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与方法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一)课堂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四部曲”。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说”。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一年级的学生往往自己在无主题时能说很多话,但当给他们限制一个主题,并且当众说话时,学生就产生了畏难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从而形成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良好氛围里,学生们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敢于大胆地说。为切实做到师生平等,我一改以往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允许学生在不打断其他同学讲话的前提下自由发言。即当学生有疑问、有补充或有感受时,不需等老师批准可直接站起来说,说完就坐下。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们思路畅通、发言踊跃。2.激发兴趣,建立信心,使学生“乐说”。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重视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说。(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活动。而这种言语交际活动往往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就会调动出来,学习时的自我表现欲望才会增强。学生就会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创设的情境,最佳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的题目多种多样,需要创设的情境也是各不相同的。(1)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材中有些内容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语言文字经过老师的口头描述会更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把口语交际回归生活体验,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2)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声音媒体、视频录像、演示逼真图画等,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逼真、充满感情色彩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口语交际情境中激活语言思维,自觉融入交际情境(3)通过角色表演创设情境教师能参与学生的活动,师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共演中,进入情境,实现交际能力的训练。(4)通过模拟社会活动创设情境课堂教学中虽然能让学生掌握酝酿的口语交际的知识、技能,但单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慰问、做好人好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如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的话,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风土人情、景物;模拟银行、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这样模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往活动打下基础。创设情境是语言训练的常用手段,它把学生带到具体活动情境中,由此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内在动力,可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学习情绪高涨。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具体生动的场合,使他们感到交际的对象就在眼前,从而产生交际的动力。同时,使口语交际变得生动直观,既具实用性,又具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如:我在教学《小母鸡种稻子》时,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小母鸡、小鸭、小猫、小猪等角色,并给他们戴上可爱的动物头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学生们争先恐后,兴趣盎然。再如:在教学《太阳和月亮》这一单元中的大家编故事这一环节时,我事先将教室布置成“太空世界”:在窗户与墙壁上贴上各种各样的小星星。有的星星则从吊灯上悬挂而下,除此之外,再为学生板画几位外星人朋友。此时,学生们仿佛真的遨游于太空,他们思维活跃,欣喜地用自己的有声语言与肢体语言展示了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创设情境的手段有多种,除例中的角色表演与布置场景外,常用的还有录音、录像、图画等,现代化多媒体设备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手段。(2)巧用评价,建立信心。小学生的判断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水平有限,他们非常在意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在评价时要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以表扬鼓励为主,从而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学习的兴趣,建立表达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也应注意评价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如:在教学第三单元语文天地看图讲故事《太多了》时,学生看图后说:“一只小熊在划船,岸上的另一只小熊也来到了船上,接着第三只,第四只小熊都来到了船上。结果,熊太多了,把船压翻了”。学生只介绍了图画上的内容,却没有展开想像。此时,教师趁机巧用评价,抓住优点表扬鼓励,委婉指出不足:“你真了不起,把图上的内容讲得非常完整,如果能展开你想像的翅膀,帮小熊们说说话,你的故事肯定会讲得更精彩”。教师这一及时的评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表达的自信心,而且激发了学生们说话的兴趣。他们争着抢着替小熊表达想法与感受,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中非常轻松地把话说具体了,把故事讲生动了。3.规范交际语言,使学生“说对”。刚入学的儿童,其口头语言普遍存在着缺陷,如有的语态不雅,说话粗俗;有的拖泥带水,夹带方言土语;有的用词重复,说话没条理等等。教师应注意用书面语言来规范儿童的口头语言。首先,要求学生说普通话,并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为激发学生说普通话的内在动力,我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作用,每周民主推选一名坚持说普通话并且发音较准的学生,送给他“小小播音员”的光荣称号。然后利用每天晨读的时间请“小小播音员”带领大家吟诵古诗,朗读课文,进行普通话训练。由此,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了,不仅坚持讲普通话,而且力求讲好普通话。其次,学生口语表达时,教师要随时纠正其语病,提高其用词的准确性,并提醒他们表达完整的意思。逐步使学生树立“动口即是练说时”的观念,从而自觉地随时随地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4.掌握交际语体,使学生“说好”。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的目标中指出:“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礼貌不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实效性。俗话说:“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说话的仪态和用语,恰当使用称谓,对别人多用敬语,对自己多用谦词,对不便直说的事情多用委婉语,并配合恰当的体态语,做到言之有礼。老师应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培养学生说话要得体。如:在写字教学中,请学生来评价他人作品时,教给学生在说出自己真实感受的同时,应多用“假设……”“如果……”等假设性词语,以表示对人的尊重,并可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团结。值得一提的是在指导学生说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指导学生倾听。口语交际重在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听说并重。新课改理念中提出“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这一情感态度必须在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因此,指导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为学生互相评价,互相交流奠定了重要基础。(二)课堂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1.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1)结合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把音读准,要说普通话;引导学生用字组词,说完整的话。教师还可用儿歌形式与学生对话,如教学“山”字,可这样设计:师:这是个什么字?生:这是个“山”字。师:什么“山”?生:高山的山,大山的山,雪山的山……师:请用“山”说句话。生:星期天,我和爸爸去爬山……教师还应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请学生当小老师,介绍一下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并教给其他同学。不明白的同学可向小老师发问,以此促进生与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巩固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行口语交际。如教学《小鱼的梦》时,引导学生在听课文录音的同时,展开丰富想像。然后请学生分小组说一说自己想像到的事物。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交流学习中,不但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增进了学生间的感情。(3)结合写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写话目标中指出:“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说与写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先说后写,会降低写的难度,使写呈水到渠成之势,而写则使口头语言更加规范。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有感而发,说真情写实感,为有米之炊。如:当我们正在讲课时,室外天空中飘起了雪花。此时,学生们已无心听课,教师无需极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硬拉回课堂,而应顺水推舟就势引导学生观察雪景,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喜欢下雪吗?为什么”?此情此景此问题唤出了学生对雪的喜爱之情。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尽情表达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此时教师说:“你愿意把自己对雪的喜爱记下来吗”?学生们欣然纷纷动笔,通顺、流利地写下了一片片真情。2.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渗透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如:在艺术课中,通过学生表达对歌曲与图画的喜爱,既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受到了美的熏陶。在品德与生活课中,通过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使他们在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二、在有意义的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陶冶情操,促进智力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教师相机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开展口语交际训练,会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使训练更有实效性。如在教学《手和脑》这一单元时,开展“这是我最喜欢的图画”活动。教师先组织学生精心搜集、挑选图画,或亲自动笔进行创作,然后在班里举行展览会,要求每个学生在展览会上介绍自己的作品,为参观者当好解说员,允许参观者即兴提问,学生们你讲我听,我问你答,在相互交流中,不知不觉学习了讲解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我们不难看出,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在搜集、挑选图画或独立创作时,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在彼此解说与质疑中训练了思维能力,在欣赏美丽图画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真可谓一举多得。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相机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新生入学,开自我介绍会;就班里新近发生的事开展“我做小小评论员”活动。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与用心辨析,在活动中实话实说,既可谈好人好事,也可批评不良现象;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培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在避免教师空洞说教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品德教育。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顺应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口语交际成为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活动本身的需要。这样,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训练,初步形成了交际能力。三、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喜怒哀乐,也有酸甜苦辣。无论是家庭的、学校的还是社会的,种种见闻体验和感受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际的机会和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训练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组织学生口述见闻,可采用多种形式:“小小新闻发布会”、“说古论今”、“奇思妙想”等等。“小小新闻发布会”就是学生把在社会上、家庭中、学校里听到的、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新闻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