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中国地震局二〇〇六年三月目录一、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国家需求...............................................................1(一)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战略地位和国家需求................................................1(二)对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2(三)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主要问题........................................................5二、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8(一)指导思想........................................................................................................8(二)总体目标........................................................................................................8(三)发展战略........................................................................................................9三、主要任务...............................................................................................................9(一)全面推进能力建设,为地震科技发展提供保障条件..............................10(二)加强基础性调查和研究工作,为地震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1(三)主攻关键科技问题,带动地震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12四、“十一五”重点项目.............................................................................................12(一)动力地震预测模型研究..............................................................................13(二)城市地震成灾机理与灾害控制..................................................................14(三)地震监测预报及减灾新技术研究..............................................................16(四)“中国台阵”(CHINAARRAY)研究计划....................................................17(五)中国大陆及海域活动构造和深部构造调查与评价..................................18(六)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安全基础信息调查与评价..............................20(七)地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21(八)卫星地震观测系统建设与应用..................................................................23(九)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应用..................................................24(十)高分辨深部地震观测与灾害快速判定技术..............................................25五、保障措施.............................................................................................................26(一)加大地震科技投入的力度和稳定性..........................................................26(二)加强地震科技队伍建设..............................................................................27(三)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地震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7(四)建设地震科技创新环境..............................................................................271地震科学技术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支撑,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在公共安全重点领域将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重大自然灾害防御列为优先主题。《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把“以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提高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作为发展战略,并提出了一系列与地震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任务。地震科技发展需要制订与国家目标相适应的发展规划,提出明确、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地震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依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编制,是中国地震局指导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组织申报重大科技项目和安排科技投资的依据,同时对中国地震局所属单位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规划期为2006—2020年,以“十一五”为重点。一、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国家需求(一)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战略地位和国家需求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VII度以上的高烈度区覆盖了1/2的国土,其中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我国目前居住在农村的8亿人口中,有6.5亿人居住在地震高烈度区。我国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1/2;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占同期我国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1/2。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防震减灾是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科技型公益性事业。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撑和推动。面对强烈地震,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伤亡很小的情况相比,我国在监测、防御、预警、应急和救援等各个环节,还存在明显差距,其根本的原因和最直接的表现,是各个环节中科技水平的差距。2因此,加快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提高我国防震减灾能力的迫切需求。此外,地震科学技术不仅是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撑,而且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战略储备。地震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可为国家的整体外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服务。(二)对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1、关键科学问题尽管基础科学的发展具有相当的不可预测性,从国家需求、学科发展、技术条件等方面来考虑,仍可展望在今后一个时期,下述科学问题的研究将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科学问题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1)中国大陆地震构造环境与动力学背景深刻认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地震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背景,不仅将深化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规律性的认识,而且因其在全球地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中国独特的地域优势,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地震科学的国际地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包括:周缘主要板块边界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中国大陆和海域的影响;中国大陆及海域活动地块的结构及其运动与变形方式;中国大陆及海域活动断层的细结构;主要活动构造带晚第四纪及现今的运动方式与速率;中国大陆及海域岩石圈结构与孕震环境;中国大陆的背景地球物理场和应力应变场等。(2)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过程和机理强震的孕育和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必须通过多学科的观测和研究,综合理解和认识其物理环境与破裂过程,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预测水平。所以认识地震机理、实现地震预测预报是地震科学的挑战性目标之一,对减轻地震灾害具有潜在的重大意义。相关问题包括:震源区的精细结构和深浅构造的关系、震源区介质物性参数及其变化、断层带变形特征和地震成核过程、地震破裂过程及其动力学、应力演化和地震触发、震源区物3理场的演化与可能的地震前兆信息等。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观测、探测、实验和模拟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同时,一些概念和理论上的突破对于取得新的认识是必不可少的。(3)强地面运动与工程结构破坏机理在强震地面运动模拟方面,震源破裂过程、地球介质结构、场地条件等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是有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衰减关系直接影响建设场地地面运动的估计结果。在工程结构破坏机理方面,发展防止结构倒塌、保障人员安全的建筑结构大震变形分析方法十分重要。生命线工程(诸如罐塔、桥梁、水坝和埋地管线)与一般建筑结构差异很大,其抗震分析是地震工程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新的结构形式(诸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巨型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配筋砌体结构)大量出现,这些结构尚无充足的经历震害的经验,亦缺乏足够的模型实验验证,其地震破坏机理的研究有待加紧进行。岩土体在地震动作用下的破坏、失稳和变形可引起严重的岩土灾害、结构工程破坏和生命线工程破坏。另一方面,国家经济建设中大型和超大型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均对岩土抗震研究提出了新的需求。急需研究岩土震害机理与预防技术。2、关键技术问题目前地震科学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地震预测预报仍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现实的发展战略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地震科学技术所能提供的科学认识和技术条件,力争取得对防震减灾工作最为有利的、服务于社会的成果。为此,未来十五年应密切关注下述关键技术的进展。(1)地震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现有的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地震监测系统亟待开展信息集成、4信息处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亟待发展高密度、高分辨率、立体化的观测系统。亟待加强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地震观测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INSAR、卫星热辐射、空间电磁场等观测资料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需要关注和发展新型的探测手段、探测系统和新型的人工震源。随着地震科学的发展和地震观测网络的扩展,海量信息处理和仿真模拟将日益成为地震预测研究的有效工具,并在相当程度上与现有的经验方法形成互补。网格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将改变下一个十年的地震模拟和地震预测研究的面貌。地震预警技术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在提高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和监测能力、地震信息快速处理能力、地震危险度的迅速判定能力和加强地震安全基础信息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地震灾害预警平台。(2)地震区划与震害防御的关键技术地震区划是抗震设防的重要基础。我国现行的第四代地震区划图难以保证影响建筑物抗倒塌设计的大震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未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抗震设防标准要求的差异,难以满足全面防御与重点设防战略的需要。考虑抗倒塌地震区划,必须首先发展高震级潜在震源区识别以及高震级地震年平均率评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