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文登市西北20公里处,昆嵛山前怀,方圆近8平方公里。在其山之上,有天然老子像石和《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圣人与圣经同时出现在这里,神秘莫测,似有天意,玄之又玄,故名“圣经山”。圣经山历来被道家视为大化仙境。金元时期,王重阳收邱处机等北七真人为徒在此传经布道,创立了道教全真派,王重阳也因此得成正果,成了全真派开山鼻祖。道教全真派在此发祥后,迅速传播,成为元、明两朝的正统教派,倍受推崇,盛极一时。因此,圣经山又是一座天然的道教博物馆,至今山上道教遗址遍布。如“天然老子像石、圣经摩崖石刻、混元殿、卧仙石、众仙坟、聚仙台、会仙桥、老君庙、玉皇阁、东华宫、三清殿”等等,至今香火不断。著名景点达46处之多,可谓满山皆神话,无处不天机,自古便被誉为人间仙境,游人不绝,留下了数不清的诗文墨迹。游仙山、会老子、读圣经、饮山泉、住山庄、食野餐,堪称是游览圣经山景区独有的特色,从中也让您品尝一下出家人的感觉,体会一下得道成仙的滋味。紫金峰紫金峰位于圣经山南侧,是昆嵛山七十二峰中的奇中之奇。遥望峰端,一顶紫金皇冠端放其上,惟妙惟肖。传说当年成吉思汗至此嘉勉“北七真人”时欣喜无限,陶然于此奇山异景,竟致物我两忘,将这帝王的象征,遗落在这里;也有的说成吉思汗听了王重阳及“北七真人”谈经论道,以为极是,一时起了凡心,有意放弃了皇冠。此峰因此得名“紫金峰”。传说虽不足为信,可那峰顶上的皇冠毕竟造型逼真,不知是出自造化之功还是果有天机?紫金峰前怀,是全真道教东华宫的遗址,沿台阶向上,攀上峰顶,我们可以观赏到道家超凡脱俗、凡人成仙的天门、天沟、天梯、天台、会仙桥以及世上独一无二的天然巨幅老子石像等自然景观;还可以观赏到全真道教遗迹东华洞、玉皇阁、紫金亭、紫金钟、卧虎亭、醒狮亭、老君庙、达摩天塔等古今人文景观。紫金峰后,有真人马丹阳于金大定22年(公元1182年)修筑的“契遇庵、洞天福地、丹井、石盆、石槽”等真迹。东华宫东华宫位于紫金峰前。金大定22年(公元1182年),王重阳先后收授“北七真人”在此创教立派,传经布道,发现紫金峰前有石坛花圃、丹灶神炉,便组织询访道宗、推原仙迹,得知:此地是教祖东华帝君之故宅(东华帝君──王玄甫,道号东华子,居于紫金峰结草庵传道,后加封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于是,众道联手复营三清殿、三官殿等殿堂,赐名“东华宫”。当时东华宫占地万余平方米,后毁于大火,现仅存“紫府洞天之门”和残碑、石狮等真迹。三清殿“三清殿”为原东华宫12个单体建筑之首。殿内供奉着道教“三清”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合谓三清。原三清殿与东华宫同毁于战乱和“文革”。现在这座三清殿为1993年5月在原址重建的仿古建筑。现殿内常年有道士隐居,香火不断。东华洞在三清殿东侧拾级而上不远处即是东华洞。“东华洞”这三个字是历史留下来的。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道士李道元自云州(今河北赤城)来到紫金峰,继续修建东华宫,并在此凿洞,因同属东华宫系列,名曰东华洞,又名“紫府洞”。洞内供奉着道门五祖石像。天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天然石门即是“天门”。“天门”这两个字是历史留下来的,文革期间,险遭破坏。它是紫金峰又一奇景。“天门”之称,来自道家。道家认为,欲登天成仙,必经此门。也就是说得入此门,方能超凡脱俗,得道成仙,必能修成正果,长生不老;君若不信,请入门一试,看看有没有清神净心、祛邪正身、凡人成仙的感觉?玉皇阁这座塔式建筑,就是玉皇阁。又叫18摞,象征着18层天的意思。元至三年(公元1343年),李道元弟子耿道清化缘筹资,鸠工劈石,在此建阁,后经殷志和、韩道微、董道安等人捐钞赞助而告成。阁中奉有汉白玉雕玉帝圣像,故称“玉皇阁”。据传,每逢大旱之年,人们在此长跪,祈龙求雨,无不灵验。天然老子像石在紫金峰半山腰,您会看到一个奇异的天然景观──一个栩栩如生的巨幅老人头像慈眉善目,长须飘髯,裹一袭道袍,如真如幻,显现在您的面前。他就是道家的祖师──太上老君。天然老子石像是圣经山最奇特的天然景观,堪称天下一绝。老子之像在圣经山显现,不知是缘于造化,还是出自天意?不少道教学士、道教研究专家来此,无不为之震惊:圣经山老子石像迎面数十里清晰可见;《老子道德经》五千余文刻于一石,笔法遒劲,功力非凡,且有千年历史。一个是老子的天然石像,一个是老子的传世著作,两者谁先谁后?究竟是因为道人发现了老子显现而刻?还是刻后感动了老子遂显其身?至今仍是一个迷。无论如何,老子显现圣经山,使得这座神山更加扑朔迷离,这也许就是圣经山的神秘由来吧?《道德经》有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现身,默对苍生,是否也在行不言不教呢?亦未可知。天沟紫金峰又一绝景──天沟。“天沟”东西纵列,水平落差为50米,内宽仅一米,坡为70度。仅能容一人通过。可谓身登青云梯,直上一线天。传说是王母娘娘玉簪一划,破石而出,返回天庭。而史书载为乾隆九年地壳变动而成。身置天沟之中,两侧陡壁如切,身后是万丈深谷,头上巨石高悬,只有一线生机,真是令人胆战心惊。这也许是天帝为考验欲登天为仙者而故意设下的一道天堑吧?无论如何,天沟探险,有惊无险,回味无穷,您也可以由此领略李太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什么滋味?老君庙位于紫金峰顶的这座庙宇道观就是老君庙。内供奉着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君即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末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五千言,道教尊老聃为祖师,称太上老君,《道德经》也为道家奉为经典。相传老子的母亲怀他72年,在一棵李子树下生下他,因此姓李,又因生而白头,故称老子。清代江西余干知县文登人吕玮游老君庙有诗,诗云:此处可君清净居,君可此间风月主。宫阙崔巍老桂丛,百灵四兽罗堂户。袅袅炉烟紫气浮,飞飞帘影白鸥舞。著书一息五千言,心有丹传口不吐。再拜未敢问长生,犹龙容貌自千古。多少游人过客来,对君羞说红尘苦。好汉坡登圣经山,要经过一段长60多米、约70多度的陡坡。当年,邱处机在此修炼时,经常把一枚铜钱从坡顶扔到坡下,然后再闭着眼睛从草丛中摸出来,来回登攀此坡,以此磨炼意志,终于修道成仙。人们称此坡为“好汉坡”,故“一鼓作气登上坡顶--好汉也。”龟与蟾在风凉洞东下侧向东北看,有一大、一小两块石头,形状如龟,头对头,象在说着什么,人称“龟石”,也称“老母教子”。相传很久以前,众海龟到太上老君府盗取长寿经,当老龟拿到手时不慎被小龟碰掉,惊动了太上老君。众龟仓慌逃向大海,老龟在后面教训小龟,被太上老君拂尘一指,点化为大、小两只石龟。再由此向东南看,有一金蟾石。相传,洞庭湖里的一只百年老蟾,一心想成仙得道,便带着小蟾来圣经山取经。来到观峰亭,正巧遇上“老母教子”,它们在洗耳恭听,也被尘拂点化。龙王庙“龙王庙”供奉着东海龙王。相传,东海龙王拜见老子,细读圣经后,非常珍爱人间万物。他对人们有求必应,旱涝保收,万事如意。由于感恩,当地百姓建起这座龙王庙。后来,它成为人们求雨、祈福的场所。朝阳洞此洞是马丹阳的弟子李道元于元大德壬寅年(公元1302年)开凿的。洞内原有道门五祖石像。这里是每天接收阳光时间最长的地方,又说是蕴育着道教兴旺之意,故朝阳洞。朝阳洞西面与西北面两块巨岩上分别刻有洞天、福地四个大字,字径米余。此处风水嘉美、环境清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混元殿所谓混元,即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就是宇宙尚未形成的状态。此殿是王重阳的弟子为纪念祖师而建,又名祖师庙。由主殿和两个侧殿组成,全为石筑,古朴无华。主殿为元神殿,殿顶刻有天地日月四字。两侧殿分别供奉道教三清、三官之尊神。《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圣经山山顶屹立着两块巨石。东面一块状如新月,俗称月芽石,长15.6米,高6米,向阳的凹面阴刻着《太上老子道德经》上、下两卷,五千余字,颜体楷书,略带魏风。西面一块,阳面阴刻着圣经山三个大字,落款因风化剥蚀已模糊不清。据《文登县志》记载,此石刻大抵金元诸真人所为,举世罕见。已载入《中国名胜辞典》和《中国旅游大全》。赑屃石龙王的第九个儿子赑屃,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酒后调戏仙女,被玉皇大帝贬到圣经山面经思过。由于长年不动,浑身瘙痒难忍。一位拾柴的老农帮它解除了痛苦。作为报答,它留老农三句话:摸摸我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我的背,一辈子不受累;摸摸我的腚,一辈子不生病。不妨请君试一试。山神庙山神庙里供奉着山神爷爷和山神娘娘。相传百里昆嵛山区万物都归山神管辖。以前当地百姓进山、出山,都到这里烧香磕头,求山神保佑平安。众仙坟这里共有五座石坟,又称五祖坟,相传是金、元时道士为祭奠五祖而建的。其中一座石坟上阴刻着众仙坟三个字,另一座刻有出生入死、不省知觉的道教名言。北京白云观道长曹信义为此处题词:元始祖气,二仪氤氲。太极开肇,阴阳化分。钟灵毓秀,昆嵛山垠。仙墓圣地,遗蜕成真。阐扬教法,普度后人。玄都宝观,道气长存。圣泉相传,邱处机在此山修炼时一年大旱,他常到九龙池挑水饮用。每次走到半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都来要水喝。一天,邱处机尾随其后,见老人钻进了石缝,石缝里流出一股清泉。这时,从云端飘下一条黄绢,上写:我乃太上老君,奉王母懿旨在此拓一甘泉。便有了这眼泉水长流不断,不们称它圣泉。卧仙石相传,当年圣经山下有一男子,一心向道。他被妖女所缠,老母又瘫痪在床,不能出家。他就背起老母上山求助。妖女搬来巨石拦路,邱处机与她斗法,一剑把巨石劈成两半。那男子把老母放在劈开的巨石上卧躺了一会儿,老母的病体马上痊愈,而且他和老母都得道成仙。卧仙石由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