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质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以及发展简史。重点:地质学的研究方法;难点:地质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地质学概述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在当前阶段,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因为这一部分既是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部分,同时也是容易直接观测和研究历史最久的部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如卫星、航天、深钻技术、海洋物探、高温高压实验、电子显微镜、计算机、遥感遥测、红外摄影、激光等新技术、新手段的不断应用,地质学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从地球表层向深部发展,出现了深部地质学;从大陆向海洋发展,出现了海洋地质学;从地球向外层空间发展,出现了月球地质学、行星地质学、宇宙地质学。二、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划分(一)研究内容: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二)学科划分:(三)地质学研究的特点和方法21、研究特点第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第二,地质学具有多因素互相制约的复杂性。第三,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2、研究方法地质学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推理的基本方法是演绎和归纳。演绎是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例如凡是岩石都是地壳发展历史的产物,花岗岩是一种岩石,所以花岗岩是地壳发展历史的产物。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例如在高山上,发现成层的岩石,岩层中含有海生动物化石,说明高山的前身是海洋,这里曾经发生过海陆的变化。在地质学研究中,这两种推理方法都能用到,但归纳法则是更基本的方法。野外调查——为了认识地壳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除了搜集和研究前人资料外,必须进行野外调查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室内实验也是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历史比较法(现实类比法)——研究地球的历史,重塑地质时代的古地理环境,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四)地质学研究的目的1、理论目的:正确认识地球和地球的发展历史2、实践目的:指导人类寻找并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能源,查明与防治地质灾害,为改善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服务。第二节地质学发展简史1、萌芽时期(远古-1450)2、奠基时期(1450-1750)3、形成时期(1750-1840)4、发展时期(1840-1910)5、20世纪地质学的发展(1910-1970)6、现代地质学的发展趋势(1970-至今)3第二章地球的基本特征[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地球的形状、大小、物理性质;了解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掌握地质作用。重点:地质作用,圈层结构;难点:地质作用。第一节地球概况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第一级近似:圆球形第二级近似:旋转椭球体第三级近似:大地水准体大地水准面:是指由平均海面所封闭的球体形状。(二)地球大小二、地球的物理性质(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地球的质量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用地球的质量除以地球的体积,便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17g/cm3,而地壳上部的岩石平均密度是2.65g/cm3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理想的扁球体(旋转椭球体),并且内部密度无横向变化,所计算出的重力值,称理论重力值。但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以致所测出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称为重力异常。比理论值大的称正异常,比理论值小的称负异常。存在一些密度较大物质的地区,如铁、铜、铅、锌等金属矿区,就常表现为正异常;而存在一些密度较小物质的地区,如石油、煤、盐类以及大量地下水等,就常表现为负异常。异常的大小取决于矿石与周围岩石的密度差、矿体的大小以及矿体的埋藏深度。根据这个道理可以进行找矿和地质调查,这称为重力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二)地磁地磁具有以下特点:(1)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的位置不一致,并且磁极的位置逐年都有变化(2)地面上每一点都可从理论上计算出它的磁偏角和磁倾角。如磁偏角和磁倾角与理4论值不符时,叫做地磁异常。局部的地磁异常主要是由地下岩石磁性差异引起。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的磁法勘探就是据此寻找地磁异常区,从而发现隐伏地下的高磁性矿床。此外通过研究在亿、万年前所形成的岩石中保存下来的剩余磁性的方向和强度,来判断地球磁场方向的变化,称古地磁学。它可以配合其它方法探索地球岩石圈构造发展的历史。(三)地热地球内部储存着巨大的热能,这就是常说的地热。地壳表层的温度常随外界温度而有日变化和年受化,但从地表向下到达一定深度,具温度不随外界温度而变化,这一深度叫常温层。它的深度因地而异,在我国北方,温度具有年变化的深度大约在30m左右。在年常温层以下,地温随深度而增加,此增温规律可以用地热增温级或地热梯度表示。地热的主要来源是由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地球内的热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进行释放,如火山喷发、热水活动以及构造运动等都是消耗地热的形式。但地热释放最经常和持续的形式是地球内部热能从地球深部向地表的传输,这种现象称为大地热流。研究还表明,地热流值与岩石圈厚度有关。岩石圈越薄,则地热流值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根据地热流值的大小可以推算出岩石圈的厚度,其推算结果与根据地震波推算的结果大体相符。地热流所带出的热能是很分散的,目前只有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富集起来的地热能,才能当作资源看待。第二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外部圈层(一)大气圈从地表(包括地下相当深度的岩石裂隙中的气体)到16000km高空都存在气体或基本粒子,总质量达5×1015t,占地球总质量的0.00009%。主要成分氮占78%;氧占21%;其他是二氧化碳、水汽、惰性气体、尘埃等,占1%。大气圈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重要的作用:(1)大气可以供给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碳、氢、氧、氮等元素。(2)大气可以保护生物的生长,使其避免受到宇宙射线的危害。(3)防止地球表面温度发生剧烈的变化和水分的散失,如若没有大气圈,地球上将不会存在水分。(4)一切天气的变化,如风、雨、雪、雹等都发生在大气圈中。(5)大气是地质作用的重要因素。(6)大气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密切。大气容易遭受污染,大气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类健康。(二)水圈水圈主要是呈液态及部分呈固态出现的。它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形成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水圈是地球构成有机界的组成部分,对地球的发展和人类生存有很重要的作用:(1)水圈是生命的起源地,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2)水是多种物质的储藏床。(3)水是改造与塑造地球面貌的重要动力。(4)水是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水资源的多寡和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三)生物圈5指地球表面有生物存在并感受生命活动影响的圈层。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动物、植物大约有250万种,其中动物占200万种左右,植物大约占34万种左右,微生物大约有3.7万种。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内部圈层指从地面往下直到地球中心的各个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通常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更主要是利用地震波的传播变化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情况。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体和流体,速度较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速度较慢。同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介质的刚性和密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地震波实际上对地球起到“透视”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借助宇宙地质(特别是陨石的成分)来判断地球内部的成分。如果地球从表及里,是由均一物质组成,则纵横波速度在任何深度和任何方向都应该相同。但根据地球内部震波传播曲线分析,可以看出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而发生变化,并且有些地方还发生突然变化,可见地球内部物质不是均一的,而且还存在许多界面。地震波在地下若干深度处,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其中有两个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叫一级不连续面。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数据,可以制成地球内部震波传播速度曲线图。从表或图中可以看出两个一级不连续面:一个在地下(自海平面起算)平均33km处(指大陆部分)。在此不连续面以上,纵波速度为7.6km/s,以下则急增向8.0km/s;而横波则由4.2km/s增到4.4km/s。这个一级不连续面称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另一个在2900km深处。在这里纵波速度由13.32km/s突然降为8.1km/s,而横波至此则完全消失。这个面称古登堡不连续面。这两个一级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3个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一)地壳1、地壳的元素组成指地球莫霍面以上的固体硬壳(A层),属于岩石圈的上部。地壳主要由硅酸盐类岩石组成,它的质量为O、Si、Al、Fe、Ca、Na、K、Mg等8种主要元素占98%以上,其他元素共占1-2%。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2、地壳的厚度和结构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其厚度大致为地球半径的1/400,但各处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平均厚度37km多,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则只有约7km。一般说来,高山、高原部分地壳最厚,如我国青藏高原地壳最厚可达70km。3、地壳的类型地壳可以分为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和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陆壳的特征是厚度较大(30—70km),具双层结构,即在玄武岩层之上有花岗岩层(表层的大部分地区有沉积岩层)。总的来看,硅铝层好像浮在硅镁层之上,地表起伏越大(如高山、高原),莫霍面的位置越深,地壳越厚。洋壳的特征是厚度较小,最薄的地方不到5km,一般只有单层结构,即玄武岩层,其表层为海洋沉积层所覆盖。此外,在陆壳和洋壳交会处还可以分出过渡型地壳,又称次大陆型地壳,其特点介于以上二种类型地壳之间。(二)地幔指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的圈层。深度为从地壳底界到2900km。压力随深度而增加,温度也随深度缓慢增加。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大体是缓慢而均匀变化的。中间缺少一级不连续面,说明地幔物质较地壳具有很大的均匀性。(三)地核位于深2900km古登堡面以下直到地心部分称地核。由于震波速度在这一部分发生了突6然变化,即纵波速度从每秒13.32km下降到8.1km,横波则消失,表明组成地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等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地震纵波的变化情况,地核又可分为外核(E层)、过渡层(F层)和内核(G层)。外核由于只有P波才能通过,呈液态。过渡层和内核有S波出现,呈固态。关于地核的成分,很早就认为是铁镍成分,相当于铁陨石的成分,称为铁镍地核说。后来有人认为组成地核的物质也是硅酸盐,但在高温高压下,原子结构受到破坏,使各元素原子中的电子游离出来,好像原子核融于电子之中,具有很大的密度,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成为具有金属特性和液体特性的物质,这称为压力电离现象,这种物质状态称超固态。近来又提出了更新的看法。目前借助于冲击波的动力研究,已经能够进行超过地心压力的实验。第三节地质作用及其能量来源(一)基本概念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组成地球的物质不断在变化和重新组合,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也不断在改造和演变。地球的这种不断的变化,是和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密切相关的。我们把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总称为地质作用。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所有地质营力来源于能,力是能的表现。按照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的能(简称内能)引起的,主要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以外的能(简称外能)引起的,主要有太阳辐射能、潮汐能、生物能等。(二)地质作用的能源1.地内热能地球本身具有巨大的热能,这是导致地球发生变化的重要能源。目前公认,放射性热能,即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的热能,是地球热能的主要来源。2.重力能指地心引力给予物体的位能。3.地球旋转能地球自转对地球表层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