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开始了一次在家门口享受体育盛会的人生体验。而我们的志愿者却开始了一段崭新的跋涉,许许多多个日子在积淀,许许多多份努力在累加,为了这个盛大的时刻,每一个人都在心中奋力的呐喊:亚运,我们准备好了!《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公共政策: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针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通过民主政治程序制定和执行的行动方针和行动准则。第三讲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名词解释:1、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等(政策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官方决策者:指拥有合法的权力去作出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非官方参与者:1利益集团2公民个人3大众传媒:4思想库、5多元化:联合国、WTO、欧盟2、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问题及其发生作用的社会群体。3、公共政策问题:就是能够进入政策议程的社会公共问题。4、政策目标群体:就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群体或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简答题:1、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或反对和不服某一项公共政策,通常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缘由:(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2)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3)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4)对成本收益的权衡;(5)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6)避免受到惩罚;(7)环境条件的变化等。2、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1)公共政策问题的相互依存性(系统性):政策问题是一个系统,整体在质上大于部分之和。(2)公共政策问题的主观性:产生问题的外部条件是被有所选择地确定、分类、解释和评估的。(3)公共政策问题的人为性:政策问题的产生、存在和改变具有社会性,依赖于相关社会群体和个体,不存在政策问题的“自然”状态。(4)公共政策问题的动态性:社会的动态性,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政策问题也变化4、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影响。2、经济环境: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包括生产力的结构、性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3、政治环境包括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政治文化等,是公共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4、社会变迁公共政策必须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地调整其政策目标与内容、执行方式和手段,坚持改革的方向,使之能跟上形势变化与发展的脚步。5、国际环境指一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5、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其关系而言,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改善和塑造环境,也具有反作用。1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2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3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4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第四章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名词解释:1、政策问题: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被政府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多数人认识到的一种客观事实,社会利益失衡和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冲突,政府纳入工作议程开始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过程绝大多数人,开始了一次在家门口享受体育盛会的人生体验。而我们的志愿者却开始了一段崭新的跋涉,许许多多个日子在积淀,许许多多份努力在累加,为了这个盛大的时刻,每一个人都在心中奋力的呐喊:亚运,我们准备好了!2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政策问题对政策问题的界定经历一个从社会现象到社会问题再到政策问题的过程。简答题:1、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1)公民个人的作用;(2)利益团体的作用;(3)政治领袖的作用;(4)政府体制的作用;(5)大众传媒的作用;(6)专家学者的作用;(7)问题自身的作用。2、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1、政治原则的偏离2、表达方式的失当3、价值体系的排斥4、必要资源的稀缺5、政府体系的封闭3、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1)外在提出模型政策问题的察觉和提出者是执政党和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2)动员模型政策议程的动员模型所描述的主要是政治领袖自己提出政策问题,并把它列入政策议程的过程。(3)内在提出模型政策建议或政策方案起源于执政党和政府内部的某个单位,(4)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框架”模型议程的建立是由三个独立的活动流在某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即在“政策之窗”打开的短暂时间里“汇合”,使得一个问题被提上政府议程。1)问题源流:政府内外部的人们希望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2)政策源流:由官员、学者和研究人员等提出的政策建议;3)政治源流:主要由国民情绪、利益集团、政党、政府的变更等因素构成;4)政策之窗:重大的社会事件或政治事件。案例分析:思考:在我国,爱滋病问题是如何从一个个人问题转变为公共政策问题的?它是如何进入政策议程的?答:(1)在我国,爱滋病问题从一个个人问题慢慢变成一个多数人都认识到的一种客观事实,并且表现出社会利益的失衡和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冲突,因此转变为政府该纳入工作程序开始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2)爱滋病问题产生后,经新闻媒介的分析、社会个人、社会团体及国际有关的议论形成公众议程,同时通过政府机构的议事、专业人员的分析和政府官员的表态形成政府议程,最后认定完成,爱滋病问题进入了政策议程。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要素客观现象或情况(贫困、污染、虐待子女)主观觉察与认同大多数人的感知价值、利益与要求的冲突需要、受剥夺和不满足感的产生团体的活动与力量政府的必要行动※※两种基本的政策议程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政策议程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觉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4、乙肝歧视问题如何进入政府议程——多源流分析模型的运用多源流分析1)在乙肝维权行动中,“问题流”即歧视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2)“方案流”方面。医学专家们和社会各界人士为消除乙肝歧视现象提供了大量专业知识。提供的这一系列权威论证,使得解决“乙肝歧视”的问题有了明晰的方法。3)“政治流”方面。①政治领导人的换届;②利益集团的压力活动等因素。乙肝维权组织利用国家领导人换届的时机,调动一切资源对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施加压力,为他们的话语充分进入政府的议程奠定了基础。4)引发机制。①引起社会轰动的两大重要案件;②非典危机唤起公众对公共卫生的重视。问题流:指数、事件、反馈政策流:政策共同体/政策网络政策窗口绝大多数人,开始了一次在家门口享受体育盛会的人生体验。而我们的志愿者却开始了一段崭新的跋涉,许许多多个日子在积淀,许许多多份努力在累加,为了这个盛大的时刻,每一个人都在心中奋力的呐喊:亚运,我们准备好了!3政治流:国民情绪、压力集团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政治领导危机事件抗议活动传媒曝光5、山西黑砖窑事件思考:(1)黑砖窑事件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吗?为什么?(2)黑砖窑事件进入政策的议程有哪些条件?存在什么障碍?(3)黑砖窑事件有哪些利益相关者?他们各有什么样的利益诉求?(4)黑砖窑事件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有哪些?(5)请用“多源流分析模型”分析该政策议程设置过程。答:(1)黑砖窑事件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因为在这次事件中,受影响的家庭众多,并且这一事件在短时间内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2)黑砖窑事件进入政策的议程需要如下条件:“黑砖窑事件”政策问题的创始者、社会支持力量和清除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黑砖窑事件”政策议程建立的最大阻碍是地方政府部门、个人和窑主的利益严重一体化,使得利益链具有长期性和坚固性。(3)黑砖窑事件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人贩子、包工头、窑主、寻租的少数公务员和干部、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前者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后者追求的是部门利益、地方政府需要的GDP和政绩。(4)黑砖窑事件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是意外的人文事件,即人贩子拐骗未成年窑工,其具体的触发机制是新闻媒介报道出了黑砖窑事件,从而引起了社会反响。(5)“多源流分析模型”确认了问题流、方案流和政治流三种“过程流”。在黑砖窑事件中,“问题流”即未成年孩子被拐骗到黑砖窑当苦工的现象是长期存在的;“方案流”方面,新闻媒介揭露了黑砖窑事件,这一披露引发的社会影响使得解决“拐骗窑工”的问题有了明晰的方向;“政治流”方面,政治领导人作出了重要批示,调动一切资源去打击黑砖窑,为“黑砖窑事件”进入政策议程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触发机制使三种“流”汇合,该问题便进入到了政策议程当中。第五章公共政策合法化名词解释:1、合法性:社会的秩序、规范或规范系统,国家的统治类型或政治秩序。2、合法化:显示、证明或宣称是合法的、适当的或正当的,以获得承认或授权。使具有合法性,给予法律力量,使具有权威性、核准或批准。3、政策法律化:就是政策向法律的转化,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它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所以又称政策立法。简答题:※2、政策合法化绝大多数人,开始了一次在家门口享受体育盛会的人生体验。而我们的志愿者却开始了一段崭新的跋涉,许许多多个日子在积淀,许许多多份努力在累加,为了这个盛大的时刻,每一个人都在心中奋力的呐喊:亚运,我们准备好了!4的地位与作用(1)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策执行的前提;(2)政策合法化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具体体现;(3)政策合法化是依法治国的需要。3、政策合法化的主体及其基本特征政策合法化的主体是依法有权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国家机关。两个基本特征如下:(1)宏观上的广泛性:是指从总体上看,政策合法化的主体是相当广泛的;有权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国家机关,都可以成为政策合法化的主体。(2)微观上的特定性:是指每一项政策方案的合法化主体都是特定的。5、我国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过程(1)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2)领导决策会议的讨论决定;(3)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6、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过程(1)提出议案;(2)审议议案;(3)表决和通过议案;(4)公布政策7、从现行立法体制看,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1)全国人大及其常务会;(2)国务院及其各部、各委员会;(3)特定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府:1)省、直辖市、自治区;2)省会市和自治区首府所在地的市;3)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自治州和自治县等;4)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体制还有特别规定。第六章政策执行名词解释:1、政策执行:是在政策制定完成之后,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简答题:2、政策执行未受到重视的原因(P186)(1)政策执行是简单的对命令执行的过程;(2)不存在高深的学问;(3)强调决策者的权威,忽视执行中的问题和责任;(4)执行研究受到诸多限制,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难以界定相关群体;(5)执行研究费时费力。3、政策执行的作用or意义(1)是公共政策发挥实际作用、解决政策问题的关键之一;(2)是检验方案完善程度的实际手段;(3)是政策评估与修订终结的现实依据;(4)将不断丰富政策经验。4、政策执行的理论研究模型(1)过程模式。(2)互动模式(3)博弈模式。(4)组织理论模式。(5)系统模式。5、政策执行过程的环节(1)政策宣传。政策执行过程的起始环节,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功能活动。(2)政策分解。在政策基本原则指导之下,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制定计划(3)物质准备。保证政策执行顺利进行的经济基础,必需的财力和必要的物力两方面的准备。(4)组织准备。确定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管理法规制度(5)政策实验。验证政策,及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