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教学设计学科组:政治设计者:李火旺一、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贯穿全课内容。设计的层次由“学哲学”——“用哲学”--“生活中的智慧”构成,可谓层层深入,教学中以“问题质疑”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进而感悟哲学道理。最后,让学生尝试运用哲学道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于对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认识等。这既符合学生由知——行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二、基本说明1、所属的章节本节课设计的内容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该部分内容是《生活与哲学》教材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第二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中的第一目。2、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等原理,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第二框题与第一框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是对第一框内容的延伸,它是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方法论部分,是矛盾分析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框共有两个目:第一目从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出发,引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第二目分析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的含义、地位及意义。(注:由于学习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需要,该部分内容已经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完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本部分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是每年全国及各省份高考试卷的必考考点。背景材料选取极其丰富、广泛,既有古文名句、寓言故事、成语漫画,又有生活素材,时政热点;形式多样,除选择题外,主观题频繁出现。所以学好本课时内容对今后高考也有重要意义。3、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分析:学生学习了矛盾具有普遍性、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这些都为本框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2(2)学生思维方法分析:经过本学期对哲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辩证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基础比较薄弱,要掌握好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依然有难度。4、学时数:40分钟三、教学设计1、教学三维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准确理解并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分析法。(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有意识的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避免思维片面性和行动的盲目性;以增强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用所学理论分析生活事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自觉认同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一点论或均衡论。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教学难点:对“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内涵的理解。【确定依据】之所以将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作为教学重点是因为这部分内容是矛盾分析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无论是作为理论在考试中的应用还是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方法在学生实践生活中的指导作用都是不可轻视的;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两点是哪两点,重点是哪里的重点,而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内涵的理解作为教学难点。3、教学策略【教法设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政治学科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根据3所创设的情境提问,集体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具,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学法指导】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多分析,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的活跃中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辅工具】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课前准备】教师:布置学生查找资料;围绕本课教学内容选取典型的具体事例或案例材料,准备好图片、文字资料,并制作成课件,供上课使用。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查找辽沈战役的史实资料和能体现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等哲学道理的成语、俗语。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12分钟)(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含义,地位【复习导入】:提问: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等。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除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外,还要怎样呢?”,引出本节课课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师:在讲授新课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71的探究活动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敌我矛盾需要解决?(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3)辽沈战役的胜利在哲学上说明什么问题?教师总结分析: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生:集体回答有关原理与方法论。生: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自主与合作学习(阅读材料和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对有错)生:在辽沈战役中存在锦州、沈阳、长春之敌与我军的矛盾需要解决。生:之所以把攻打锦州之敌作为首攻地点,因为锦州是通向关内的咽喉,是东北敌人撤回关内的唯一陆上通复习巩固旧知,导入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和工具,学生要善于利用教材进行学习。充分发挥4(2)主次矛盾的相互联系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因为这个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决定着辽沈战役的胜败,也关系到全国战局的发展。这种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点拨: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存在的前提条件:⑴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2)。⑵在一个时期、阶段由于矛盾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师:我军为什么这样做?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教师深化总结:实际上主次矛盾的地位、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里说的一定条件主要指两种情况:①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上解决了,例如在辽沈战役的事例中,当锦州的敌人解决后,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就不再是辽沈战役的主要矛盾了,而原来处于次要矛盾地位中一个就会突出起来,上升为主要矛盾道。生: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在辽沈战役中,我军集中了优势兵力攻打锦州,但同时也派出了一部分兵力对长春、沈阳之敌进行包围,对黑山、大虎山之敌进行阻击。)生:避免他们增援锦州之敌。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生: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感悟相关哲理。从具体的例子中理解抽象的哲学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5(3)方法论意义了。②有时候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情况,特别是条件发生了变化,其它矛盾可能更为突出,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例如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看,而国内的阶级矛盾则暂时地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由原来的主要矛盾变成次要矛盾。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主次矛盾的原理(世界观),当我们面对复杂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呢?试例举一些反映该道理的成语或俗语。师总结:通过课件展示“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师:课件展示用哲学智慧认识生活1在我们的学校里2在处理学习和其他事情时在学生课前准备的前提下在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的发言人发言:生: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1)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生: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2)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生:在我们学校里有许多矛盾,但这些矛盾的中心是教学工作,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各学校都必须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必须抓好;但各种次要矛盾也要处理好,如后勤,行政管理,第二课堂的开展等等。否则,会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让大家感受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理论联系实际,起到学哲学-用哲学-爱学习的效果。62、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12分钟)(1)矛盾的主次方面含义、地位(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联系师:课件展示18届3中全会把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的意见一出台,社会上有这样的闲言碎语,中国马上就要全面走资本主义道路了。1、同学们觉得真的会这样吗?2、我们能不能用哲学的观点来认识上述问题?师:假设改革不注意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占了主体地位,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又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呢?师:在学生充分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总结生:在学校生活中,作为学生我们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但主要是抓好学习问题。同时也要处理好吃饭,休息,娱乐以及与同学的相互关系等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生:(问题1非常简单)集体回答生:(1)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2)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3)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非公有制经济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主要改革并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因此我国依然是社会主义国家。生:当非公有制经济占了主体地位,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生: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生:不可忽视矛盾次要方面。支流也能阻碍主流的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不加控制,就有可以影响和改变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生:二者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紧密联系社会时政,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学会从课本中寻找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用7(3)方法论意义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师:刚才我们又学习了一个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世界观),当我们针对一个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呢?试例举一些反映该道理的成语或俗语。总结:(1)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2)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忽视支流。课件展示:用哲学智慧认识生活1如何看待本次考试成绩2如何看待学生带手机师:请大家结合全优课堂在学生课前准备的前提下,在小组相互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的发言人发言:生:评价事物时常说利大于弊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生:防微杜渐,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生: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白壁微瑕,瑕不掩瑜。生: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忽视支流。生:比如这次月考,总的来说总分不错,但是政治课没有考好。生:如果手机能帮助我们学习进步,有利于与人联系,那么手机的使用就是利大于弊;反之,如果有的同学沉溺于手机游戏,耽误学习,则弊大于利。学生结合教辅资料自主学丰富学生知识,同时让大家感受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用已学的知识去解释、说明生活中的问题,既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又起到学哲学-用哲学-爱学习哲学的效果。8课堂练习(6分钟)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0分钟)P62,认真比较学习“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相关知识课堂练习1、“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这说明,在发展农村经济中A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B要首先抓主要矛盾3、网络的出现利弊都有,利大于弊,告诉我们看问题要A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B要首先抓主要矛盾5、我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祖国后,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哲学依据是:A.主次矛盾和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分析找出刚才所学两个哲理的区别与共同点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不放.2、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是指A抓住主要矛盾B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4、中美关系在我国对外关系最重要的一部分,这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