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一)事故类型根据《三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结合矿井生产实际揭露水文地质情况,三矿井下水害隐患主要来自:老空水、二1煤层顶底板砂岩水、太原组灰岩水、断层水。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要求,经公司专家评审确定三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结合矿井生产实际揭露水文地质情况,煤矿井下水害隐患主要来自:老空水、二1煤层顶底板砂岩水、太原组C3L8灰岩水、太原组C3L2灰岩水、奥陶纪灰岩水、断层水。1、老空水下阶段沿空送巷受上阶段采空区注浆水和分层回采底层受顶层采空区注浆水影响,上阶段及顶层采空区积聚大量老空水,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对矿井生产造成威胁。2、二2煤层顶、底板砂岩水二1煤层顶底板砂岩水为采掘工作面的主要涌水水源,但其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很弱,一般与其它含水层无水力联系,采掘揭露时均为滴水或淋水,并很快自行干枯,因此对开采一般影响不大。3、太原组C3L8灰岩水C3L8灰岩含水层位于二1煤层下,一般间距20~35m,属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由于其厚度小,补给条件差,以静储量为主,裂隙发育,富水性强,对岩巷掘进头面有一定的采掘影响。4、太原组C3L2灰岩水C3L2灰岩含水层平均位于二1煤层下平均110m,厚度一般5.8m,是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中等。对现采掘头面无威胁。5、奥陶纪灰岩水O2灰岩含水层平均位于二1煤层下143m,矿井西部山区广泛出露,补给条件好,含水层厚度397.97m,水位标高为+117~+126m,是二1煤层底板威胁最大的间接充水水源,由于太原组、本溪组隔水层阻隔,正常开采情况下奥灰水不会进入矿井。6、断层水依据矿井地质报告,井田内大部分断层的导水性、赋水性较弱,但局部大断层破碎带可能导水,井下采掘巷道接近或揭露断层,引起采掘工作面涌水量增加。(二)危害程度分析1、二1煤层顶板砂岩水是工作面采掘过程中最直接长期的主要充水水源,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局部顶板可能会出现滴淋水,当大顶初次来压后,水量会有所增大,根据已回采过的几个工作面出水情况看,此时水量可达到最大值,但只要注意及时排放一般不会对生产造成大的影响。2、C3L8灰岩含水层虽距二1煤间距大,且岩溶裂隙发育不均,四水平辅助轨道上山已揭露该含水层,水量最大时达到10.0m3/h;四水平南翼轨道上山在进行超前钻探时,钻探至该含水层,水量最大时也达到10.0m3/h左右;给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但不会造成突水现象。3、掘进工作面水害分析矿井主要危险含水层为C3L2灰岩含水层和奥陶统灰岩含水层,中奥陶统灰岩含水层平均位于二1煤层下143m,水位标高为+116~+134m,是二1煤层底板威胁最大的间接充水水源;C3L2灰岩含水层位于二1煤层下平均110m,层厚一般7m,是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中等;现矿井掘进工作面处于二1煤层下10-40m,距二灰水和奥灰水较远,由于太原组、本溪组隔水层阻隔,正常开采情况下二灰水和奥灰水不会进入矿井,掘进工作面正常施工期间无水害威胁。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二)统一指挥原则。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的具体指挥下开展。(三)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初期,煤矿事故应按照《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防止事故扩大。非煤矿山事故应按照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救,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安全线路撤离,防止事故扩大。(四)安全抢救原则。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矿井水害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示意图(二)指挥结构及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矿调度室)应急救援指挥部技术保障组抢险救灾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卫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信息发布组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业务科室及单位业务科室保卫科行政科、供应科及福利科安质科工会、劳资科及福利科党群部门医院为了加强对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矿成立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矿长副总指挥:党委书记、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开拓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纪委书记成员:副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技术科科长、开拓科长、机运科长地测科长、安质科长、供应科长、机电队长、通风区长、事故单位负责人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办公室主任:调度室主任(兼)办公室副主任:调度室副主任(兼)办公室24小时值班,矿至少有一名副矿级以上领导干部值班。电话:井下直拨3(三)指挥机构职责1、应急指挥部职责(1)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组成调动;(2)组建现场指挥部、确定指挥人员、救援队伍、配备救援器材和装备;(3)指挥、调度应急队伍和资源配置,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护、保卫和救援物资、善后处理等;(4)批准本预案的终止。2、总指挥职责(1)根据现场的危险等级、潜在后果等,决定本预案的启动;(2)负责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运作协调,部署应急策略,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3)指挥、协调应急程序行动及对外消息发布;(4)事故或突发事件超出矿处置能力时,向公司、政府应急救援机构提出救援申请。3、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组织或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完成应急行动;(2)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的应急程序和行动建议;(3)协调、组织应急行动所需人员、队伍和物资、设备调运等。4、成员单位职责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成员职责:(1)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2)各有关副矿长:根据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3)通风、地测副总:①协助矿总工程师处理灾害,并根据总工程师命令,负责指挥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其它副总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②参与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的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5)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及指令传达。(6)安质科科长: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监督。应根据调度室井下考勤和入井人员领取矿灯隔离自救器号码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和姓名,并报告调度室;处理事故中对没有持指定的副矿长签发的入井特别许可证的人员,严禁入井。(7)机电队队长:根据井下水灾出水量的实际情况,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组织开启井下各水仓泵房进行排水工作。(8)通风区区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善矿井通风状况,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关注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需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9)技术科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并负责准备好图纸和资料,根据矿长的命令完成测量打钻工作。(10)供应科科长: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矿长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负责提供水灾事故所需用的各种排水管路。(11)机运科科长:根据矿长的命令,负责矿井内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并完成其它任务。5、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指挥部下设8个应急救援小组。(1)抢险救灾组成员:由应急救援总指挥任命现场指挥组组长,有关业务科室、应急救援队伍、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职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对事故危害程度和范围、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及时处理突发灾害;并实施对遇险人员的抢救;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建议。(2)技术保障组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副总工程师、技术科长、开拓科长、机运科长、通防科长、地测科长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职责:主要制定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保障。(3)警戒保卫组组长:纪委书记成员:保卫科科长职责:负责地面事故现场的保护,同时维护好现场秩序,加强巡视地面其它重要场所,做好事故抢救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4)医疗救护组组长:后勤矿长成员:医院院长职责:负责遇灾人员的急救。包括急救站的设立、物资准备、救治护理人员配备等。(5)后勤保障组组长:后勤矿长成员:行办、行政科、供应科职责: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全部外来人员生活接待及内部参战人员的生活安排;负责全部救灾物资的准备、购置,并负责按规定装车、封车押运至副井井口或地面事故地点;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运送应急救援人员或物资。(6)事故调查组组长:安全矿长成员:安质科、纪委、工会职责:负责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分析,搜集原始资料、形成事故报告。(7)善后处理组组长:工会主席成员:工会、劳资科等部门职责:负责事故遇难人员家属的安置、补偿,安抚受害和受影响人员,核算救援费用。(8)信息发布组组长:党委书记成员:宣传科、安质科、行办等部门人员组成职责:负责信息发布工作,根据矿领导指示,及时与新闻媒体联系,协助做好事故现场新闻发布工作,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负责事故报告起草工作。四、预防与预警(一)危险源监控1、老空水监控(1)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明采掘工作面积水区及其最低点的具体位置和积水外缘标高,并用红色圈出积水区的探水线、警戒线。确定积水区与采掘工作面的空间关系,分析其主要的充水因素,预计可能的积水面积、积水量和补给来源。当掘进工作面进入探水警戒线后,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进行超前探放水。(2)超前探放老空积水,同时要制定预防有害气体溢出伤人的专门措施。(3)二1煤顶、底板砂岩水和二1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水监控①矿井必须利用物探、钻探等手段,提前查明采区、工作面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做好新水平、新采区和首采工作面的探放水工作,建立健全采区和工作面排水系统。②定期对地面各水文观测孔进行实时测量,观察水位变化情况。③加强水情水害实时监测系统的维护管理,及时采集相关数据,确保水害实时监测系统运行良好。(4)断层水监控①应核准(包括补钻探明)断层产状、位置,分析断层带的富(弱)导水性,并在平面图、剖面图上确定断层与采掘工作面的空间几何关系。②井巷通过导水或可能导水断层前,必须进行超前探放水。探水警戒线(探水起点)至断层交面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m,预计水压大于2MPa时应按比例增大。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导水断层附近不得进行采掘活动,在基岩含水层或含水断裂带附近开采时,应当对开采前后覆岩的渗透性及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进行分析评价,确定采用留设防隔水煤(岩)柱或采用疏干方法保证安全开采。③当井巷通过含(导)水断层时,要严防来压冒顶突水或迟到突水(突泥砂),并建议采掘部门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采用有效控制采高和采掘范围的方法,防止急倾斜煤层抽冒和大倾角巷道掘进冒落)。2、矿井主要生产、排水系统情况及可能发生突水地区:(1)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三矿井田有较稳定的含水层五层,主要有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石炭系C3L2灰岩含水层和C3L8灰岩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厚约400米,与二1煤间距平均164.47米,矿区西部山区广泛出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补给。二1煤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砂岩裂隙微弱含水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C3L8灰岩,该含水层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1—1.0升/秒米,所以二1煤层的水文地质类型为三类二型,即以岩溶裂隙含水层为主要充水含水层之条件中等类型,一11煤层顶板C3L8底板O2直接充水含水层皆为岩溶裂隙强含水层,故属三类三型,即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岩溶裂隙含水层之复杂类型。(2)矿井排水系统现状三矿井下共有三个主排水泵房,分别为:一水平中央泵房、二水平中央泵房、一、二水平泵房水仓内的水通过各自的排水管路直接排至地面,三水平泵房水仓内的水分段排至地面,即通过三水平排水管路排至二水平水仓,再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