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1、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2、适时总结课文中出现的文化观念及反映同一观念的语言和非语言现象。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4、宏观部分和微观部分相结合,把语言现象和独特的英语文化结合起来。第一章跨文化交际学综述AnOverview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Studies主要内容:介绍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性质、研究内容、研究历史和研究方法。知识点:1、影响普通交际的因素2、交际的类型3、交际的定义4、文化的定义及三种主要的分类法5、跨文化交际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6、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产生的背景7、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8、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学习重点:1、交际的定义2、交际的类型,特别是单向交际与双向交际的区别3、文化的定义4、跨文化交际学的性质以及对它影响最大的学科是什么?5、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内容交际的定义(Definitionof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maybedefinedasthatwhichhappenswheneversomeonerespondstothebehaviorortheresidueofthebehaviorofanotherperson.交际是一个(或多个人)对另一个人(或多个人)的行为或行为遗迹作出了反应。交际的类型(ClassificationsofCommunication)criteria交际类型BytheuseofSymbols(1)verbal(2)nonverbalBythepresenceofanintermediator(1)direct(2)indirect交际的类型(ClassificationsofCommunication)Bythepresenceoffeedback(1)two-way(2)one-wayBythenumberofresponders(1)one/group-to-one(2)one/group-to-groupBythepresenceoffixedresponder(s)(1)directed(2)nondirected交际的类型(ClassificationsofCommunication)Bythepresenceofsource'sintention(1)intentional(2)unintentionalBythepresenceofreceiver'sintention(1)active(2)passiveBythetimewhenresponseismadeorfeedbackisreceived(1)simultaneous(2)nonsimultaneous1)CulturewithabigC(largeCculture):theattributeofman(关于人类的一切特征)2)CulturewithasmallC(smallCculture):lifewayofapopulation(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DefinitionofCulture:Cultureistheuniquestyleandcustomwhichanationformsinthehistoryofitsowndevelopment.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对它影响最大、与它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学科,即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胡文仲,1992:7)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内容What:Whatdifferencesarethereinthebehaviorsofpeoplefromdifferentculturalbackgrounds?Why:Whydothedifferencesexist?How:Howshouldthecommunicatorsdealwiththedifferencessoastocommunicatewitheachothersuccessfully?学习难点:1、“行为遗迹”指的是什么?2、“单向交际”指的是什么?3、“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指的是什么?4、如何理解“文化定型(stereotype)”?5、“角色规定”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课本中与之相关的例子?一个人即使只对另一个人的“行为遗迹”作出反应,交际也就发生了。所谓单向交际就是指只有反应者的反应,而未给行为源提供反馈信息的交际。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以自己文化的概念系统和价值观念来解释和评价所有其它群体及其环境和交际culturestereotype:人们对另一民族或国家的成员的简单化看法,我们应充分认识“文化定型”的局限性角色规定:在特定的文化中,有些特定的事规定由特定的人来做。不了解特定文化对特定角色的规定,跨文化交际就难免会出现矛盾。第二章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微观巡视“MicroAnalysisofChineseCultureandBritish&AmericanCulture主要内容:对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种种差异进行对比评析。知识点:1、中国与英美国家中家庭、学校、社会氛围的不同2、中英口头言语交际方面如称呼、介绍、道歉、致谢等等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3、中英书面言语交际如词汇、句法、语篇等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4、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类型以及中英非言语交际方式的差异•学习重点:本章中涉及到的各方面文化差异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整门课程的重点。•学习难点:有关书面言语交际以及非言语交际的内容,即本章中的第三、第四节思维是大脑的功能和产物。思维又指一个社会群体的典型的思想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是一种社会产物,是文化的一部分。西方人作为希腊—拉丁文化传统的继承者,擅长于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形式逻辑和实验研究,而中国人则习惯于辨证思维或整体性思维(holisticthinking).传统的中医学与这种思维模式有着密切联系。语言、思维、世界观与文化生态环境,相对独立但互有影响,相互影响要远远大于相对独立性。语言便利了思维,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用以传递思想,,所以其结构和功能反映着思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人类的知识和经验都是用语言来描述和储存的。语言可以表述文化的各个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镜子。作为文化的镜子,语言受到文化的强烈影响并与之相适应。爱斯基摩部落通常有七种不同的字眼来形容不同类型的雪。而赤道森林国家扎伊尔的非洲文化中就根本没有形容雪的词汇。尽管词汇不是反映文化的唯一语言项目,但通过词汇就能容易地看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国内外对词语意义的研究情况看,可将词语在心理联想方面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l.词汇空缺2.外延联想一致,内涵联想有别3.外延联想一致,内涵联想空缺4.内涵联想一致,外延联想有别5.外延与内涵均有联想差异英汉句法结构与思维习惯无论在单句内部还是在句群结构上,英汉两种语言的最显著差别就在于英语属形合(hypotactic)语言,汉浯属意合(paratactic)语言。在句子层次上的形合是指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是通过连接词来连接的。句子层次上的意合关系指的是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是通过并列、标点、语音、语调等手段连接起来的。汉语句意合与英语句形合分别反映了汉文化的整体综合与英文化的细节分析的思维方式之别。汉文化强调整体综合,认识事物习惯于概括综合和整体把握,不太强求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英语文化则多细节分析,注重个体成分的独立作用及相互关系,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的制约。英语句强调的是主体中心;汉语句体现的是主客体融合。1.英语句一般都有主语,而汉语无主句很常见。2.英语句谓语一般不能缺动词,汉语句却可用其它词性充当谓语。3.英语极为强调所有格人称代词的使用,汉语物主代词使用频率较低。4.英语主语的主动与被动“身份”明确,而汉语无标志受事主语句却是一种常态句式。英语句强调主体的作用清楚地反映出英美文化的人强调主观作用,以主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汉语句体现的主客体融合也正好反映出中国汉人不突出主体,注重的是主客体一致的融合关系。英汉篇章结构与文风美国学者卡普兰(R.B.Kaplan,1966:14)于1966年首创contrastiverhetoric(对比修辞)这一术语。卡普兰归纳出几种不同的文化思维模式,或曰修辞模式(rhetoricalpattern)。英语的话语结构呈直线性(linear),而包括汉语在内的东方语言的修辞结构呈螺旋型(circular/spiral/indirect)。英美人常常认为中国学生的作文是转弯抹角,华而不实(toofloweryandindirect)英语族人在行文中偏重“实在”信息的传通,而汉族人不仅考虑“实在”信息的传通,而且还倾向于以重复论点、利用形象化语言来增加信息的“情感量”。非言语交际的类型1.时间学(chronemics)2.空间学(proxemics)3.身势学(kinesics)4.体触学(haptics)5.外表(physicalappearance)6.目光学(oculesics)7.副语言(paralanguage/vocalics)8.嗅觉学(olfactics)——副语言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声音要素和功能性发声,前者涉及音调(pitch)、音量(volume)、音速(rate)和音质(quality)等;后者包括哭、笑、哼、叹息、口头语(比如汉语中的“这个”、“那个”与英语的well相近)等。——静默(stillsilence)是指既不发出任何声音,也不做任伺明显的动作。这是非言语交际研究者十分重视的课题。非言语行为的交际功能:1.补足2.抵触3.重复4.协调5.替代6.强调时空利用1.时间霍尔根据人们利用时间的不同方式,提出一元时间(monochronictimesystem,亦译为“单向记时制”)和多元时间(polychronictimesystem,亦译为“多向记时制”)两大系统。一元时间:综合特征:长计划,短安排,一次只做一件事,已定日程不轻易改变。多元时间:综合特征:没有严格的计划性,一次时间可做多件事,讲究水到渠成一元时间制一般分布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富有效率,但有时显得过于呆板,缺少灵活性;多元时间制大概分布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虽有人情味,容易对人对事进行便通(比如走后门),但也给人们带来不少烦恼。一元时间制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多元时间制是传统农业社会的遗产。在研究所谓“空间语言”时,众多学者都涉及到“接触文化”(contactculture)与“非接触文化”(noncontactculture)的区别。前者在人际交往时习惯于身体接触,个人空间和社交空间的距离较少;后者在交往中不习惯于身体接触,个人空间与社交距离较大。第三章英美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宏观特征“MacroAnalysisofChineseCultureandBritish&AmericanCulture主要内容:本章将就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宏观特征作综合比照,从中找到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现象差异存在的原因学习重点:第一节个人本位与人伦本位,因为这是后面几节中所提到的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宏观特征产生的原因。学习难点:第四节主“动”主“静”与主“推”主“拉”。英美文化的主线均是个人本位,或曰个体主义,美国尤为突出。个人本位就是突出个人,以个人为中心,言谈举止,办事风格,只要不妨害他人,一切由个人自主并为之负责。汉族文化的主线是人伦本位。人伦本位可以说是群体本位,集体主义,一个人说话办事,总是以不破坏群体关系为前提,以他人为参照,领导、家属、同学、同事、亲戚、朋友、邻居等组成一种群体“磁场”,似乎做什么事总离不开这一磁场的影响。“伦”字的原意就是类别和次序,一个人该做什么,往往受制于特定的群体类别与等级次序。以群体和等级为纽带的东方人际关系是一种“互补”(complementary)与“垂直(Vertical)的关系,而以个人为中心的西方人际关系则是一种“对称”(symmetrical)与“水平”(horizontal)的关系。由于重个人本位,西方人时刻不忘捍卫个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