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第三章参考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Ⅰ学案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自主学习二.师生互学活动1.植物界:海上藻类陆上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问题:环境变迁一方面导致生物的灭绝,另一方面促进生物的进化。如中生代末期的生物大灭绝,后期出现了新的生物物种。活动2.材料一:化学演化生物演化(1)环境变迁影响生物的进化,而生物的进化又会影响环境变迁活动3.能论证,从已知证据确凿说明;或不能论证,从已知证据不确定性加以说明。气候异常说;物种入侵说;疾病说等活动4.(1)因果关联图(G和K可互换)大气组成成分二氧化碳的变化影响大气环境,进而影响水、岩石、生物等环境要素,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2)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破坏森林,改变了大气组成成分,而大气组成成分的变化影响环境变迁,而环境变迁又反过来影响人类活动。三.目标自检1.C2.C3.A4.C5.B6.(1)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有时会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存(2)发展生产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重视和保护环境,必须妥善安排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否则就会引起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健康生活。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自主学习参考答案环境变迁地理环境要素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影响生物灭绝或进化环境变迁地理环境要素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影响生物灭绝或进化DIMFBLJAGECHK高一地理必修Ⅰ学案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1.二、师生互学活动1.(1)(2)对地表塑造:加快岩石圈的风化河流水文: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幅度增大地下水:蓄水量减少土壤: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有机质大量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动物:动物栖息地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气候: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地表水汽蒸发量减少,气候变干;温差变大。地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地质灾害加剧(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表达的严谨与规范)活动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位于我国西北(地处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植被沙漠(荒漠)土壤(2)位于我国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降水丰富,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水系发达,平原地区河网密布,属外流河,水循环活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布;土壤呈酸性且有机质含量少而贫瘠。活动3.活动4.略(具体内容见教材)活动5.略(具体内容见教材)三、目标自检1.C2.A3.C4.A综合题5.(1)A.二氧化碳B.氧气C.氧气D.二氧化碳E.氮气、水汽G.氧气(游离氧)H.无机物M.水肥。黄土高原人类破坏植被流水侵蚀土壤肥力下降形成沟谷地貌影响当地环境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河道於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地貌水文(河流)气候地形生物(植被)土壤以土壤形成为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变化;还会对其他相关联地区造成影响。资源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利用人类活动岩石:提供矿物质成分生物:产生有机质气候:影响有机质的积累水文: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土壤矿物质有机质空气与水分热量岩石:提供矿物质成分生物:产生有机质气候:影响有机质的积累水文: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土壤矿物质有机质空气与水分热量岩石:提供矿物质成分生物:产生有机质气候:影响有机质的积累水文: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土壤矿物质有机质空气与水分热量岩石:提供矿物质成分生物:产生有机质气候:影响有机质的积累水文: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土壤矿物质有机质空气与水分热量岩石:提供矿物质成分生物:产生有机质气候:影响有机质的积累水文: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土壤矿物质有机质空气与水分热量岩石:提供矿物质成分生物:产生有机质气候:影响有机质的积累水文: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土壤矿物质有机质空气与水分热量高一地理必修Ⅰ学案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2)6CO2+6H20=C6H12O6+6O2(3)①通过光合作用,改变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现代大气成分。②加速岩石的风化,促使土壤的形成。6.(1)①D②A③C④B(2)水、土地(顺序可以互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3)D7.(1)气温降水(顺序可以互换)(2)降水量增多(3)森林减少(4)温度提高有机质分解加快,降水增多淋失增多。(5)从美国大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草原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多少与草本植物丰歉程度有关,降水多的地方,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土壤中有机质增多;单位面积森林提供的有机质数量少于草本植物,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会降低;美国南部森林,由于气温高,降水多,有机质的分解、淋失也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又会降低。8.东北:增施有机肥,最好是农家肥、桔杆还田、保持土壤肥力华北:减少水分蒸发和合理灌溉相结合的措施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的措施,如植树造林种草。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自主学习二、师生互学活动1.(1)略(见教材P:85)(2)A.热量差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可以不用回答)B.水分差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归纳:①减少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纬度、热量②渐减森林、草原、荒漠干湿度、水分根据以上知识与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表地域分异规律分异的主要因素自然带分布空间规律典型分布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热量东西(经度、纬线方向)延伸、南北(纬度、经线方向)更替非洲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水分南北(纬度、经线方向)延伸、东西(经度、纬线方向)更替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活动2.(1)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2)纬度越低,山地(海拔相同,且足够高)自然带数量越多。较大尺度空间分布规律垂直地带分异规律主要陆地自然带森林带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较小尺度地方性分异规律人类活动原则:因地制宜草原带荒漠带高一地理必修Ⅰ学案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4(3)相同纬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4)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基本相一致。(5)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同一纬度阳坡高于阴坡。(6)高山雪线的分布高度受热量和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不写,图中没有体现)活动3.(1)A.亚高山寒性灌丛草甸带;B.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理由:垂直方向上水热状况差异,形成垂直方向上自然带的分异。(2)喜马拉雅山南侧自然带比北侧自然带多。因为南侧相对高度大,垂直方向差异明显。(3)能;因为山麓自然带与当地纬度(水平)方向上的自然带一致。活动4.(1)低,因为南坡受海洋性气团影响,多地形雨,降水量比北坡丰富,雪线高度低。(2)高,因为南坡和北坡相比受中纬西风影响小,降水较少;南坡气温较高。纬度、降水、坡向。纬度越低,雪线越高;降水量多,雪线较低;向阳坡比背阴坡雪线较高。(3)A、B.活动5.略活动6.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25°~35°大陆东岸北纬35°~55°大陆东岸30°~40°大陆西岸40°~60°大陆西岸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中纬西风与副热带高压带更替控制终年受中纬西风带影响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终年温和湿润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活动7.略三.目标自检选择题1.B2.A3.C4.D5.A6.B7.C8.C9.C10.D11.B12.B综合题13.(1)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赤道、纬度(3)地方性、地形(埃塞俄比亚高原)(4)寒流、714.CDBA15.(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荒漠、温带季风气候(2)干湿度、水分(3)雨(水)热、水稻、水、小麦、草场、水果高一地理必修Ⅰ学案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第三章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C2.B3.A4.C5.A6.A7.D8.D9.C10.C11.D12.C13.A14.C15.B16.C17.C18.A19.B20.B21.B22.C23.C24.B25.C26.D27.D28.C29.A30.B31.A32.C33.D34.B35.B二、简答题36.②①③④⑥⑤37.(1)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2)植被稀少(荒漠景观)(3)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难以形成降水,气候干旱;B距离海洋遥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少,降水稀少(4)水分(5)石油(6)土壤盐碱化38.(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水分(3)因地制宜(4)该地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有利于有机物积累。39.(8分)(1)水热状况随高度而变化热量(2)丙乙甲(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风向随季节而变化(4)纬度相对高度(或相对海拔)(不分顺序)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Ⅰ一.自主学习1.聚落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地形影响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2.(略)二.师生互学活动1.(1)条带状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河漫滩地形相对平坦;(2)大团块状C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更加便利,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地形平坦开阔、水源丰富。活动2.(1)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和主要交通线上。此处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相对发达。(2)C(3)D(4)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策等。活动3(略)三.目标自检1.D2.B3.A4.D5.(1)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复杂的丘陵地区或山区。(2)北方,聚落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南方,聚落规模较小,分布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少。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Ⅱ一.自主学习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地形影响交通线路的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2.(略)二.师生互学活动1.(1)公路、铁路(航空)(2)D(3)高原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原缺氧活动2.方案②,理由:线路较短,绕开了城市,避免造成城市的交通拥堵;在山坡地段与等高线平行,沿线坡度小,工程高一地理必修Ⅰ学案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6量小,技术要求不高。活动3.(略)三.目标自检1.B2.D3.C4.D5.(1)②(1分)地势平坦,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2分)。(2)方便C村居民出行,增加线路货、客流量,提高经济效益(2分)(3)画图(1分)在该位置开凿,运河的里程短,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2分)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自主学习三个时期分别是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变化特点是冷暖干湿交替、长短不一;影响是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加剧旱涝灾害和其他气象灾害、农业减产、影响人类健康等等。二.师生互动活动1.(1)①元古代震旦纪、古生代石炭纪至二叠纪、新生代第四纪。②温暖期偏长。③中生代侏罗纪温暖干燥④在地质时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的来看,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2)略活动2.(1)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近5000年来,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4度;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2)基本一致,正相关。活动3.(1)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原因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2)约1908年~1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