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第四章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主要有如下特点:汽油机柴油机1点燃式。压燃式。2i影响小。i影响大。3进入汽缸的是混合气,混合时间长。进入汽缸的是新鲜空气,混合时间短。4Tmax高,热负荷大。pmax高,机械负荷大。5压缩比低,=6~10。压缩比高,=12~22。6有爆燃问题。有工作粗暴问题。7组织气流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组织气流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加速火焰传播,防止爆燃。促进燃油与空气更好地混合。§4-1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一、混合气形成过程1喉口流速P雾化效果2节气门开度喉口真空度pn,进气管真空度pi从ppni到ppni3.节气门开度一定,npn,pi4.节气门开度,npn蒸发性进气温度蒸发性二、理想化油器特性与供油系校正(一)理想化油器特性各种工况下满足最佳性能要求的理想混合比—试验结果。1影响因素(1)转速n—影响较小。(2)负荷—影响大。2空燃比AF/空气质量燃料质量经济混合气A/F=17功率混合气A/F=12~14怠速混合气A/F=10~12.4(1)常用工况—中等负荷要求提供经济混合气。(2)负荷90%以及怠速,低速下—加浓。(二)简单化油器特性单纯依靠喉口真空度pn决定供油量的化油器。节气门开度变化A/F变化pnA/F—混合气浓与理想化油器有差异,不能满足汽油机要求。(三)主供油系校正渗入空气法:原因:pndmdtdmdtFA改善措施:pnmF,mA(主要方法)加入泡沫管开始工作时—简单化油器。之后,pn泡沫孔起作用。第一排孔—/mAFF第二排孔—/mAFF(四)满负荷加浓与怠速加浓经主供油系统校正后,负荷pnA/F。满负荷时—要求A/F怠速时—要求A/F1满负荷加浓加浓装置—机械省油装置和真空省油装置。节气门开度80~85%,pn一定程度开始起作用。2怠速加浓怠速加浓系统可使怠速n三燃料调整特性在一定节气门开度和一定转速下,有效功率Ne、有效比油耗ge随发动机燃料消耗量GT或过空气系数的变化关系。1调节:化油器主量孔针阀位置或浮子室真空度以改变化油器的供油量。2记录:GT和Ne、ge。3得:NfGeT(),gfGeT()曲线4曲线:(1)节气门全开A—功率混合气B—经济混合气(2)节气门部分开启A做出不同节气门开度下的NfGeT1(),gfGeT2()曲线。B做两组曲线的包络线—理想负荷特性5主量孔、空气量孔的调节和确定作不同主量孔及空气量孔尺寸的负荷特性试验,选择与理想负荷特性曲线拟合最好的作为主量孔和空气量孔的定型尺寸(配剂尺寸)。P115图4-12。但转速不同,该配剂尺寸很难保证化油器在所有转速下均与理想负荷特性拟合好,这是化油器式发动机不能很好地与车用性能匹配的关键所在。四、化油器变工况运行1加速过程(1)急加速节气门突然开大dmdtdmdtAF油量增大滞后,导致,混合气变稀,Me反而下降,不能满足车用。因此加设加速系统—加速泵,瞬间向缸内额外喷油。(2)稳定加速—加速泵不起作用。2急减速过程节气门突然关闭,混合气瞬间变浓。设置节气门缓冲器,以减慢节气门关闭速度。3起动过程起动需浓混合气,但此时vpn,可能吸不出油,加之喉口速度,雾化差,油滴沉积严重,使,混合气稀。起动需=0.4~0.5,A/F=3~9的浓混合气。设置阻风门—关闭pn主油系,怠速油系,加速油系同时供油混合气变浓。4多喉口与多腔化油器多重喉口,多腔化油器—主副腔小喉口—雾化好大喉口—保证进气主腔—小流量主、副腔—大流量五、大气条件对化油器使用的影响海拔高度空气。海拔高度1000m5.6%。大气温度空气经济性,排放多。六、汽油喷射(一)化油器式发动机的不足之处:1部分负荷时节流损失大2不可能在各种工况下均提供最佳混合比3对大气条件和环境适应性差4仅提供均质混合气5油膜流动—各缸混合气分配不均匀(二)分类1缸内喷射喷咀开启压力3~5[Mpa]进气过程上止之后30~50—开始喷油。压缩冲程上止点—停止喷油。喷油持续近2冲程—火花点火,火焰传播。2进气管内喷射(1)单点喷射大喷咀位于节气门之前的化油器位置,安装空气计量装置和电子控制喷油装置,可以克服1~4的不足,但5仍存在。(2)多点喷射小喷咀安装于各个进气歧管之中,可克服1~5的不足,但结构复杂,成本高。§4-2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一、汽油机的正常燃烧电火花点燃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形成火焰中心,并且火焰从此中心按一定的速率(一般为20~60m/s)连续地传播到整个燃烧室空间,在此期间火焰传播速率,火焰前锋形状均没有急剧的变化,称之为正常燃烧。正常燃烧分三个阶段。(一)着火延迟期i(或着火延迟角i)1-2从电火花跳火形成火焰中心。1点以前为压缩过程,缸内压力升高不大。1—火花塞跳火。2—缸内压力脱离压缩线开始急骤增高。点火提前角—1点上止点的曲轴转角。为什么要提前:因为要使着火在上止点附近完成,压力最高点出现在上止点后某一角度。火花塞在1点跳火之后,并不马上形成火焰中心(虽然此时着火的物理准备过程已比较充分,但化学准备—氧化反应尚需一定的时间,哪怕这一时间再短)。根据高速摄影表明在1点出现第一次亮点后(火花),到2’点出第二次亮点(火焰中心已形成,但缸内压力并不是在此时急骤升高),这一段占整个燃烧过程的15%左右。但一般我们是按气缸内的压力线开始与压缩压力线分离的2点来计算的。2’和2点相差甚微,并且和底片的感光性能与测压仪的灵敏度有关(与测试手段的精密度有关)。所以,我们把2’点看做与2点重合,即在2点才形成火焰中心,并立即使压力脱离压缩线急骤升高。(二)火焰传播期(急燃期)2-3这一阶段为燃烧过程的主要阶段。在此时间内,火焰迅速传遍整个燃烧室,混合气的绝大部分在此时期内完成燃烧(80%以上),燃料的热能绝大部分在此时间内放出(这与柴油机不同,柴油机随喷随燃,在上止点以后还在向缸内喷入燃料)。缸内压力、温度迅速升高,pMpaCA0204.~./deg,p代表工作粗暴的程度,它与火焰传播速率us有关。usp。ppmax工作粗暴,噪声。但us不正常燃烧趋势。气流运动us所以,在汽油机中,火焰传播速率是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不正常燃烧的抑制,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功率、效率和使用寿命。3点为pmax点,3’点为Tmax,往往3’点与3点重合。若取放热效率骤然下降的时刻作为急燃期的终点则更合理(3点稍后一点),但这一点不易确定,故我们通常以使pmax的3点作为急燃期的终点。3点的到来时刻非常重要,太早,则压缩负功t。太迟,则热量利用t。因为汽油机的燃烧与柴油机不同,可以人为控制,故可用调整点火提前角的方法来调整3点的到达时刻。注意:示功图的上下止点不容易测,目前全世界尚无一准确、标准、权威的测量方法。(三)补燃期3-43点燃料基本燃烧完的4点。3点过后,燃烧速度下降,活塞下行,使p,在3点过后的燃烧主要为1在火焰传播期火焰前锋面没有燃烧掉的燃料继续燃烧。2粘附在缸壁上的混合气层继续燃烧。3由于汽油机燃烧温度高,高温分解严重。产生的H2,O2,CO,在补燃期内,由于温度降低,重新燃烧生成CO2,H2O,放出热量。补燃t,T排,热负荷,经济性。希望补燃期。但汽油机不象柴油机随喷随燃,燃料在pmax以后还有喷入,补燃情况要小得多。总结:为了保证汽油机工作柔和,动力性好,一般应使2点处于上止点前12~15。3点处于上止点后12~15,pMpaCA0175025.~./deg。二、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一)爆震燃烧1爆震燃烧汽油机在运转过程中有时会听到气缸内有明显的金属敲击声。这种声音如果持续较长时间以后,会引起发动机的功率,冲击载荷,摩擦,热负荷,使用寿命,排气冒烟,经济性。根据对发动机理想循环的分析,我们知道t。但,则爆震倾向,限制了的提高。所以,克服爆燃现象,是汽油机的重要议题之一。2产生的原因—终端混合气自燃电火花点火后,火焰以正常的传播速度20~60m向前推进,未燃混合气受到强烈的压缩和热幅射。处于最后燃烧位置上的那部分终燃混合气(Endgas),由于热幅射作用,促使先期反应加速进行,并放出部分热量,又使本身的温度不断升高,以致在正常火焰尚未到达时,终端混合气最适于发火的部位已经形成了一个或几个火焰中心。以远大于正常燃烧火焰前锋面推进的速度向周围传播。轻微爆燃—us=100~300[m/s]强烈爆燃—us=800~2000[m/s]爆燃使终端混合气迅速燃烧完毕。由于爆燃使局部压力突然增加,而形成强烈的压力冲击波:冲击波撞击到燃烧室壁面上就会发生金属敲击声。强烈时会引起发动机振动。若自燃区占整个燃烧室容积的5%,则为强烈爆燃。3.示功图的比较(1)正常燃烧与爆震燃烧的比较adpd在上止点附近为最高,过上止点后,压力升高慢(由于V),虽然dpd0,但dpd220(曲线向下),到了3点,pmax,dpd=0bpmax已高于正常燃烧的pmax,在3点后,p波动很大,使dpd忽正忽负。破坏了正常的示功图,使Pe(2)汽油机爆燃与柴油机工作粗暴性的比较汽油机的爆燃现象就是终端混合气的自燃现象,它与柴油机的工作粗暴性,在燃烧本质上是一致的,均是可燃混合气自燃的结果。但两者发生的部位不一致。柴油机工作粗暴发生在急燃期的始点,使dpdpmax。而汽油机的爆燃是发生在急燃期的终点,故pmax不是非常大。气缸内压力有冲击现象。就这一点而言,A优良的柴油,十六烷值自燃性idpd,pmax,但对汽油机:由于初期燃烧不剧烈,使us爆燃趋向,B优良的汽油,使us爆燃趋向,对柴油机dpd,pmax。所以,对汽油机而言的优良燃料,对柴油机就是最差的,反之亦然。4.造成的危害爆燃出现后,使正常规则的火焰前锋面发生急骤的扭曲。(1)压力脉冲正常—pMpaCA0204.~.[/deg]爆燃—dpdmax=0.2[Mpa/degCA]可见压力波动之巨。压力的突变产生在容积的某一局部,汽缸内压力来不及平衡,也就是说这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远远大于气体膨胀的速率,从而形成强烈的压力脉冲,并以极高的速度(1000m/s左右)向周围推进。A噪声压力脉冲在汽缸壁面、活塞顶面及缸盖底面之间来回反射,强迫气缸壁等零件振动而产生高频噪声,其频率在5000Hz以上。B零件寿命爆燃使缸内压力增加,活塞,气缸壁,气缸盖等各零件机械荷,若爆燃时间长,则零件寿命。压力脉冲破坏了壁面上的层流边界层。层流边界层有隔热作用,缸内温度可达2000℃(爆燃时,T会更高),而壁面温度只有200~300℃,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层流边界层在起作用。但层流边界层被破坏,使导热量,则热应力零件寿命热损失t冷却水,机油温度润滑零件磨损磨耗量可达正常燃烧的27倍。(2)高温分解按提高循环热效率的热力学观点看,爆燃接近于等容燃烧,热利用好,是人们所希望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当轻微爆燃,发动机的热效率可以有所提高,平均有效压力亦有所增长。但在强烈爆燃时,会使局部温度,出现高温分解,生成CO,H2,O2,NO等,严重时析出游离炭粒,这就是爆震时可能排气冒烟的原因。使油耗,且热效率反而会下降。产生出的炭粒又会形成累积,破坏活塞,活塞环,火花塞和气阀的正常工作。爆燃还会促使表面点火的发生。(二)表面点火在火花点火式发动机中,凡是不依靠电火花点火,而是由于炽热表面(如过热的绝缘体电极、排气阀,尤其是燃烧室表面炽热的沉积物)点燃混合气的不正常燃烧现象,均称为表面点火或炽热点火。这类表面点火现象较多在出现在9的强化汽油机上,目前由于控制排放等要求,汽油机大都降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