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教案文法系胡建中课题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认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2、能力目标:学生能分析自己的学习动机,并能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动机;3、德育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名人民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人格的塑造者,应帮助学生体验成功。4、创新目标:学生能了解他人的学习动机,并帮助他人成功地解决学习困难。教学重点学习动机的形成;认识合理而适度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及其关系。教具幻灯片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失败是成功之母吗?”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学会我们想学的东西,但很难学会我们不想学的东西呢?表述案例:李小辉同学怎么了?第一节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性质(一)含义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发动或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它总是同学习需要的满足相关。(二)学习动机的结构需要与诱因是学习动机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中需要是最基本的成份。需要是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产生内驱力;诱因是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客体,情景条件。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的最佳水平是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出现认知需要。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想象横生,兴趣最浓,求知欲最强,这时就是教学的最佳状态。(三)学习动机的作用1、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非认知变量。学习动机既非学习的必要条件,也非学习的充分条件,但它是促进学生学习需要内驱力诱因动机行动结果满足需要内驱力新需要未满足心理紧张心理紧张解除的重要条件。如:习得性无助。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并没有直接卷入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但它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做好学习准备和调控学习努力程度等影响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2、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学习也可以增强学习动机。3、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各种学习。发给学生学习动机测试题。①《雨荠》片断介绍。②这样的场景,大家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请同学们自由谈谈。③学生谈自己或别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类似心理体验。分析:钟表的原动力是发条,而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是动机。所以我们要把学习和生活安排好,就要加强学习和生活的动机,即人们常说的:把发条拧紧!但是,发条拧得太紧容易折断,学习动机过于强烈也会适得其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是怎样一种心理现象呢?美国心理学家伯奈让饥饿状态下的黑猩猩做取物试验,给我们做了回答。实验结果是:饥饿时间短,取食动机弱的猩猩,很容易被无关刺激干扰而完不成取食活动;饥饿时间长,取食动机强的猩猩,往往专注于事物而不顾棍棒,也难于完成取食活动;只有活动动机居于中等强度的猩猩,活动效率最高,表现最灵活。二、学习动机的分类(一)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一个人的动机不是由他本人自行产生的,而是他以外的人或事提出的。是需要学习以外的诱因加以维持。最典型的外在动机就是赏罚。外在学习诱因是指来源于学生个体外部,对学生的学习起刺激、强化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期望、竞争、奖惩等。内在动机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是由他本人自行产生的,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如求知欲、操作欲、完成欲、成功感等。最典型的内在动机就是学习兴趣。主要有求知欲、焦虑、自我有效感。两者的关系:互相对抗;互相促进。分析李小辉案例、引出印相廷案例。小结1、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最有利于学习。2、只有自觉地把“要我学”的外在动机转化为“我要学”的内在动机,才能在学习中获得快乐。附:板书设计(见幻灯片)作业试根据学习动机原理分析某一教育心理现象。教学后记学习动机教案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对于强者而言,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弱者而言,失败只能是失败之母。你想想,如果你一件事连续失败,你还有去做的动力吗?所以有人又说:“成功是成功之母”。那么,“失败”、“成功”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的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人的动机。人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中,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学会我们想学的东西,但很难学会自己不想学的东西,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进行愉快地学习呢?李小辉同学曾经是某小学唯一一名保送到重点初中的学生,数学成绩非常棒,在市“希望杯”比赛中获得过二等奖。然而,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考试,仅获得第21名,从此以后,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不认真听讲,要么睡觉,提问是答非所问;要么逃学上网吧,满大街闲逛。作业极不负责,别人交的是本子,他交的是一张纸,背面还做着笔记呢!考试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选择题之外,该答题的地方打满草稿,还画了一个哭泣的小人儿,角落里蚊子腿一般的几个小字:“老师对不起,我病了,头很痛,请不要给我零分,拜托!”他曾经写过一篇作文《我最讨厌的一件事——上学》“讨厌死了,见他的鬼去吧,把书扔进高压锅里,用小火煮上一天、拿出来再用锤子砸、砸、砸,再浸入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用棒球棒打、狠狠地打,送入转炉,烧成灰,最后为他拍照,留做幸福的纪念。”李小辉同学怎么了?他为什么如此讨厌上学?假如你是他的老师或家攻,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仔细学习并思考本节课的有关知识,将有助于你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板书:一、学习动机的性质(一)含义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发动或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它总是同学习需要的满足相关。(二)学习动机的结构学习动机是如何产生的?见幻灯片演示。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的最佳水平是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如:“白马非马”、“张三不是人”。从而出现认知需要。这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想象横生,兴趣最浓。这就是教学的最佳状态。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动机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需要与诱因是学习动机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中需要是最基本的成份。需要是人的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产生内驱力;诱因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客体,情景条件。两者不分先后,但是任何一种动机的激发,都不能单靠其中一个因素起作用。因为仅有需要而没有诱因,活动便失去了目标(如1952。7。费罗伦斯·查德威克横渡卡塔林纳海峡);反过来,只有诱因而没有需要,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调动不起来。(投其所好)(三)作用1、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最重要的非认知变量。习得性无助(分析:为什么狗不知道从门口逃出去?只因前几次努力都失败。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狗的认知因素参与了没有呢?)如果狗没有受动机因素的影响,那么,狗就可以轻易地逃离而不会是等待痛苦的来临。因此,学习动机既非学习的必要条件,也非学习的充分条件,但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学习动机并没有直接地卷入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但它却通过集中注意。做好学习准备和调控学习努力程度等影响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2、•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而且学习也可以增强学习动机。穷人不存钱,无知人不读书;牙医生;3、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各种学习。发测试题。①《雨荠》中的一个片断:冬茵是一个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这天,她终于在父母朋友期待的目光中踏进了高考的考场。人们都认为她“十拿九稳”。谁知,她进了考场,打开试卷时,耳边突然响起了她爸爸的声音:“只许考好,它关系着你一生的命运。”此声音一再在耳畔响起,拂之不去,冬茵禁不住额头冒汗、手脚冰凉。最终,她因紧张过度,试卷没答好而名落孙山。②教师语:这样的场景,大家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请同学们自由谈谈。③学生谈自己或别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类似的心理体验。(如:运动场上,王浩等运动员由于求胜心切而败北;书法爱好者临场挥毫泼墨,越想露一手,越容易出现败笔;杂技演员中途失手,越想扳回名誉,反而越闹笑话;某生找老师想表功,事先练习了好几次,结果却语无伦次;等等。实习时有老师听课,越想表现好一些,结果弄巧成拙。)钟表走动的原动力是发条,而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是动机。所以,我们要把学习和生活安排好,就要加强学习和生活的动机,即人们常说的:把发条拧紧!但是,发条拧得太紧容易折断,学习动机过于强烈也会适得其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一种心理现象呢?美国心理学家伯奈让饥饿状态下的黑猩猩做取物试验,给我们做了回答。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黑猩猩关在笼子里,笼外挂有食物,笼内放着棍棒。平时猩猩是会用棍棒取物的。做实验的猩猩饥饿状态不一,以进食后2、6、12、24、36、48小时不等。实验结果是:饥饿时间短,取食动机弱的猩猩,很容易被无关刺激干扰而完不成取食活动;饥饿时间长,取食动机强的猩猩,往往专注于事物而不顾棍棒,也难于完成取食活动;只有活动动机居于中等强度的猩猩,活动效率最高,表现最灵活。二、学习动机的分类(一)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一个人的动机不是由他本人自行产生的,而是他以外的人或事提出的。是需要学习以外的诱因加以维持。最典型的外在动机就是赏罚。主要包括:期望、竞争、奖惩等。期望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一种预期的希望。心理学和教育学都非常重视期望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上有著名的皮格马里翁效应。教师和家长若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对孩子或学生的期望。就有可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动力,对他们的学习起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期望值不能太低或太高,太低起不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太高了又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使其焦虑水平过高,对某些学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恰当的期望值应与学生的抱负水平相当。因此,教师和家长应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理想、抱负和实际的智力、能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略高于学生水平的期望,使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达到,即所归的“跳一跳,摘果子”。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自己的正当利益、要求和需要同他人(或群体)争胜的行为特征或心理倾向。竞争包括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同龄人的竞争。同学之间的竞争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对学生的自尊、荣誉构成威胁,因此是强化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也不能过滥地使用这一手段,因为同学之间的竞争是以人际比较为前提,带来的厌力较大.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会直接挫伤学习情绪和动机。有些老师喜欢将全班学生的成绩张榜公布,排名次,虽然对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的确会起到促进作用,但也应认识到它的负面效应。同龄人的竞争和社会竞争,主要是指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习动机带来的形响,比如升学、就业等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奖惩,奖是指用愉快的事件(或刺激)鼓励、激发个体正当行为的发生;惩是指用不愉快的事件和刺激抑制或消除个体不恰当的行为的发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就非常主张通过奖惩对学习行为起强化作用。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奖惩必须运用得当,否则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实施奖赏时要注意:a.要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作用。奖赏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评价,给予奖赏意味着对个人学习成绩的肯定。教师若过多依靠控制性奖赏会强化学习困难学生的消极动机。b.奖赏要与学生实际努力相一致。如果对学生解决较容易的问题大加奖赏的话,反而会导致他们自卑,因为这常会使他们视受到这种奖赏为无能的标志。C.奖赏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教师对惩罚也要注意合理使用:a.切忌体罚学生。惩罚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如体罚,训斥等);另一种是取消某种喜欢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体罚或变相体罚是一种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为我国法律所禁止,它有辱学生人格,会引发学生对立情绪。b.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抓起。内在动机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是由他本人自行产生的,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如求知欲、操作欲、完成欲、成功感等。最典型的内在动机就是学习兴趣。主要有求知欲、焦虑、自我有效感;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求知欲来源于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探究反射”。动物好奇与安全防御有关;满足感官刺激和身体活动需要有关。人类的好奇虽然也有与生俱来的一面,但他们的好奇心会转变为求知欲。当新奇的刺激出现时,人们会引起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决“这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来源于对知识的好奇,来源于认知过程中发生的认知冲突,也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知识魅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