡的土地资源调查为例,论述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1.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条件和再生产条件。第一,土地,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就像人需要空气、水、阳光一样重要。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人类从土地中得到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决定着土地的人口负载量和人们平均生活的质量。如果人类能正确、科学地开发、利用、改造、保护土地,使人与土地正确结合,保持恰当的配比,就能在利用土地、取得土地产品和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充足的、优质的、合理分布的土地是顺利发展国民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非农业行业,土地是当作基地,当作场所,当作空间的操作基础来发生作用的。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行业中,土地是作为地基使用的。土地数量、质量、位置直接影响着这些行业的生产及效益。另外一些行业,如采矿、水力发电、地热利用、航运等,土地不仅具有地基作用,而且更是被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3当作生产原料、运力、生产工具,从而在位置、数量、质量上都受到严格限制。而在旅游业中,自然界的特殊风光、景观是旅游地的先决条件,其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农业生产对土地的要求更甚于其他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不仅是劳动对象,而且本身又是最好最重要的劳动资料,没有土地就没有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对土地的需求表现在需要面积广大的土地,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满足人类需求的农产品。可见,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资利用的土地资源,为人类的栖息、繁衍、生活、生产等活动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向人类提出了因地制宜、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不同位置、不同质量的土地,以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任务。第三,土地是人类生产关系中的核心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土地的所有制决定了以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即再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具体说,它决定了土地使用制度,决定了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地价的存在与否及其水平,并且与土地产品的成本、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存在与否及其水平发生密切关系。同时,土地的重要性还决定了在一切社会中,由国家或社会的其他代表对土地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要处理不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涉及土地关系问题。2.土地资源调查的定义是指运用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借助于测绘制图学方面的技术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4的发生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服务。土地资源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土地资源调查既包括以认识土地资源自然属性为目的的土地构成要素、自然类型调查,又包括以揭示土地资源社会属性为目的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并包括对土地资源生产力进行评估、分等定级等工作的土地资源综合调查3.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土地资源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具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一般可以分为4个阶段: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一)准备工作1.组织专业队伍土地资源调查时综合性特别强的科学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土地管理、地学、土壤学、农学、测绘学等多门学科知识。2.制定工作计划首先应根据任务和调查的技术规程,初步拟定总的工作计划。其内容一般包括:调查的项目、内容、精度要求、工作阶段的划分和时间安排等。3.资料准备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所需要的调查地区的各种专业图件与数字、文件资料、工作地图(包括地形图、遥感图件等)。4.用片准备常用的仪器准备有:罗盘、钢尺、比尺、测绳、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5平板仪、立体镜、放大镜、测绘仪等。应准备的文具和生活用品有:透明方格纸或聚酯薄膜、绘图笔、绘图墨水、透明胶带、野外记载本等。(二)外业调绘1.调绘前的准备工作阶段①.路线勘察邀请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当向导,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进行路线勘测。②.制定工作分类系统③.室内预判充分利用遥感影像所提供的大量信息,进行专业解译,减少的室外工作量。2.调回阶段外业调绘工作整个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核心,一定要根据外业规程,边调绘变检查,不得遗漏,调绘工作底图可以利用航片、卫片等。一般程序为:①.掌握测绘地图的比例尺②.确定验证样区③.选好站立点④.确定调绘地图的方位⑤.调绘地类⑥.补测地物⑦.调绘整饰⑧.填写工作手册⑨.样区调绘验证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6(三)内业工作现代土地资源调查的内业工作,都可以用GIS完成。一般常规的内业工作按一下步骤进行。1.转绘工作将外业测绘整饰完毕的专业图转绘到地形图上。2.量算面积在转绘好的以地形图为基础的专业图上,本着以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差,自下而上逐级进行汇总的原则量算地类面积。3.边图与图面整饰在量算面积工作结束后,要对薄膜分幅图进行整饰,以便进行编图。4.成果整理包括清绘出满足出版社要求的出版原图和编写调查报告。(四)检查验收内容有:1.外业调绘和补测地物——着重检查各种地类的判别、地类界线的精度线状地物的测量、新增地物的补测等。2.内业工作——重点检查转绘精度、面积量算精度、成图质量等。问题二:试比较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1.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三个的概念土地开发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扩大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充分发挥土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7作用的过程。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其广义定义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狭义定义是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例如,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坏,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治理,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2.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三个的区别三者侧重点不一样,土地开发侧重未利用地,对宜农土地的开发成耕地或农用地,即把非耕地变成耕地。土地复垦侧重于生产建设中被破坏的土地,使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破坏的农用地、耕地、林地,使其恢复到原先的地类。把破坏的耕地恢复成耕地。土地整理侧重于区域内综合性土地(利用中土地和利用不当的土地),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3.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三个的联系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发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82010)》指出,“土地开发整理”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参照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土地开发整理,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三者均是通过一定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扩大农用地中的耕地空间与利用深度,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问题三:中国林地资源利用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林地的定义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点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岸林。2007年全国有林地23611.7hm22.我国林地资源的利用特点①我国林地总量多,但人均林地面积少我国林地面积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按人均占有林地来计算,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因此,相对来说,我国是一个林地资源贫乏的国家。②林地质量相对较高,但生产力水平较低,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我国林地资源质量相对较好,全国林地利用率为51%,远远低于世界上林业发达国家,如日本、芬兰、德国、美国等国家林地利用率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9都在90%以上,而且我国目前还有少数省(区)林地利用率低于30%。林地生产力低,林分每公顷平均蓄积量83.6m3,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14m3,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113m3。每公顷森林生长量2.7m3,低于林业发达国家水乎,如日本3.Im3,德国5.7m3,芬兰3.4m3。林地利用率低,生产力不高,说明我国林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还很大。③林地资源类型多样,适宜种类繁多的林木生长我国地形复杂,从最北部的寒温带到南端的赤道带,从东部滨海湿润区到西部内陆干旱区,从平均海拔50m以下的东部广大平原到西部海拔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在这广阔范围内,都有林地资源分布。由于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不同,水热条件不同以及土壤质地的差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林地类型。各种类型的林地适于不同种类的林木生长,如位于温带的林地等于适应温带气候的树种生长,亚热带的林地适于亚热带树种生长,而同一地理带,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林地,也分别适宜生长不同树种,即使位于相同海拔高度范围而立地条件各异的林地,对树种的选择也不一样。④林地资源在国土面积中的比重小,地理分布不均衡我国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27.4%,只相当于全球有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我国林地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从林业用地在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来看,比重大的省(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华北、西北和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大部分省(区、市)比重小。比重最大的是福建省,为73.5%,60%~70%的有云南、江西、浙江三省,30%~60%的有16个省(区、市),30%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10以下的有11个省(区、市),其中江苏、上海、青海、新疆等四省(区、市)还不足10%,新疆最低,只有2.5%。⑤多年来,全国森林面积虽然稍有增加,森林覆盖略有提高,但森林蓄积量持续减少。3.我国林地资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