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研究部分,着重介绍了参苓白术散方的组成、用法、功效、适应证、组方原理及特点、历代医家评述等问题;中篇为临床研究部分,按系统及病种重点介绍了研究者对参苓白术散方的临床观察,同时收集了大量临床医家的临证医案与经验总结;下篇实验研究部分着重论述了参苓白术散方的制剂工艺以及药理研究等内容。适用于临床中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学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目录上篇理论研究第一章参苓白术散方第一节参苓白术散方名释义第二节参苓白术散立法依据第三节参苓白术散的组成与方义分析第四节参苓白术散功用与适应证一、参苓白术散各组成中药功效与主治分析二、参苓白术散成方功效与适应证第五节参苓白术散源流发展第六节参苓白术散衍生方一、资生丸二、七味白术散三、异功散四、参苓壮脾圆五、参术散六、寿脾煎七、香砂六君子汤第二章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第三章参苓白术散现代理论研究进展第一节参苓白术散中人参去芦的问题第二节参苓白术散中人参和党参的问题第三节参苓白术散中加入陈皮的问题第四节参苓白术散中茯苓菌核不同部位应用的特点第五节参苓白术散中砂仁后下的问题第六节论参苓白术散中甘草生用、炙用的问题第七节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主治研究中篇临床研究第一章内科病证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一、慢性支气管炎二、哮喘三、胸膜炎四、支气管扩张五、气胸六、上呼吸道感染七、肺不张八、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九、慢性肺心病十、肺结核十一、咳嗽十二、肺胀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一、心律失常二、冠心病心绞痛三、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四、心悸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一、慢性胃炎二、慢性胰腺炎三、慢性结肠炎四、慢性肝炎五、溃疡性结肠炎六、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七、放射性肠炎八、消化性溃疡九、肝硬化十、乙型肝炎十一、慢性痢疾十二、脂肪肝十三、肠易激综合征十四、胃黏膜脱垂症十五、糖尿病性胃轻瘫十六、消化不良综合征十七、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十八、肠道菌群失调症十九、胆道术后综合征二十、胃肠功能紊乱二十一、应激性溃疡二十二、小肠黏膜脱落症二十三、肠癌术后二十四、泄泻二十五、胃痛二十六、胃脘嘈杂第四节泌尿系统疾病一、慢性肾小球肾炎二、尿路感染三、泌尿道结石四、痛风性肾病五、劳淋第五节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一、缺铁性贫血二、高脂血症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白细胞减少症五、贫血第六节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第七节内科疑难病证一、水肿二、中风后遗症三、血吸虫病腹水四、免疫功能低下五、周期性麻痹六、重症肌无力七、失眠八、痹证九、神经性厌食症十、盗汗十一、发热十二、痿证十三、梅核气十四、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第二章妇产科病证第一节月经病一、月经不调二、经行泄泻三、闭经第二节带下病第三节妊娠病一、妊娠恶阻二、子肿三、乳泣第四节妇科杂病一、慢性宫颈炎二、子宫全切术后腹泻三、外阴干燥症四、不孕症第三章儿科病证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一、小儿肺炎二、支气管哮喘三、肺门淋巴结结核四、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五、咳嗽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一、伪膜性肠炎二、小儿疳积三、小儿厌食症四、小儿腹泻第三节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第四节小儿五官科疾病一、过敏性鼻炎二、鼻窒三、小儿多涕症四、小儿花剥苔五、小儿弱视六、小儿慢性鼻窦炎七、病毒性角膜炎八、先天性白内障九、角膜软化症第五节小儿疑难杂症一、水肿二、小儿弱智三、小儿缺锌四、小儿湿疹五、小儿摇头症六、缺铁性贫血第四章耳鼻喉科病证一、美尼尔综合征二、渗出性中耳炎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四、神经性耳聋耳鸣五、过敏性鼻炎六、慢性鼻炎七、慢性鼻窦炎八、干酪性鼻炎九、慢性喉炎十、慢性咽炎第五章眼科病证一、视瞻昏渺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第六章口腔科病证一、复发性口腔溃疡二、口腔黏膜病三、舌炎第七章皮肤科病证一、白色糠疹二、肌衄三、多发性皮肤炎四、汗疱疹五、天疱疮第八章外科病证一、多发性脂肪瘸二、肛瘘术后创口愈合第九章骨科病证骨折后低张性水肿第十章男科病证一、阳痿二、不射精症三、少精症四、遗精五、慢性前列腺炎下篇实验研究第一章参苓白术散的制剂研究第一节制剂工艺一、参苓白术散二、参苓白术丸三、参苓白术胶囊四、参苓白术片五、参苓白术颗粒六、参苓白术口服液七、参苓白术茶八、参苓白术酒第二节质量研究一、鉴别二、含量测定第二章参苓白术散的药理研究第一节参苓白术散各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一、人参二、茯苓三、白术四、山药五、莲子肉六、白扁豆七、薏苡仁八、砂仁九、桔梗十、甘草第二节参苓白术散的药理研究一、对直肠放射性损伤的防治作用二、在肺结核化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三、对嗜酸性“脾虚”小鼠的影响四、对吲哚美辛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五、对脾虚模型的真菌菌群调整功能六、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比较研究七、预防癌症化疗的毒性及不良反应查看全部精彩书摘上篇理论研究第一章参苓白术散方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官方颁布的《太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剂局方》),是一首药物性味平和、温而不燥、补而不腻的临床常用方剂。因其组方严谨、配方精当,受到医家们的重视,沿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患。近代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亦将本方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及其他疑难杂症,临床只要辨证准确,应用得当,常可获得满意疗效。第一节参苓白术散方名释义本方名为“参苓白术散”,参,指人参;苓,指茯苓;本方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方以人参(去芦)、白茯苓、白术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去皮)助人参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佐砂仁醒脾和胃,桔梗(炒令深黄)宣肺利气,以益肺气,甘草(炒)调和诸药。可以看出全方人参、茯苓、白术起主要作用,以此三味药做为本方的方名,既贴切又简单明了。第二节参苓白术散立法依据盖人之一身,以胃气为本,胃气旺,则五脏受荫;五脏伤,则百病丛生。《成方便读》载:“补气者,当求之脾肺。”指出《和剂局方》创立本方的原因和指导思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病则百病丛生。《内经》云:“饮人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脏的生理功能是输送水谷精微和代谢水湿。若脾气旺盛,则水液精微输布全身;反之脾气虚弱,则会造成湿浊停滞,津气不能输布的状况,而引起各种疾病。张路玉说:“无论寒热补泻,先培中土,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哉。”故本方以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促中州运化,资生气血。肺主气,《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为五藏中与气关系最密切的内脏。并且人体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也依赖于肺的疏通和调节。即“肺为水之上源”。故本方以桔梗配入方中,桔梗为手太阴肺经引经药,如舟楫载药上行,达于上焦以益肺,即培土生金之意。总之,本方重点界限在于“虚”和“湿”。治法立方自然也不离其二。是以从脾肺入手,以益气健脾渗湿为重。这就是本方的立法依据。第三节参苓白甫散的组成与方义分新参苓白术散方由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姜汁浸)、白茯苓、人参、甘草(炒)、白术、山药组成。本方治证由脾虚夹湿所致。脾胃虚弱,则运化失职,湿自内生,气机不畅,故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为法。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人参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佐以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以通调水道,又载药上行,以益肺气。而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在补脾的基础上,升清益肺,培土生金,使肺气得充,水精四布,则一身之气旺矣。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补其中气,渗其湿浊,行其气滞,恢复脾胃受纳与健运之职,则诸症自除。综观全方,补中有行,行中有止,升降并用,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温而不燥,药力平和,是一首补气健脾,和胃渗湿,兼可益肺之良方。其配伍特点有二:一为本方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故是以四君子补气为主,兼有和胃渗湿之功。二是本方在益气健脾的同时,用桔梗宣肺利气,又载药上行,以益肺气,可用治肺损虚劳诸证,有培土生金之功。第四节参苓白术散功用与适应证一、参苓白术散各组成中药功效与主治分析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山药、炒甘草十味药组成。(一)人参味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功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本品大补元气,为补气要药,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无论因于大失血、大吐泻或久病、大病所致者,单用人参大量煎服,即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之效,如独参汤。人参主人肺、脾二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等证。又可补脾益气,用于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证。人参味甘,有益气生津之效,可用于热病气津两伤,身热口渴及消渴等证。此外,本品有补气安神益智之效,故可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神农本草经》: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珍珠囊》: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止渴生津液。《本草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吐血,下血,嗽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本草正》:阴虚而火不盛者,自当用参为君,阴虚而火稍盛者,但可用参为佐;若阴虚而火大盛者,则诚有暂忌人参,而惟用纯甘壮水之剂。《神农本草经》:味甘小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新修本草》:味甘,微寒,微温,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久服轻身延年。《本草备要》:[批]大补元气,泻火。生,甘苦微凉;熟,甘温。大补肺中元气,泻火,益土,生金。明目,开心益智,添精神,定惊悸,除烦渴,通血脉,消痰水。治虚劳内伤,发热自汗,多梦纷纭,呕哕反胃,虚咳喘促,疟痢滑泻,淋沥胀满,中风,中暑及一切血证。《用药法象》:人参甘温,能补肺中元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肺主诸气故也。《本草经疏》: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其主治也,则补五脏。盖脏虽有五,以言乎生气之流通则一也,益真气,则五脏皆补矣。邪气之所以久留而不去者,无他,真气虚则不能敌,故留恋而不解,兹得补而真气充实,则邪不能容。《海药本草》:主腰腹,消食,益气,安神,止呕逆,平脉,下痰,止烦燥,变酸水。《日华子》:杀金石药毒,调中治气,消食开胃,食之无忌。《医学启源》:治脾肺阳气不足及肺气喘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二)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本品既可补气健脾,又能燥湿利水,故可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软神疲等证。亦可用于脾虚水停的痰饮,水肿,小便不利等证。此外,本品能补脾益气,固表止汗,可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的汗多证。再者,亦能治疗脾虚气弱的胎动不安。《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本草汇言》: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本草备要》: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在血补血,在气补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燥湿则能利小便,生津液,止泄泻,消痰水肿满,黄疸湿痹;补脾则能进饮食,祛劳倦,止肌热;和中则能已呕吐,定痛安胎。《珍珠囊》:除湿益气,补中补阳,消痰逐水,生津止渴,止泻痢,消足胫湿肿,……得枳实消痞满,佐黄芩安胎清热。《本草汇编》:脾恶湿,湿盛则气不得宣化,津由何生?故曰: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焉,用白术以除其湿,则气得周流而津液生矣。《本经逢源》: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及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熟则有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效。《新修本草》:利小便,及用苦酒渍之,极效。《日华子》: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腠。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软弱、山岚瘴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