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13期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年3月23日王铁市长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3月15日)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传达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和部署我市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说这次会议也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次动员会,誓师会。刚才,继敬同志传达了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下面,我就我市今后的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问题讲几点意见。一、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2—代特征。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也提出过建设新农村的口号,当时是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来描绘新农村的前景的。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又提出过建设新农村的口号。这次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将其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信阳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大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困难与希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一)有良好的外部条件从总体来说,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再次强调了统筹城乡发展等要求。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势;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3—各地区、各部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解不断加深,认识趋于一致。一个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社会氛围正在全国逐步形成。第二,我国已经开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2005年3月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近两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持续加大减免征农业税的力度,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已经达到28个,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推广良种和购买农机具实行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实行“两免一补”(即免交杂费和课本费、补助寄宿学生寄宿费),使更多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能够上得起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的状况;实行计划生育奖励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使计划生育更能得到农民的欢迎和参与;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和产粮食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了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和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这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已经对解决“三农”问题产生并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坚实基础的,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4—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促进作用。(二)有一定的自身基础经过近几年,尤其是“十五”期间的发展,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大幅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生产持续增长,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2005年,全市①粮食总产量424.4万吨,②肉类总量57.3万吨,③禽总产量20.7万吨,④奶类总产量0.3万吨,比2000年分别增长16%、34.4%、40.1%和243.3%,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544公斤、73公斤、26.4公斤和0.4公斤,比2000年分别增长13.6%、30.8%、36.8%和300%。在农产品生产总量增加的同时,农业生产效益同步提升,200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231.6亿元,农业增加值135.6亿元,较2000年增长50.9%和47.2%。二是农业结构明显优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经过五年努力,全市农业结构明显优化,农林牧渔业结构从2000年的56.7:7.1:31.1:5.1,调整为2005年的52:6.7:35.6:5.7,粮经结构由2000年的72:28调整到2005年的62:38。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产业迅速膨胀,至2005年,全市1000亩以上规模的生产基地达1720个,总面积440万亩;以基地为依托的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57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6家,市级38家,带动近100万农户从事相关生产;龙头企业的壮大,—5—带动了品牌经济的形成,目前全市拥有无公害生产基地51个,已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4个,获原产地标记注册的有19个。三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展顺利,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五”期间,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面积达30多万亩,其中,发展“猪—沼—果”、稻田生态养殖、庭院生态—观光休闲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生态农业技术模式近10万亩,建立了20多个大、中型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示范园区。对12个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农田、渔业养殖水域等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价。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得到全面发展,全市完成退耕还林34.07万亩,建成沼气池1.38万口,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正在改善。四是科教兴农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有所增强。近五年来,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围绕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先后引进推广了20多项适用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科技贡献率由“九五”时期的35%上升到40%左右。促进了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五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税费改革由禁止乱收费到取消统筹再到免征农业税,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特别是2004年以来出台的关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2500元以上,比2000年增长580多元,增长近30%。六是劳务经济进一步发展,转移规模显著扩大。2005年全市外出—6—流动人口252.4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12万人,较2000年增长112%;年度劳务总收入达123亿元以上。外出务工人员截止2005年底回乡创业人数达15000人,带动26.8万人就业,促进了十几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走出区域市场,活跃了区域经济。(三)有不少实际困难一是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我市农村经济尤其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产业的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不多,区域经济内部自我发展、壮大、积累的能力不足。二是新农村建设的起点较低。在一些发达地区,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规划、建设现代小康村。而我市尚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在广大农村,人畜混居、民居分散、村庄杂乱等现象普遍,文化、教育、医疗等事业发展极不均衡,新农村建设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三是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我市是一个相对贫困的革命老区,市财政每年缺口近30亿元,基本上是“要饭”财政,在各县区财政也大都是入不敷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可能不足。四是主体自身能力有限。我市农业综合配套体系依然薄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民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生产性收入,文化素质较低,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等的制约,集体意识淡薄、组织化程度较低等主体性问题可能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二、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农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动态概念。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新农村这个提法曾多次出现在党的文件中。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新农村的“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一是要认识到这五句话比过去我们讲的“三农”工作内涵更加丰富,全方位、多层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五句话不但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它既包括了以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也包括了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既包括了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也包括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二是要认识到这五句话是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工程。五个方—8—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互为因果的概念。发展农村生产力,离不开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相应的社会事业作支撑;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相一致。这些方面必须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三是要认识到这五句话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五句话仅仅指明了方向,都没有提出具体要达到什么程度,这是由任务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对于不同的发展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全省不可能有一个通用的标准,各地也不应划定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分阶段,分轻重缓急,因地制宜地提出要完成的任务,既不能等待,也不能一窝峰,简单化、片面化。四是要统筹兼顾,摆正这五句话的关系。“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是首要任务,只有生产发展了,其他四项才有物质支撑。“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目标,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富,过上更加宽裕的生活,这是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这一条,其他各项也就失去了意义。“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没有精神文明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新农村的成果将难以巩固。“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它意味着使—9—农村的环境明显改观,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它意味着使农村的民主管理不断发展,使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机制得到落实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还是发展问题、经济问题。无论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居住环境的改善,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还是塑造良好的乡风民俗,都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将目前还相对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三、要突出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个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何处破题,用什么推动,至关重要。当前,关键要破解“十个难题”。(一)抓好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基础产业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前提,只有选准、做大、做特一个好的富民产业,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和把握农村产业发展问题。首先要选准发展路子。村级要想选准产业,立足本地实际是前提,发挥自身优势是基础,紧盯市场变化是关键。有许多村也曾经领先一时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