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大教堂观赏报告作者:张舒悦学号:14122690日期:2015年4月26日[摘要]佘山圣母大教堂融希腊、罗马、哥特建筑艺术于一炉,部分建材与装饰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手法。建筑特点为总体设计山与建筑为一体,色彩协调自然,轮廓自然,堂红山绿相映成辉。整个建筑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充分体现了建筑美学上右对称中不对美感。[关键词]哥特式风格,罗马式风格,天主教堂[正文]佘山圣母大教堂位于上海西南面的西佘山之顶,距离市区约30公里,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法国传教士于清同治13年(公元1871年)处建教堂,到1873年落成。清光绪20年又在半山建造中堂。后由葡萄牙籍神父叶肇昌于1925年重新设计并扩建,于1935年完工。现在的教堂包括中山教堂和山顶大堂两座建筑,有圣母亭、圣心亭、若瑟亭等“三圣亭“。教堂西向,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脊高17米,平面基本为长方形,南西北三面均有大门进入大堂,正门设在西南面,堂内结构以石为主,堂外砌以红砖,屋顶铺以碧绿琉璃瓦,全部用钢窗,原镶嵌彩色玻璃,祭台为大理石制,正中供奉圣母像。堂内有2000个座位,可容纳近4000名教徒,而响效果极佳。大堂的西南角,屋上有方形钟楼,周围有16根柱子。圆穹顶,钟楼高38米,按一定音符排列着8只大钟,由紫铜铸成的圣母像,高8米。圣母双手高举双手呈十字状的小耶稣,寓意欢迎各地前来的朝圣者。从这几幅照片可以看出,这个教堂的建筑风格繁多,从它的外部形态来看,结合了巴西利卡式.罗马式.哥特式.还有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罗马式的浑厚体量感与哥特式的飞升显得尤为突出。但这个多种风格样式的建筑是以哥特式为主体呈现给观赏者的。说它是以哥特式为在主体的原因如下:第一建筑的各个立面都有许多尖顶,这是罗马式教堂所没有的特征。第二罗马式教堂巨大的拱顶需要很厚的承重墙,不利于开窗,于是中堂失去了采光用的高侧窗,中堂的光线间接来自侧廊的外窗,因而昏暗幽冥。通常中堂设有采光塔,是教堂内部光线最充足的地方.第三教堂内部采用了交叉肋拱和横肋拱,如右图,虽然后期的罗马式教堂也有肋拱的设计但这类教堂处在罗马与哥特教堂的过渡阶段,已经不是单纯的罗马式教堂了。第四,由于教堂穹顶的重量被削减了,对墙体的承重要求明显下降,教堂在各个立面都大面积开窗,这也是厚重的罗马式教堂所没有的特点。但佘山教堂的哥特式特征并不能体现传统哥特式教堂的飞升的感觉,是一所飞不起来的缺乏哥特神秘感的圣殿。究其建筑特点,原因综述如下:第一,教堂没有出现典型的哥特式尖拱,采用了罗马式的半圆拱,这种设计明显地增加了教堂的稳定性,压制了教堂的上升感。教堂的飞升的“锐气”被圆拱抹平了。第二,各个立面的尖塔不像传统哥特式教堂那样纤细修长,并且在尖顶上没有陶瓦,像一支钝了的箭头,同样也抑制了飞升感。第三,教堂连一个传统哥特式教堂的飞扶壁都没有,“众多的飞扶壁就如同一张张充满弹性的弓,把教堂射向上帝的天堂,达到超脱尘世的飞升”。第四,教堂的整体形状是宽大的,无论是横向纵向都不如哥特式教堂的纤细质感。穹顶和立面顶部突然用角度很大的山墙收窄,与古典的巴西利卡和罗马教堂很相似,缺少了哥特式教堂穹顶尖插入云的特质。第五,教堂的正门没有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正门的多层尖拱,取而代之的是两层石制雕花圆拱。而且没有哥特式正门的规格——旁边两小门中间一大门象征“三位一体”的布局,如图。南门做了简单的处理更多的是文艺复兴的古典建筑趣味,削减了哥特式教堂的神秘性。第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教堂的神龛上有几块彩色玻璃,其他窗户没有用彩色玻璃做装饰,而且窗户的面积很小,不如传统的哥特式玻璃窗,光线从外部直射进教堂,不会产生五光十色的迷离感。第七,穹顶和穹顶附近的“尖塔”采用了巴洛克式的灵动的曲线,横向的运动感削减了哥特式教堂纵向的飞升的势头。而且讲究不对称的美,这使建筑心理重心偏离中轴线,不同于典型哥特式教堂的两翼齐飞。第八,教堂内部的拱廊拱门基本上都是圆拱的,没有过多地使用哥特式教堂的尖肋拱,带有浓厚的罗马式教堂的趣味。第十,分割教堂中堂和侧廊的不是集束柱,采用了罗马式教堂的立柱,使立柱和拱廊拱门以上的结构体变得相对缺乏联系,没有哥特式教堂立柱与穹顶由下至上的连贯性和运动性。参考文献《哥特艺术——辉煌的视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麦克尔卡米尔著陈颖译。《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欧阳英,潘耀昌主编。《上海.人物志》“堪称杰作的佘山大教堂,有一位重要的设计参与者,就是中国建筑师王信斋”。《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佘山圣母大教堂记游》,来自闲野云鹤的搜狐博客,实拍/撰文闲野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