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01课程考试第1页(共5页)《计算机网络》模拟题(补)一.名词解释1.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2.实体:任何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3.服务访问点: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4.数据链路:物理链路加上实现控制数据传输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就构成了数据链路。5.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6.带宽: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是数字信道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词。7.服务原语:指网络相邻层间进行交互时所要交换的一些必要命令。8.端口:用来标志应用层的进程,用一个16bit的端口号进行标志。二.填空题1.TCP/IP参考模型将Internet的层次结构划分成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和应用层等四个层次。2.基于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3.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可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有关的四个基本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规程特性和功能特性。4.对连续ARQ协议而言,当滑动窗口的大小为128时,发送窗口的最大窗口数应不大于127。5.使用文件传送协议FTP进行文件传输时,FTP的客户和服务器进程之间要建立两个连接,即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6.一个报文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经历的时延主要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三个部分组成。7.地址解析协议ARP用来将IP地址转换为硬件地址。8.HDLC的帧可根据控制字段的不同分为信息帧、监督帧和无编号帧。9.路由器的结构可分为路由选择部分和分组转发部分。10.根据修正的Karn算法,当报文段重传时,如旧的重传时间为100ms,则典型的新的重传时间应为200ms。三.单项选择题1.目前实际存在的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C)。A.总线拓扑B.环型拓扑C.网状拓扑D.星型拓扑2.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中,各层次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A.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B.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3.基于HDLC协议的透明传输原理,设位串0111110011111011110是经过位填充的,还原后的位串为(D)。A.0111111111111110B.0111110011111011110C.011111001111111110D.011111011111111104.100BASE-T标准规定用户节点到HUB的最大距离是(B)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01课程考试第2页(共5页)A.50B.100C.200D.5005.对虚电路服务而言,(B)。A.不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目的节点B.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目的节点,且分组的收发顺序一致C.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目的节点,但分组的收发顺序可能不一致D.必须为每个分组建立一条虚电路6.ARP协议主要用来将(D)。A.目的域名映射成IP地址B.IP地址映射成目的域名C.物理地址映射成IP地址D.IP地址映射成物理地址7.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规定了(B)。A.发信人应如何将邮件提交给SMTPB.两个相互通信的SMTP进程之间应如何交换信息C.SMTP应如何将邮件投递给收信人D.邮件的内部应采用的格式8.下列关于拥塞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B)。A.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B.有拥塞控制时吞吐量比无拥塞控制时大C.拥塞控制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D.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是不同的概念9.人们常用Ping命令来测试两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该命令由(C)协议实现。A.IPB.ARPC.ICMPD.RARP10.下列协议中属于外部网关协议的是(B)。A.RIPB.BGPC.OSPFD.HELLO11.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C)。A.端口B.插口C.服务访问点D.接口12.在以太网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传输介质是(A)。A.双绞线B.光纤C.无线信道D.同轴电缆四.多项选择题1.将基带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发送,最基本的调制方法有(ABC)。A.调频法B.调相法C.调幅法D.PCM法2.以太网交换机所采用的帧交换机制有(AC)。A.存储转发B.帧中继C.直通D.ISDN3.TCP/IP参考模型用于实现地址转换的协议有(AD)。A.ARPB.ICMPC.UDPD.RARP4.“插口”包括(AC)。A.IP地址B.MAC地址C.端口号D.域名5.关于Internet内部网关协议OSPF的正确说法是(AC)。A.OSPF在所有路由器中都维持有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B.OSPF有一特点:好消息传播得快,坏消息传播得慢C.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OSPF的更新过程可较快收敛D.OSPF用效率更高的UDP来传递报文6.在IEEE802参考模型中,局域网中的数据链路层划分为(AC)。A.媒体接入控制子层B.汇聚子层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D.拆装子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01课程考试第3页(共5页)7.数据报服务的主要特征包括(ABD)。A.不需要建立连接B.分组的收发顺序可能不一致C.由通信子网负责端到端的流量控制D.由主机负责端到端的差错处理8.下面协议中属于邮件读取协议的有(BC)。A.SMTPB.POPC.IMAPD.MIME五.判断改错题1.网络协议的组成三要素是语法、语义与层次结构。错误。将“层次结构”改为“同步”。2.因特网的路由器在选路时不仅要考虑目的站的IP地址,而且还要考虑目的站的物理地址。错误。将“不仅要”改为“只”;去掉第二句话或将“而且还要”改为“不需要”。3.路由器作为实现网络互连的一个常用设备,其主要任务就是在互连网中选择恰当的路由。错误,将“就是在互联网中选择适当的路由”改为“除了实现路由选择外,还完成协议转换和速率匹配”。4.ARP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因此ARP属于典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错误。去掉“因此”,将“数据链路层”改为“网际层”;5.DNS(域名系统)是一个集中式的系统。错误。将“集中式”改为“分布式”。六.简答题1.共有四个站进行CDMA通信,各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1-1+1+1-1+1+1)B:(-1-1+1-1+1+1+1-1)C:(-1+1-1+1+1+1-1-1)D:(-1+1-1-1-1-1+1-1)现收到如下码片序列:(-1+1-3+1-1-3+1+1)。请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哪个站发送了数据?发送了什么数据?答:A:(-1-1-1+1+1-1+1+1)×(-1+1-3+1-1-3+1+1)/8=1B:(-1-1+1-1+1+1+1-1)×(-1+1-3+1-1-3+1+1)/8=-1C:(-1+1-1+1+1+1-1-1)×(-1+1-3+1-1-3+1+1)/8=0D:(-1+1-1-1-1-1+1-1)×(-1+1-3+1-1-3+1+1)/8=1因此,A站、D站发送了数据1,B站发送了数据0,C站未发送数据。2.IEEE802.3标准为什么在以太网中引入最小帧长限制?答:由于802.3标准是基于CSMA/CD信道共享策略,而CSMA/CD协议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是当发送站正在发送数据时,若检测到冲突则立即中止发送,然后推迟一段时间后再发送。如果所发送的帧太短,还没来得及检测到冲突,帧就已经发送完毕,那么就无法进行冲突检测了。因此,所发送帧的最小长度应当保证在帧发送完毕之前,发送站必须能够检测到可能最晚到来的冲突信号。3.某单位获得若干IP地址为:218.103.24.96—218.103.24.127。请问:①该批IP地址的地址类别和网络号?②该批IP地址的子网掩码?答:①该批IP地址为C类地址,网络号为218.103.24。②该批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4.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面向连接的服务: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即面向连接服务一般要经历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数据传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01课程考试第4页(共5页)是按序收发;属可靠服务;适合于在一定时期内要向同一目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同时是活跃的(即处于激活态);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属不可靠服务;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5.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有哪些协议?答:内部网关协议:即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目前这类路由选择协议使用得最多,如RIP和OSPF协议。外部网关协议:若源站和目的站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中,当数据报传到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这样的协议就是外部网关协议。在外部网关协议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BGP-4。6.画图说明TCP建立连接的过程及每次握手所传输的内容,并指出为何要发送第三个报文段。答:发送第三个报文段原因:如上图所示,是为了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到达主机B,因而产生错误(例如浪费B的资源)。七.问答题1.分析交换机(交换式集线器)相比普通的共享媒体集线器的优点是什么?试画图说明用交换机如何组成虚拟局域网。答:对于普通10M的共享媒体集线器,若有N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占有的网络平均带宽只有总带宽的N分之一。而在使用交换机时,虽然数据率还是10M,但由于一个用户在通信时是独占而不是和其他网络用户共享传输媒体的的带宽,因此,对于拥有N个端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其总容量就是N×10/2M。另外交换机保证了以太网的向前兼容性,即从10BASE-T以太网转到交换式以太网时,所有接入设备的软件和硬件、网卡等都不需要作任何改动。所有接入的设备继续使用CSMA/CD协议。此外,只要增加以太网交换机的数量,整个系统很容易扩充。用交换机组成虚拟局域网如下图所示。SYN,SEQ=x主机BSYN,ACK,SEQ=y,ACK=x1ACK,SEQ=x+1,ACK=y1被动打开主动打开确认确认主机A连接请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01课程考试第5页(共5页)2.试从通信过程中地址的变化、各自所处的网络层次等方面来说明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区别。并说明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答:两者的区别:从网络层次来看:IP地址用于网际层以上,而硬件地址则用于数据链路层。从通信过程来看:从源主机到中间路由器到目的主机,数据报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始终不变,分别是源主机的IP地址和目的主机的IP地址;而硬件地址则会变化,每次通信时(点到点)MAC帧的源硬件地址和目的硬件地址分别是本次通信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硬件地址。为何使用两种不同的地址:世界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如果直接使用硬件地址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而使用IP地址后,IP层抽象的互联网屏蔽了下层很复杂的细节,而在抽象的网络层上讨论问题,就能够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地址研究主机和主机或主机和路由器之间的通信。因此要在不同的网络层次中使用这两类地址来共同完成通信任务。以太网交换机A4B1以太网交换机VLAN3C3B3VLAN1VLAN2C1A2A1A3C2B2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