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记忆的效率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里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把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为一个整体。没有记忆的参与。知觉过程就不可能实现;没有记忆也就不可能有思维活动。人有了记忆,才能积累经验,扩大经验,也是人们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而记忆这一项复杂但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动是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非常重要的学习步骤。虽然记忆是学习一切新知识的基础,可在真正的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感到记忆效率低下,导致学习效率不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的效率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首先弄清楚关于记忆的一些基本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记忆有哪几类。记忆可以根据记忆内容、记忆特点等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按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四种。1.形象记忆:我们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主要的记忆内容,叫形象记忆。2.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叫逻辑记忆。3.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情绪记忆。4.运动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作为内容的记忆,叫做运动记忆。从这上面的集中分类可以看出,不同的记忆内容属于不同的记忆类型,同样的,不同的记忆内容分就需要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放在教学过程中来说就是不同的学科需要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因为不同的科目包含的是截然不同的知识类型,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不同的记忆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用相应的恰当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记忆,以便达到提高学生记忆效率的目的。遗忘是记忆的最大阻碍。如果没有遗忘的话,那学生的记忆效率就是百分之百了,但是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减少遗忘,这样记忆效率当然就能提高了。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者是错误地重现或再认的现象。以往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记忆痕迹的消退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与记忆中的其他信息发生干扰而产生了抑制。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河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是指一时不能重现和再认记过的材料,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恢复;永久性遗忘是指必须经过重新学习才能恢复记忆过的材料。但是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了解了遗忘的规律,我们还需要知道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研究遗忘现象是发现,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最后逐渐变缓。2:识记材料很重要,一般不容易遗忘。最先被遗忘的是那些对识记者来说没有重要意义的、不引起兴趣的、不符合要求的、在工作和学习中没有重要性的材料。3: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的进程有影响。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的慢;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遗忘的慢;熟练动作技能遗忘地最慢。4: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都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材料越多,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平均诵读次数和时间也越多。过度学习也有助于保持识记材料,所谓过度学习就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人继续学习。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对识记也有重要的影响。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最好,中间位置的内容则容易遗忘。这与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有关。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所发生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系列材料的记忆过程中,开始部分的内容只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末尾部分的内容只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中间部分则受两种抑制的影响,故而系列材料的记忆出现了系列位置效应。在了解了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尽量避免促进遗忘的教学因素而相应增多抑制遗忘的教学因素,这样就能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遗忘程度。针对上述提到的第一点影响遗忘的因素——时间因素。由于识记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那么我们需要在学习了一个新知识的最初阶段就要马上多复习几遍,否则,如果过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很大部分的知识已经遗忘了,那么这时再来实现知识的再现就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时间了。所以,在教师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在刚传授了一个新知识后的较短的时间里督促学生对所学的相应内容进行适当的复习,而不是在一个知识教学完成后马上进入下一个教学点。针对第二点影响遗忘的因素——识记材料。由于那些没有意义和重要性的材料通常会很容易就被忘记。那么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重要的知识点上。而对于那些不是重点的知识就要求学生只做简单的了解,不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识记。针对第三点影响遗忘的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由于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遗忘的慢;熟练的动作技能遗忘的慢。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抽象的材料尽量减少或者是将抽象化为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熟练动作最不容易遗忘,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重要知识点记忆得非常熟练,达到长时记忆。针对第四点影响遗忘的因素——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材料越多,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就需要越多的诵读次数和时间。那么教师在对每个知识点介绍识记材料时就应做到尽量精简,而不是识记材料越多越好。过度学习,即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人继续学习有助于识记效果,那么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反复背诵需要识记的材料,而不是在学生一次完整背诵后就将其抛之脑后。针对第五点影响遗忘的因素——系列位置效应。由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系列材料中中间位置的材料记忆效果最差。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将重要的知识点放在开头和结尾的“黄金位置”。中间的位置就留给不那么重要的知识点。这无疑也是促进学生识记效率的一个可行的方法。上诉的几种方法都是通过改变影响遗忘的因素来达到识记效率的提高的。其实在记忆过程中,本身也存在增进记忆的记忆方法。如果合理地运用了这些方法,那么记忆效率的提高也不再是难事了。记忆必须在观察、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联想,在记忆以后积极回忆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关键,所以复习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一般说来,复习主要是注意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方式多样化、多感官参与。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可以用多种复习方法,并且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还有几种常见的记忆方法。1:直观形象法。把抽象的材料加以直观形象化来记忆。理性知识来源于感性材料。学生在学习理性知识时,必须以相应的的感性经验为支柱才能真正理解和巩固地记住。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理科科目的教学过程。比如数理化中难以理解的定理、公式等,如果辅助以模型,那么必将会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2:图表法。对复杂的材料通过制作图表可以由繁化简进行记忆。比如,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历史朝代表可以非常明了地将记忆内容记住。也可以将找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制定出一个知识框架图来促进记忆。3:谐音记忆法。这种方法是将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材料,也是可行的一种方法。4:归类比较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在认识上容易产生泛化的相似材料,通过归类比较,分辨其细微的差别,是学生产生牢固的记忆。5:联想法。让学生在记忆过程中根据记忆内容的时间或空间、意义的联系产生联想。也是加强记忆的途径之一。6:歌诀法。把识记的内容编成合辙押韵的歌诀,让学生通过几遍诵读,就可以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依照记忆的规律,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根据不同学科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记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记忆,就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外国语学院2012级8班漆颖20120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