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工具的演进,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能列举古代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2、通过耕作工具的演进促进农业发展的史实的学习,认识工具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3、通过课堂提供的材料,小组探究,思考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导入:用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来展示中国古代农业的领先地位时期国别与出处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秦朝10倍或十几倍6世纪中国《齐民要术》粟:24-200倍麦:44-200倍公元前27年-476年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4-5倍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3倍这个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国农业处于领先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那么有哪些因素促使古代中国农业发展?又有哪些因素阻碍了农业发展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神农”的传说我们现在吃的米饭,有谁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早在什么时候吃到的吗?(七八千年前)“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白虎通义》(图片展示:罗家角遗址发现7040±150年前人工栽培稻;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一万年前的栽培稻壳)为什么神农在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①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③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耕作技术的演进与发展)1、神农用的原始农具是耒耜,那么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经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请大家快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发展阶段耕作技术评价春秋以前刀耕火种水平低下春秋战国发达地区出现铁犁牛耕农业技术的一场革命西汉时期牛耕普及,盛行耦犁法(两牛三人);铁制农具数量大,曲柄锄、大镰、耧车便于牛耕普及,利于山地开垦东汉时期改进,出现一牛挽犁唐朝时期出现曲辕犁耕犁技术完备成熟1)春秋战国之交,农业发达地区采用铁犁、牛耕技术,当时有些人以牛或牛耕做名字,比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就反映了当时用牛耕是人们很崇拜的一件事情,当时刚刚出现,物以稀为贵嘛。那古人也不是一开始就用牛来耕田的,这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最初用过马,个子太高,不好使,还有狗也用过,试过之后,都不如牛好使。牛鼻上有环,说明现在牛已经被驯服得比较温顺了。两汉时期的耦犁,又俗称“二牛抬杠”,牛是两头,人要几个呢?三个。一个人牵着牛,一个人掌控犁辕,调整耕地深浅,还有一个扶犁。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而且名为“二牛抬扛”,一“抬扛”就不好办了,回转不便,因此东汉的时候,某些农业先进的地方,就由二牛变为一牛挽犁,一牛需要几人呢?一人。这就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最终确立奠定了一个基础。一户人家里一个壮丁就可以耕地了,这种先进的耕作技术便于牛耕的普及,也有利于山地的开垦。但是,还有不便的地方。我们来看那时候用的犁(图片展示),再看看唐朝的曲辕犁,对比一下,两者有何区别。(曲辕犁可以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方便耕地)2)刚才讲的是牛耕技术的演变,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铁制农具的发展。图片展示铁铲、铁锄……曲柄锄、大镰及耧车的图片。(耧车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播种机)。2、总结:耕作技术(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生产工具(石器—铁器);生产动力(人力—畜力)3、(评价)以上这些,都称为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现在,请你评价一下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不断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发展)三、大禹和他的继承人1、水利工程1)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图片展示:都江堰、郑国渠(都江堰,2000多年了还在工作,也不退休。记住,都江堰是李冰夫子修建的,不是李冰冰修建的;郑国渠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2)汉代水利工程关中地区的农民创造了“井渠”(图片展示),关中是哪里呢?有没有同学知道?(陕西省中部)这种水渠现在还在用的是新疆、哈密等干旱地区。汉代还有什么水利发展?汉代的时候,就要治理黄河了,谁治理的?(王景)他治理之后,黄河在他治理的这段安分了800多年。2、灌溉工具1)图片展示,表格呈现。“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调笑令》,这讲的是哪一种灌溉工具?翻车。四、土地制度我们讲了耕作技术、水利工程、灌溉工具,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事情,那么农业生产还离不开什么?要人、种子、农业工具,还需要最重要的什么?地啊。中国古代农业是植根于怎样的土地制度之上的呢?我们来看。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六页,“贫者无立锥之地”这目,填写下表。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奴隶社会(商周)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了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什么是主体?地主土地所有制。那自耕农和地主有什么区别。就跟学霸和学神的区别一样。学习都好,程度不一样。都有地,地多少不一样。北魏到唐前期,实行的是均田制,那么唐以后呢?为什么均田制实行不下去了呢?有没有同学知道?首先,了解均田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国家有地,国家把这部分公田授给农民。而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兼并自耕农的土地,国家所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就实行不下去了。因此唐以后,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不得不放宽了。材料解析:材料一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材料二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清]陶煦《租核·推原》(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观念?引发这一观念的根源在哪?以土地为根本,热衷于买田置地。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3)针对上面的主要社会问题,古代统治者通常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均田”、“限田”,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土地兼并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2、土地高度集中,哪一对矛盾会激化?会引发什么社会问题?(地主、农民;①阻碍农业的发展。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②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小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③削弱中央集权。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④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自上而下改革,自下而上就是揭竿而起,农民起义)五、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1、这课主要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你认为有利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有哪些因素?不利于因素又有哪些?2、根据《天仙配》的歌词,概括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2)经营方法: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封闭性;分散性(3)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4)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材料展示,归纳古代农业发展的特征。(课本第九页,自我测评)(1)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古代耕作方式是小农户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3)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4)赋税和徭役繁重(5)历代兴修水利,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