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杨金山目录指导思想修订原则定位规格与要求的设定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体现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和“进步教育”办学理念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通识教育基础上设置宽口径的专业培养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和规格、积极创新培养模式,整体优化课程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修订原则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凸显学生个性彰显专业特色修订原则——育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人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学生、尊重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修订原则——德育为先原则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班会制度为平台,加强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教育网络,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教师要言传身教,亲近和关爱学生。重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的功能,努力做到全面育人、育全面之人。修订原则——能力为重原则立足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基础、提高、综合三个层次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专业见习、科研训练、综合实习、顶岗训练、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旨在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要通过实验、实习、学年论文、课程设计、课程汇报展演、毕业论文(设计)、专业作品、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教育类课程要通过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综合实践三个层面的内容,全面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别要通过加强教育见习、教育调研、教育技能训练、教育实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切实提高学生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修订原则——全面发展原则从“专业本位”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向以融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转变,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动脑、生存、做事、做人。通识教育课程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优化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艺体生活类及其它领域的基础知识结构。专业课程要按照专业内核,精炼教学内容,注意研究各门课程在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厘清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按照继承、摒弃、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加、改式的整合,科学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分、学时,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构建专业主干课程,明确学位课程,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修订原则——凸显学生个性原则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时空,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指导,为不同志向、不同能力和不同潜质的学生创造相应的培养环境和条件。通过实施通识教育,让学生在拥有基本知识和教育经验基础上,理性地面对自己的专业;通过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就业志向和人才市场需求,灵活地选择发展方向,以增强专业方向优势、职业适应性;要通过改变授课方式,控制课内学时总量,修订辅修专业培养计划,为学有潜力的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能力体系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修订原则——彰显专业特色原则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要重平台搭建与模块设计,注重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融合;妥善处理好各课程平台间的关系;处理好课程间的先行与后续关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间的关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间的关系。强化实践育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通识平台,拓宽学科基础,凝炼专业主干,灵活方向模块,增加能力培养型的课程;进一步扩大多种规格的选修课范围,鼓励立足地方文化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整合优质资源,彰显专业特色。定位人才层次的定位人才服务领域的定位人才职位的定位定位——人才层次的定位高职高专侧重操作,属于第一层的中偏下部分老本科院校侧重二层的中上层部分及第三、四层。新本科院校:二层中下及一层中上层科学型工程研究型技术研究型工程应用型工程与技术复合型高新技术、复杂技术与简单技术应用型四层三层二层一层定位——人才服务领域的定位鉴于我们的实际情况,信息技术支持与信息系统管理应该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应该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主体考虑学生个性与长远发展:选择软件工程、计算机工程、计算机教育三个纵向或横向的发展方向定位——人才职位的定位各单位信息技术部门的信息系统与设备的维护、管理人员、信息网络的规划设计人员程序员、技术开发的主要人员信息技术培训人员规格与要求的设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能够在IT企业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测试、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软硬件开发、信息网络的设计与实施等;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从事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够在中小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规格与要求的设定——基本规格与要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规格与要求的设定——专业规格与要求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层次化分析问题的方法。掌握一种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工具,能够实现小型信息管理系统。能运用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针对用户需求,设计实用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解决个人和组织机构所面临的与计算机相关的问题。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性。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结合信息化工作方面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研究。规格与要求的设定——专业规格与要求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还需具备以下能力:软件技术方向需要具有系统地分析和准确定义用户需求,进而进行系统建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与维护的能力;嵌入式应用技术方向需要对计算机系统具有系统级的认知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掌握嵌入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初步能力;计算机教育方向需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了解教育科学发展与学校教育改革实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