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学时数:共72学时,其中讲授48学时,实验24学时授课对象:生物技术、农学、园艺、植保、资环等专业主讲教材:生物化学主编杨志敏,蒋立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参考资料:生物化学主编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基础生物化学主编王金胜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生物化学主编B.D.Hames,N.M.Hooper等,科学出版社,2001年(中、英)蛋白质化学主编姜涌明赵国骏,扬州大学农学院基础生物化学主编白宝璋任永信史国安于少华,延边大学出版社Stryer主编,唐有祺等译,生物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郭蔼光,基础生物化学,世界图书出版社李建武,生物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蛋白质第三章核酸第四章酶第五章大分子复合物第六章生物氧化第七章糖类代谢第八章脂类代谢第九章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第十章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第十一章核酸的生物合成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十三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控一、题目第一章绪论(1学时)第二章蛋白质(共8学时,第1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9΄)二、生物化学的发展(15΄)三、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6΄)四、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0΄)第二章蛋白质第一节蛋白质的元素组成(15΄)第二节氨基酸一、蛋白质氨基酸(35΄)三、授课重点蛋白质氨基酸。四、授课难点蛋白质氨基酸。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结合学生讨论互动;从网上查阅大量文献,结合形象新颖的图片,制作有感性的PPT课件;氨基酸分子都有形象的分子结构式,以便让同学们更加通过结构认识它的性质。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二章蛋白质(共8学时,第2~3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主要是蛋白质氨基酸)(5΄)第二章蛋白质第二节氨基酸二、非蛋白氨基酸(20΄)三、氨基酸的重要性质(45΄)氨基酸性质小结(5΄)第三节肽(25΄)三、授课重点氨基酸的重要性质。四、授课难点氨基酸的重要性质。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结合提问,结合板书,尤其是涉及计算的部分,设计动画内容,更加形象地一步一步推导;课前进行了充分准备。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二章蛋白质(共8学时,第4~5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二章蛋白质第四节蛋白质的结构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30΄)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45΄)第五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生物学功能(20΄)三、授课重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四、授课难点蛋白质多肽链折叠的空间限制。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启发,结合模型学习空间结构从网上下载一些精美的图片,增强大家的感性认识;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二章蛋白质(共8学时,第6~7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二章蛋白质第五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二、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5΄)小结(5΄)第六节蛋白质的重要性质一、蛋白质的分子量(14΄)二、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16΄)三、蛋白质的胶体性质(15΄)三、授课重点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重要性质。四、授课难点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讲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时加入了一些动画,使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更加形象,更加好理解;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二章蛋白质(共8学时,第8个学时)第三章核酸(共4学时,第1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二章蛋白质第六节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四、蛋白质的沉淀反应(10΄)五、蛋白质的变性(10΄)六、蛋白质的紫外吸收(5΄)七、蛋白质的颜色反应(15΄)小结(5΄)第三章核酸引言(15΄)第一节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化学组成一、核酸的种类和分布(15΄)二、核酸的化学组成(20΄)三、授课重点蛋白质的重要性质;核酸的化学组成。四、授课难点无。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结合图片以讲授为主,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三章核酸(共4学时,第2~3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三章核酸第一节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化学组成三、核酸的生物学功能(17΄)第二节核酸的分子结构一、DNA的分子结构(40΄)二、RNA的分子结构(38΄)三、授课重点DNA双螺旋;mRNA的一级结构特点;tRNA二级结构特点。四、授课难点DNA超螺旋。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结合学生讨论;收集大量资料。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三章核酸(共4学时,第4个学时)第四章酶(共6学时,第1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三章核酸第三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分离提纯一、核酸的理化性质(35΄)二、核酸变性与复性及分子杂交(10΄)第四章酶引言酶的发展历史(10΄)第一节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作用特点一、酶的概念(12΄)二、酶的催化特点(18΄)三、酶作用的专一性(10΄,未完待续)三、授课重点核酸的理化性质;酶的催化特点。四、授课难点酶的潜手性专一。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参阅大量文献,充分制作PPT课件。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四章酶(共6学时,第2~3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四章酶第一节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作用特点三、酶作用的专一性(10΄)四、酶的化学组成(20΄)第二节酶的命名和分类一、酶的命名(10΄)二、酶的分类(20΄)第三节酶的作用机理一、酶的活性中心(20΄)二、酶作用专一性机制(15΄)三、授课重点酶的化学组成;国际命名法;活性中心。四、授课难点酶的专一性机制。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结合大量图片。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四章酶(共6学时,第4~5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四章酶第三节酶的作用机理三、酶作用的高效性机制(15΄)四、以胰凝乳蛋白酶为例说明酶的作用机制(10΄)第四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一、酶反应速度与酶活力:酶的活力单位、酶的比活力(10΄)二、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米氏方程、米氏常数的意义(30΄)三、酶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5΄)四、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5΄)五、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10΄)六、激活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10΄)三、授课重点酶高效性机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四、授课难点酶高效性机制;米氏方程的推导。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结合大量实例,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四章酶(共6个学时,第6个学时)第五章大分子复合物---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共2学时,第1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四章酶第四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七、抑制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10΄)第五节调节酶类(5΄)第六节核酶和抗体酶(5΄)第七节酶的应用(自学)第八节维生素与辅酶(25΄)第五章大分子复合物---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生物膜的组成(15΄)生物膜的组成:膜脂、膜蛋白、糖类及其他膜组分第二节生物膜的结构(25΄)一、生物膜结构的主要特征:不对称性和流动性二、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其发展第三节生物膜的功能一、物质运输功能(10΄,未完待续)三、授课重点抑制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维生素与辅酶;生物膜结构的主要特征。四、授课难点抑制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结合大量小动画,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五章大分子复合物---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共2学时,第2个学时)第六章生物氧化(共3学时,第1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五章大分子复合物第三节生物膜的功能一、物质运输功能(25΄)二、生物膜上能量转换和传递(5΄)三、膜上受体与跨膜信号转导(10΄)四、膜的识别功能(5΄)第六章生物氧化第一节生物氧化概述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5΄)二、生物氧化中有关的酶类(5΄)三、生化反应的自由能变化(5΄)四、高能化合物(5΄)第二节电子传递链一、电子传递链的概念和部位(10΄)二、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10΄)三、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顺序(10΄)三、授课重点生物膜的功能;电子传递链。四、授课难点电子传递链的机理。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结合形象有图片;听其他有经验老师的课,增强对此章的宏观把握。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六章生物氧化(共3学时,第2~3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二节电子传递链四、呼吸链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分布(8΄)五、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抑制剂(12΄)第三节氧化磷酸化一、氧化磷酸化的类型(5΄)二、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偶联部位(5΄)三、ATP合酶(10΄)四、氧化磷酸化的机理(15΄)化学偶联假说、构象偶联假说、化学渗透学说五、氧化磷酸化的控制及其解偶联剂和抑制剂(15΄)六、NADH氧化磷酸化和ATP、ADP、无机磷的运输(10΄)七、ATP能量的利用与贮存(5΄)八、细胞内ATP含量的调节(5΄)第四节活性氧(自学)小结(5΄)三、授课重点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四、授课难点氧化磷酸化机理。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制作有感性的PPT课件,下载并播放动画,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宏观化;提前试讲,作好充分准备。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七章糖类代谢(共5学时,第1~2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一节生物体内的糖类化合物(8΄)第二节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一、蔗糖的酶促降解(15΄)二、淀粉和糖原的酶促降解(15΄)第三节糖酵解一、糖酵解的概念(5΄)二、糖酵解的生化历程:细胞定位、反应历程(20΄)三、糖酵解中产生的能量(10΄)四、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12΄)五、糖酵解的调控(10΄)三、授课重点糖酵解的反应历程、生物学意义及其调控。四、授课难点糖酵解调控。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在制作多媒体的技巧上花点功夫,使化学历程形象化。六、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一、题目第七章糖类代谢(共5个学时,第3~4个学时)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共100min)总结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5΄)第三节糖酵解六、丙酮酸的去处(5΄)第四节三羧酸循环一、丙酮酸氧化为乙酰辅酶A是三羧酸循环的准备阶段:E.coli丙酮酸脱氢酶多酶复合体的结构及其作用机理(15΄)二、三羧酸循环的历程:概念、细胞定位、反应历程(30΄)三、三羧酸循环能量的产生及特点(5΄)四、三羧酸循环的回补反应(5΄)五、三羧酸循环的调控(10΄)六、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5΄)第五节磷酸戊糖途径一、磷酸戊糖途径的细胞定位及反应历程(10΄)二、磷酸戊糖途径的化学计量及生物学意义(5΄)三、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5΄)三、授课重点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历程;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四、授课难点三羧酸循环历程。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讲授为主,在制作多媒体的技巧上花点功夫,使化学历程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