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开展小学数学专题内容的学习应注意哪些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将迎来一次新的变革。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也在发生翻天腹地的变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探索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并运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树立起新的小学数学教学观,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策略,以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尽可能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在此,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以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及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的教学心得,作一点粗浅的探究,望能与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共勉。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充分考虑和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1.教学目标多元化。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也既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2.师生关系互动化。数学教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化。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这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其次,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这要求教师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3.学习情境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例如有位教师在上《整数的意义》时,首先问学生:“同学们居住的地方有好多特产,真了不起,都有哪些呀?”学生自然说到了核桃,“知道你几家有几棵吗?”“有50棵、150棵、500棵等”“那么谁还在其它地方见过这类似的表示方法呢?”这种谈话方式学生很容易接受,提到本地的特产,学生自然感到既亲切又自豪,再从特产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类似的表示方法,引入自然、亲切而又贴近生活,为学习新知陈设了一种民主、科学、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4.教学内容开放化。新课改革强调,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开放性的教学内容首先表现在开放题的应用上,以开放题为载体来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弥补了数学教学开放性、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足。数学开放题的类型很多,如:例1,在1,3,5,8,9这五个数中,哪一个与众不同?(这是一道结论开放题)例2,现有三个分数,问这三个分数具备什么条件时,它们的分子能被分母整除?(这是一道条件开放题)等等。在开放题的使用中要注意,开放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开放题应使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度的解答,学生所作出的解答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开放题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5.教学过程参与化。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探索感受。因而,充分展开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非常必要,为顺利有效地展开这一过程,我觉的应做好这三件工作:提高自主意识,激励主体参与,重视主动评价。提高自主意识。展开过程的前提是学生应主动参与过程,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把学习当作自我的一种主体行为。激励主体参与。学生学习不是接受灌输的过程,而是主动获取的过程,只有促使学生主体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成效。重视主动评价。评价作为杠杆,不仅决定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决定学习的行为。作为学习主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仅依靠教师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也与学生主体对自我的评价相关。在学习中,教师应给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评价的机会,参与结果评价的权力,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就能加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成为自觉、快乐的行动。二、小学数学教学要以问题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现代数学教学观念指出:数学是问题。为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以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从变革旧的教育思想,遵循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诸方面都得到和谐健康发展。1、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数学问题的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纽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发展的过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数学教学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教学目的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找准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独立思考,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以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通过自己独立思考,结合已有知识水平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学生提问有困难时,老师可给予提示和指导,必要时老师再提出问题,最后根据教学需要选择确定问题组织教学。这样变传统的老师给定问题让学生解答的方式为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3、以探索问题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教学结论的推理过程,不是把现成的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留给学生一片思维活动的空间,促使其积极探索、大胆尝试。4、以交流问题塑造学生创造个性与合作精神。小学生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的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搭建更为开放的学习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合作交流环境,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三、小学数学教学要与信息技术教学相互整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1、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要与信息技术整合新课标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现行的小数教材教学内容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这在统计知识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要与信息技术整合。由于农村班级人数少,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图形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一册的知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并知道它们的特点。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我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拼图游戏,电脑给出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及其它认识的图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然后在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3、小学数学教学要与信息技术整合。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势在必行。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一节课时,我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又如在教学第七册《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利用网络教室,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结合特殊角把角进行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一格,其效果是传统教育技术难以比拟的。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承前所述,为今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的体现新的教学理念,适应新一轮的课改要求,做到教学与社会发展同步,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策略的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以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逐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整合。为明天的小学数学教坛能锦上添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