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心的禅解+关注献花(0)心的经典——心经禅解圣严法师一、前言《心经》,通称为《般若心经》,乃是整个大乘佛教的心要,也是大乘佛法中般若思想的中心,它也是《般若经》的中心。据印顺法师《心经讲记》说:“在六百卷的《般若经》里,在《学观品》有与本经几乎完全相同的文句,不但不是观自在菩萨所说,而是佛直接向舍利子所说的。”据先师东初老人的《般若心经思想史》说,在《大般若经》的第二会第二分《观照品第三分之一》,以及其异译《大品般若经》的《习应品第三》的一段,颇与《心经》类似。《心经》的七种汉译本: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姚秦·鸿摩罗什译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玄类译三、《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摩竭提三藏法月译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般若共利言等译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智慧轮译六、《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宋·施护译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法成译以上七译,现均收集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册。一般流行读诵的是第二种玄类所译本,最简明扼要,共二百六十字。《心经》的注释书极多,在《续藏》所收者,达五十九种。现代的许多僧俗大德,也几乎人人都能讲《心经》,在《大正藏》第八册中,也收有玄类三藏亲自教授的梵文《心经》的音译。《心经》是《大般若经》中的一小段,《大般若经》译成中文的部分虽然和《心经》很像,但并不完全一样。目前我们持诵的《心经》最后一段的咒,在《大般若经》中就没有。《心经》是通摄大小三乘法的总纲,可以当做佛法概论来看。佛经中教授修行的方法有三:1.持戒,2.修定,3.修慧。持戒与修定须以般若智慧来指导。如果没有智慧的指导,持戒就如同一般的好人、善人,不一定是学佛的人;而且修定的功夫和力量,也跟一般外道的修行没有两样。行菩萨道的人没有智慧,就不是菩萨,凡夫和菩萨之所以不同,就在于智慧的有无。佛法的精粹在于智慧,离开智慧讲佛法,只是世间的知识和学问。释迎牟尼成佛之后所说的法,都是由智慧产生的,而说法的目的,是希望听闻佛法的人,能经由他所传的修行方法得到智慧。只有得到智慧后,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与自在。所以佛法是从智慧产生,同时也能帮助人产生智慧,达到开悟的境界。因此《心经》就是智慧的经典。以理解的态度和方法看佛经,得到的只是知识,不是无漏的智慧。研究佛经的学者及专家,可以把佛经讲解得十分详尽,但自己本身并不一定能够从中得到无我无相的智慧。只有以体验的态度来看佛经,无著的智慧才会自然地成长。中国的禅宗以及后来传入日本、韩国的禅宗,特别重视智慧,因此十分重视《心经》及《金刚经》。由于《金刚经》比较长,不易时时诵念,《心经》经文简短,所以在中国、日本、韩国的丛林及修行道场,每日都会在不同的场合持诵。《心经》是禅修者的修行指导经典之一,不仅是用来理解的,因此我参以禅修的角度来为东初禅寺禅坐会的大众解释《心经》。二、智慧度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梵文prajnd)的意思是智慧,《六祖坛经》中说:“即定即慧”。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也就是说:有定的时候一定有慧,有慧的时候一定有定;定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定的作用。定、慧同时产生,是禅宗的立场及观点,定、慧产生以后,戒已在其中了;真正出现清净智慧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一定不会犯戒的。波罗蜜多是出离、超越、解脱的意思,就是离开烦恼和苦,也就是超越烦恼和苦。整句来说就是:有智慧就能从烦恼及苦的此岸,到达没有烦恼、永远快乐、自由自在的彼岸。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以前五种的修行达到第六种智慧的目的。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度”是超越苦及烦恼的意思。以佛的智慧作为修行的指导原则,才能超越苦及烦恼,达到解脱的目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以简短的经文,教导我们般若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方法和道理,所以称之为《心经》。观自在菩萨菩萨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自私、不为自己考虑;广度众生是为了成就佛道,并且感谢众生而不求回报;鼓励众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参与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萨。一个禅的修行者必须先发菩提心,修行是为了使众生得到利益。这最初、最早所发的菩提心,叫做初发心,发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转,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到初发心。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发菩提心,修行不会得力,容易着魔,对其身心都有损害。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会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菩萨要断烦恼,增长智慧,不能仅靠打坐,要努力广度众生,智慧的增长才踏实。仅靠打坐,仅以禅定的力量产生的智慧,在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便产生不了应对的力量。唯有以实际的磨炼,面对各种善恶不同、形形色色的众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实从而因应有方,这才是菩萨的智慧。所以菩萨于六波罗蜜中特别重视精进和智慧,精进才能断自己的烦恼,产生了智慧,才能广度众生。精进波罗蜜是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为第一,精进度众生的方法有四:1.已造的恶业赶快断,2.未造的恶业永不造,3.未生的善业赶快生,4.已生的善业要增长。前两点是使众生离苦,因为造恶业会得苦果,后两点是使众生得福报及安乐。这四个方法加起来就是“慈悲”:悲心使众生离苦,慈心使众生快乐。悲能拔苦,慈能与乐,就是慈悲,没有慈悲心不能称之为菩萨。自在自在是不受影响,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利害。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广度众生,就是自在。一个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许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脱后再广度众生,这是不太正确的;只考虑自已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脱。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广度众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脱。菩萨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干净利落,不要拖泥带水。受施时就坦然接受,以广度众生为回报;布施时就慨然布施,不求回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损失,只是勇往直前地去做对众生有益的事,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观自在观世音菩萨的梵文Avalokitesvara,翻译成中文叫观世音或观音。观自在就是把观音的法门修行成功了的功能。观音菩萨先是以耳根听外来的声音;再向内听,听无声之声,达到六根互用、六根清净,对其境界不产生执著,所以叫做观自在。任何修行的方法都叫观,有对外观及对内观,也可直接观空、观无。此处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观空、观无、观不动性。观是要通过六根用心来观。譬如,观呼吸是我们的身体在呼吸,但是要用我们的心来观;作不净观,观的对象是皮囊身体,但还是要用心来观。所以虽然是以六根加六尘作为观的对象,但实际上一定是用六识的心在观。也有用心观心,像猫捉老鼠的修行方法,看看自己的妄念而不用六根六尘。没有身体的人是无法修行的,在三界之内的众生,只有人可以修行,虽有部分神道、天道、鬼道、畜生道的众生能听法,也能接受佛法,但因为六根不具足,力量用不上,所以不能修行,故说“人身难得”,应要好好珍惜。修观一定要用六识、六根、六尘。就是参禅、参公案、参话头,也要用到六根。大菩萨没有一定的身体,也无一物是他的身体,却由于处处都是他的身体,所以能够观自在。观自在的意思有二:一是对自己已度一切苦厄,已经修行成功了;二是无处在无处不在,无处不能顾到众生。《心经》中所讲的观自在是第一种意思。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深般若般若的本身就是智慧、清净、远离、明等的意思。初得无生法忍、初证无漏智慧的菩萨,已有般若,已能超越生死海,拔除惑智二障,这与世间哲学家所谓的智慧并不相同,故将菩萨的智慧叫深般若。哲学思想的世俗思辨是俗谛,不生不灭的第一义谛,即是深般若的胜义谛。《般若经》中弟子问佛,般若的“深奥”是什么意思?般若就是空,就是无相、无愿、不生不灭。“空”——由因缘所生的一切法,一定是毕竟空,从因缘观来看,一切现象都是空的。因缘生,因缘灭;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生起时是暂时的现象,在生起的当时就在转变,而终归于空无。从有到无,从无到有,本身就是假的,所以是空。空的意思就是假的,假的原因是因缘,而一切法皆是由因缘而生。从修行因缘观所得到的结果就是空。“无相”——《金刚经》及《六祖坛经》的无相。相是指心相及物相,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人在执著、分别。执著就是有相,就会不自在;不执著就是无相,就是自在。《金刚经》及《六祖坛经》中都说无相,虽然什么都有,但不执著,就是无相。“无愿”——菩萨发愿成佛,发愿度众生,发这无上菩提心就是“愿”。一切佛之所以能成佛,一定是先发愿。我们因为是凡夫,所以每日念《四弘誓愿》及《普贤菩萨十大愿》。得到了深般若就不用念了,因为动者恒动,静者恒静,不用发愿,恒在愿中行其本愿。到了无愿的境界才真正的自在;有愿时,时时在念着要度众生,已经度了众生,心中还有自我存在。得神通的人能通行无阻,好似自在,但这是相对的自在,不是绝对的自在,只有已行深般若的菩萨,才得绝对的自在,没有要度的众生及有众生可度的念头。有愿时自我还在,不管是客观的、主观的、自利的、利他的,只要有众生可度,“我”一定是相对存在的。自在的人,不等于不存在,诸佛菩萨不执著,得自在,虽然无愿,但是有智慧,当智慧对自己发生作用时,就是得自在解脱的因;当智慧对众生有帮助时,就变成帮助众生得自在的力量。凡夫观空并不等于亲证空性。小乘阿罗汉证空性,但仅空“人我”,而未空“法我”,能证人法二空,一定是大乘菩萨所见的不生不灭。行行就是用的意思,菩萨能成为菩萨,是因为有智慧,当智慧产生作用时就是行。波罗蜜多“波罗蜜多”的梵文是Paramita,意思是度、到彼岸、度无极、事究竟、超越。一个能自在的人,一定是有真正的般若,也就是智慧,如此才能达到自在、解脱的彼岸,就是度脱,就是超越,就是波罗蜜多的意思。照见五蕴皆空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智慧的产生分成四个层次:闻、思、修、证。首先要听闻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见作为指导,确实修行才能证得五蕴皆空,产生智慧。闻、思、修、证,也可以说成闻、修、思、证。思是修的一部分,思是指修观行,是思惟的意思,不是思想的思。修行有散心修与专心修,专心修才叫做思惟。有修才能证,《楞严经》上认为思辨可以产生智慧。在印度及西藏佛教有一派学者就是主张以辩论的方法产生智慧,不一定要修禅定。我是以禅修的观点来解释闻、思、修、证的,是以藏传佛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为依据。菩萨是以闻、思、修而证得五蕴皆空的境界,一切智显现而得解脱;以根本智产生的力量,以无量法门帮助众生,使众生得解脱,这是道种智的功能;能尽知诸法自度度他,是一切种智。五蕴五蕴中的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五蕴是构成我们世间每一个人的必要因素。色——就是地、水、火、风,总称四大,包括我们物质的身体及身体所处的环境。受——感受的意思。想——判断。行——判断后如何处理。受、想、行这三个心理活动,能推动我们的身体行为及言语行为。识——以“受”、“想”、“行”的心理活动,操作物质的“色”身,以物质的“色”身和“受”、“想”、“行”的心理作用合一,就产生了第五蕴的“识”。如果没有识蕴只有前面四个蕴,就成了唯物论,识蕴是生命的主体,从过去生到这一生,从这一生到来生,都是靠它。而前四蕴的活动所产生的业力的结果就是识蕴。它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投生时它先来,死亡时它最后走,然后到另外一生去投生,也是它先到。现代的植物人的色蕴及识蕴还在,只是丧失了受、想、行三蕴的功能。大乘的菩萨、小乘的阿罗汉、一般的凡夫,各以不同的层次看五蕴。一、大乘的菩萨:以如实空的立场看五蕴。对五蕴构成的我,不起执著,对个别的五蕴现象也不执著,所以可以不恋生死,也不怕活在生死中。既然不贪著五蕴也不厌恶五蕴,所以在生死中继续度众生,不必逃离生死。二、小乘的阿罗汉:以分析空的立场看五蕴。由五蕴构成的我是空的,五蕴本身是法,其个别的五蕴并不空,所以也难从五蕴组合成的自我得到解脱。但是个别的五蕴法还在,我执消除而法执仍在,故非究竟。三、一般的凡夫:不论知不知道有五蕴,但是五蕴构成的我是在活动着,而且事实上处处在对五蕴生起我的执著,所以不知五蕴皆空。多数的凡夫,根本不知道五蕴组成的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