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域文化(专科)作业及参考答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通识课《地域文化》单元作业(一)一、填空题:1.“浙江”的命名有很多种说法,但大都认为其中“浙”字的意思是曲折,“浙江”还有一些别名,如曲江、之江淛江等。2.在浙江宁绍平原的余姚县河姆渡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出土有成堆的谷壳、谷粒、稻杆、稻叶,这是亚洲最早的水稻遗存。3.战国后期,越国渐趋衰落,约在公元前306年为楚国所败,成为附庸国。4.所谓水文化,既有物态文化的层面,由此形成的稻作文化、鱼文化、船文化、桥文化等,又有心态文化层面。5.水文化是浙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越人就曾把勤于治水的禹看作是自己的祖先,并认为他的墓地在会稽。此外,越国历史上,勾践与文种、范蠡、一起卧薪尝胆,戮力灭吴的韧性战斗精神,也是这种水文化的具体体现。6.浙江先民的干栏式建筑在形式上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底部悬空、正脊的两头翘起,二是屋顶的结构作两面坡式,三是类似于今傣族人建造的竹楼。7.1907年,秋瑾在绍兴大通学堂起义,失败后被杀害于绍兴轩亭口。同年,徐锡麟在安徽发动起义,枪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后英勇牺牲。8.浙江海宁人王国维,对文学、美学、哲学均有深湛的研究,他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把尼采哲学引进中国的人,对安阳殷墟甲骨文字、中国古代戏曲、词学的研究,使他成为我国近代最有影响的文化名人之一。29.两宋时期,名闻当时的永嘉学派薛季宣、叶适和“四明学派”、杨简、袁燮,义乌学派陈亮皆受当时温州、宁波、金华等经济发展、商贾之发达空气熏染,主张义利实用之学。10.于越又称内越、大越,在越中发展最早,文明程度较高。于越民族的形成主要来自地区内部不同文化间的融合,通过聚落与民族之间日益密切的交往而最终建立起亲密的血缘纽带。11.浙江历史悠久,有很多早期人类活动遗址,著名的有浦江县的上山遗址、萧山的跨湖桥遗址,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嘉兴的马家浜遗址和余杭境内的良渚文化遗址等。12.浙江作为一个独立地方行政区的地位确立是在秦朝,至清康熙六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为浙江省,浙江省之名,至今相沿。13.杭州六和塔位于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由吴越国王钱弘俶为了镇钱江潮而建,“六和”一词出于佛教“六和敬”之意,塔原以灯塔为过往舟楫向导。14.宁波保国寺,位于甬江北区洪塘镇北的灵山山腹中,北宋大中祥符六年重建大殿,为江南保持最为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15.杭州知府林启1899年创办养正书塾,开新中学之先河;求是书院1902年改称浙江大学堂,1928年改为浙江大学,为国内外著名学府之一。16.浙江历来多藏书大家和藏书楼,著名的有宁波范钦的“天一阁”,嘉兴朱彝尊的“曝书亭”等。17.浙江是全国编撰地方史志最早最多的省份,其中有东汉袁康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南宋陆游的《南唐书》、《嘉泰会稽志》,明末谈迁的《国榷》,张岱的《石匮书》、查继佐的《罪惟录》,黄宗羲的《明史案》等。318.浙江水力资源丰富,河流综部,滋养万方,著名的河流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又名永嘉江的瓯江,发源于东阳县齐公岭的曹娥江,贯穿我国南北的世界最长最古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等。二、简答题:1.简述浙江之得名的四种说法答:一谓浙江上游受婺、衢、歙三江之水,水出两山间,盘回百折,故曰“浙”。二谓钱塘江口,浙山正居其中,潮水投山下,折而出,故曰“浙”。三谓钱塘江之曲在富阳、杭县、萧山三县之间,以袁家浦一带之吵嘴尖向东延伸,形成三折,故名。四谓浙江从太湖来,大势南流,绝钱塘江,复折而东,故曰“浙”。2.简述秦汉(包括秦汉)以后促使越族与中原文化同化的五次事件。答:(1)是秦朝对越族的归化采取的强制性手段。(2)是西汉的内迁和末年的南迁。(3)是三国吴国对“山越”族的强制迁徙。(4)西晋迁都建康建立东晋政权,将汉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迁移南方。(5)是南宋定都临安,政治中心的南移,同时伴随着逃亡政府而来的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北方文化南移,不仅大批北人涌入浙江,而且中原文化的数千年精华也荟萃于此。3.简述浙江传统文化的特征。答:(1)浙江传统文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水文化、智者文化,具有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事善于发挥所长,善于把握行动时机的特长。(2)浙江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二是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创新进取,富有活力。(3)浙江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三:士农工商同道,义利相互兼顾,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4)浙江传统文化主要特征之四:多元性、交融性、互补性。2.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浙江四大名窑及其分布。4答:越窑:主要分布于上虞、余姚、绍兴等地区。瓯窑:分布于瓯江流域的温州一带。婺州窑:位于今天的金华地区。德清窑:分布于杭嘉湖平原西端的德清县。4.简述浙江文化史(本教材)研究的“文化”所侧重包含的四个层面。答:浙江文化史研究侧重的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物态文化,或称“物质文化”。第二个层面为制度文化。第三个层面为行为文化。第四个层面为心态文化。5.简述“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的名称。答:“西湖十景”即苏堤春晓、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断桥残雪、曲院风荷。“新西湖十景”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云栖竹径、满陇桂雨、九溪烟树、吴山天风、玉泉飞云、宝石流霞、阮墩环碧、黄陇吐翠。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浙江传统文化水性特征的理解。答:浙江地域文化富于水性,依赖于水的滋润与滋养,浙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属于海洋文化圈,即开放性、创造性、交融性、互补性的特征。浙江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水文化、智者文化,具有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事善于发挥所长,善于把握行动时机的特长。所谓水文化,既有物态文化的层面,由此形成的稻作文化、鱼文化、船文化、桥文化等,又有心态文化层面。浙江在古越时期,越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水环境中,几乎天天与水打交道。在越族的长期的水环境生活中产生了大禹治水的神话。越族的神话经过汉族的移植,因而把越族和汉族在文化上从远古开始就扭在一起。越人把禹看作是自己的祖先。浙江先民在与水的长期拼搏征服斗争中,养成了冷静、机敏又富于冒险的性格,在越国历史上,勾践文种、范蠡一起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坚忍不拔、以柔克刚的韧性战头精神,正是这种水文化特征的具体体现。2.为什么会有“绍兴师爷”这一文化现象。5答:师父是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案等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师爷凭借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和钱粮会计、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由于绍兴人当师爷的极多,几乎遍布全国,且名声极大,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称谓“绍兴师爷”。清代有句俗谚“无绍不成衙”,“绍”就是指绍兴籍的师爷和书吏。“绍兴师爷”文化现象的产生由于绍兴教育兴盛,读书人多,因而科场竞争激烈,许多科场不顺的读书人就选择当师爷这条路。绍兴地处水乡,绍兴人头脑敏捷,他们并不守株待兔,而是乐于迁徙,开拓进取,绍兴读书人大多具有精细谨严,善于谋划、处世圆滑,善于,八面玲珑,玩弄权术,这些就是绍兴师爷职业具有的素质。师爷文化形象正是浙江人思维敏捷、善于算计,富有开拓创新特征的体现。3.谈谈你对“宁波商帮”这一商业现象的理解。答:(1)深厚的商业文化积淀,使宁波人成为中国商人中的佼佼者。随着贸易的不断扩大,宁波商帮成为一种地域性的文化现象。大约在明朝天启、崇祯以后,宁波商人形成了自己的集团。当时江南经济繁荣发展,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宁波地区出现“士庶并营有无”的现象,不少大的商业豪族在这一时期产生。清代,宁波商人的足迹已广布大江南北,宁波商帮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2)战争后,宁波商帮中新一代商业资本家脱颖而出,宁波作为一个具有国际贸易发展前途的通商口岸向西方开放,宁波商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时,很多商人充任买办、这使他们逐渐接受西方的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具有西方经商手段和技术专长,与中国传统的商业经营思想结合后,宁波商人如虎添翼,不少买办后来都成为民族资本家,他们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行业、资金、货源方面的优势,把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起来,使宁波商帮以全新的近代商人群体的姿态跻身于全国著名的商帮之列。在宁波商人身上,充分体现了江浙传统文化性格中那种地缘凝聚精神、开拓精神和求实精神。他们敢为天下先,善于把握时机,精于企业管理,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他们能及时调整经营方针,以灵活的手段和方式开拓市场、占有市场,把商业资本利润投资于产业,使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紧密结合,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宁波商帮经营的行业众多,其中以金融业和航运业最为出色,金融业是浙江财团的中坚,而航运业则全球闻名。(3)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对大陆社会变革的不6理解,大批宁波商人迁居海外,散见于香港、、东南亚、欧美等地。他们继承宁波商人的传统人文精神,不少人成为当地商界巨子,现在海外的宁波商人约有30万人。4.越国与吴国在文化上有何关系?答: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吴国越国文化形成于春秋时期,成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在此之前,吴越是两个分散的部族,只是文化产生的雏形阶段,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吴越在地域上互为近邻,在族属上属于同一族群——百越。吴越国所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大体相似,具有共同的语言。越与吴相比,吸收中原文化的时间较迟,地理位置偏狭,较多地保留了古老淳朴、豪放和野性的文化特征,而吴国吸收外来文化的时间较早,文化也更为发达,呈现较为文雅的特征。其后,受到越与吴文化影响的浙东与浙西地域差异更为明显。四、材料题:1.阅读下则材料,简要介绍这则材料的内容。雷峰塔:在雷峰上。吴越王妃黄氏建,以藏佛螺髻发,故亦名黄妃塔。塔始以千尺十三级为率,然仅成五级。旧有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后毁,惟孤标独存。每当夕阳西坠,塔影横空,故有“雷峰夕照”之称。清康熙帝改为“雷峰西照”。年来游客以俗云塔砖辟邪宜男,争往取砖。民国十三年九月中,塔忽自倾圯。塔东旧为小蓬莱,濒湖为鹤渚,为莲花书院,今皆废。(民国时期《西湖游览指南》)答:这则材料介绍了西湖雷峰塔的兴建和存废。雷峰塔原为吴越王妃黄氏所建,用以存放释迦牟尼的头发,所以也叫黄妃塔。原拟建千尺(虚数)十三层的佛塔,后来仅仅建了五层。塔原有重檐飞栋,四面开窗,后毁,仅留下砖砌塔身。每当夕阳西下之时,塔影横亘湖中,故有“雷峰夕照”之称。清代康熙将其改为“雷峰西照”(虽然写实,殊失美感)。近年来游客因俗传雷峰塔砖可以避邪和利于生男孩,而竞相取砖。结果民国十三年九月中,塔轰然倒塌。塔的东面旧为小蓬莱,临湖处为鹤渚、莲花书院,现在都废没了。雷峰塔命途多舛,终毁于人们的贪念和暴力,可胜叹哉!2.阅读下则材料,简要介绍这则材料的内容。7晏子城:晏子城,在安吉西北二十里晏子乡。《吴地志》云:晏子娶吴王女,筑城于此。至今耕者得黄金,状如菱角,中有“齐”字,名晏子金。事之有无,殊未可辨。但以晏子名乡,或有自也。(《吴兴掌故集》)答:本材料说明晏子城的由来。晏子城位于离安吉西北二十里的晏子乡。《吴地志》上说:晏子娶了吴王的女儿就在这里筑城。现今一些耕地的人拾得黄金,形状如菱角,当中有“齐”字,名为晏子金。事情到底有没有,已不能考证,但用晏子为作为乡名,或许有这么回事。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通识课《地域文化》单元作业(二)一、填空题:1.7000年前和稍后,在钱塘江下游两岸的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的区域内,越族先民已经应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骨耜农具和栽培水稻的技术。这种以水稻栽培为主的文化,学术界称之为“稻作文化”。2.浙江省内杂粮种植的大规模发展,是从玉米和番薯两种作物开始的。其中浙江省引入番薯最早的记载见于万历三十五年的《普陀山志》。3.后汉时期,浙江境内兴修了大量农田水利工程,著名的有山阴的鉴湖、上虞的白马湖、句章的旧陂、余杭的南下湖等。4.唐代,刺史李泌曾在杭州置六井,引西湖水以供民用。白居易在湖边东北石函桥(今少年宫附近)一带修筑湖堤,以抬高、捍御湖水。5.元代任二发,曾主持浙东海塘、浙西旧河等水利工程,著有《浙西水利议答录》和《浙西水利全书本》等水利著作,他采取深疏河、高筑堤、多置闸等办法,为以后的水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