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长春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地理学教学教案陈雷2008年2月26日长春师范学院城市地理学教案2《城市地理学》课时安排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地理学概述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二、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第二节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一、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二、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1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第一节城市概念和标准一、城市和城镇二、定义城镇的标准0.5第二节城乡界限的划分和大都市带一、城乡界限的划分二、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1第三节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三、市带县0.5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一、城市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区域基础1第二节城市的地理位置一、基本概念二、类型1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二、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交通职能为主的城市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2第四章城市化原理与历史进程第一节城市化原理一、城市化定义二、城市化机制三、城市化的类型与测度四、城市化的近域推进2第二节城市化历史进程一、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二、当代世界的城市化三、中国城市发展史四、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五、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2第五章城市职能分类第一节城市经济活动类型的划分一、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二、划分方法三、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四、城市经济活动对城市发展影响2第二节城市职能分类方法一、城市职能概念二、分类方法2第三节中国城市职能分类一、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二、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1第六章城市土地利用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2第二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1第三节中心商务区2第七章第一节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2长春师范学院城市地理学教案3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感应空间第二节城市社会空间2第三节城市感应空间分析2第八章城市问题第一节城市环境问题2第二节城市交通问题2第三节城市住宅问题2第四节城市社会问题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概述一、城市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一种特殊形态。2、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马克思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市民的生活”(civitas)。3、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①城市占整个地球表面积很小,但集聚了高密度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②人类对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就是城市。③城市是一种不完全的、脆弱的环境系统是人类受自然环境的反馈作用最敏感的地方。④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巨系统。二、城市地理学1、城市地理学: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2、城市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①说法一:城市地理学是人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说法二: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部门地理。③说法三: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④说法四:城市地理学属于区域地理学范畴。⑤说法五:城市地理学是城市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城市地理学的应用①城市规划②区域规划③城市和区域发展对策研究4、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经济条件、区域基础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④城市问题研究: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三、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综合社会科学长春师范学院城市地理学教案42、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对比学科与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地理科学)、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规律)、工程性较强(理论性较强)与城市形态学研究中心为城市景观(研究城市地域结构演变)与城市生态学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经济学城市固有经济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经济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个要素)与城市社会学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第二节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一、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1、1920年以前①描述性的地名辞典阶段:记述城市的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人口、商业、物产。②自然位置论阶段:19世纪上半叶,地理决定论占优势,用自然条件解释城市的起源和发展。2、1920——1950年①区位分布论阶段——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伯吉斯的同心环结构。②特点:第一,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素;第二,对城市作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3、1950——1970①宏观城市空间,即城市之间构成的空间,集中在城市体系研究上。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的形成——城市化、城市规模分布、空间格局、职能结构和网络形式。②微观城市空间,即城市的内部空间,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上。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用地分异过程、各功能要素的区位分析和土地利用模式。4、1970年以来①人文学派②行为学派③激进学派二、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史1、古代社会:城址选择的地理原理和城市规划等方面。2、近代社会①1909年张相文创立“中国地学会”②20世纪初竺可桢、丁文江、温文灏成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开创者③专门的城市地理论文始见于20年代3、现代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①1949—1966相对萧条阶段②1967—1976的停滞阶段③1978年以后的振兴阶段④1983年7月成立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⑤1985年第一次全国性城市地理学术讨论会⑥1990年成立城市地理学组4、发展简评①研究领域日益拓宽,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②注重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③城市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愈益明显长春师范学院城市地理学教案5④从事城市地理研究的队伍日益扩大,主要研究机构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风格5、研究领域①城市化研究②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③城市体系研究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第一节城市概念和标准一、基本概念理解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郭(廓):一种居民点的防御性构筑物。市:商品交易场所。——市井镇:设有官-防的居民点。二、城镇与乡村的本质区别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3、城镇有比乡村更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4、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三、世界各国定义城镇的标准1、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2、单纯以城镇特征为标准3、单纯以居民点人口数量划分城镇4、用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和密度指标相结合5、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相结合6、用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相结合7、取两个以上指标作标准8、其他标准第二节城乡界限的划分和大都市带一、城乡界限划分途径一:用人口密度的标准进行城市可比区域的界定,通过计算城市内部每一个最小行政单元的人口密度,画出不同密度值的城市区域轮廓。途径二:对城市实体范围的划定使用详细的规定。二、国外城市地域概念1、大都市区: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2、SMA(标准大都市区)——SMSA(标准大都市统计区)——MSA(大都市统计区)3、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组成4、大都市区和城市化地区的区别:有城市化地区才可能有大都市区,大都市区一定包括一个或几个城市化地区5、其他国家城市地域概念①加拿大:国情调查大都市区(CMA)长春师范学院城市地理学教案6②英国: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区(SMLA)③澳大利亚: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CEUD)④瑞典:劳动——市场区6、其他城市地域概念①通勤场(commutingfield):中心城市通勤的外界所包含的范围。②城市场(Urbanfield):从良好的社会经济联系的网格演化成的有着相对低密度、广阔的多中心区域的结构。③大都市带:有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大都市带的特点–多核心: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交通走廊: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系–有交互的作用:核心城市与外围的县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规模庞大:2500万人–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第三节中国城镇统计一、我国城市城郊空间关系指标分类5、按城市建成区的空间分布形态:–单核心分布、多城接近分布、多片分散分布6、按城郊组合方式:–大郊区、小郊区7、按市区组成空间特征:–带飞地、不带飞地一、我国城市城郊空间关系指标分类二、我国城镇设置存在的普遍问题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节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第三节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第四章城市化原理第一节城市化定义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长春师范学院城市地理学教案7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世界城市的发展史第二节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第三节中国城市发展史第四节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第五节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第一节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第二节城市职能分类方法第三节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第一节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第二节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第三节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第四节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第一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第二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第三节廖士景观第四节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第五节核心与边缘理论第六节中国城市空间分布长春师范学院城市地理学教案8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第二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城镇体系规划流程和工作方法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第二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第三节中心商务区第十一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第一节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社会空间第三节城市感应空间分析第十二章城市问题第一节城市环境问题第二节城市交通问题第三节城市住宅问题第四节城市社会问题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