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学设计【课前系统设计】一、课程标准规定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二、教材分析课题地位:古代手工业与古代农业和古代商业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它的发展以农业的发展为基础,同时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又是古代商业发展繁荣的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教科书内容:素称发达的官营的手工业,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三、学情分析已学知识:已分时期了解过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张骞通西域的基本史实。不足之处:知识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分析问题能力相对薄弱。探究要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冶金、制瓷、丝织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阅读分析归纳古代手工业主要成就;分析比较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的区别;运用历史材料归纳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培养民族自豪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增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五、本课要点本课主线:以冶金、制瓷、丝织为代表的古代手工业技术高超,享誉世界。本课重点:中国古代手工业代表行业及发展过程。本课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六、教学方法本课知识点多、内容复杂、范围较广、时间跨度大。针对这些特征,主要运用讲述法、图片展示法、表格归纳法、材料分析法,使学生掌握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主要手工业行业的发展历程、代表性技术、代表性作品等,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史实,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堂实践设计】一、导入新课视频展示中国精美的瓷器外销旅程。从视频可以看出,中国精美的瓷器不仅深受国人的喜爱,也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二、教学过程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介绍官营的概念和官营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掌握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的原因。发展历程: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为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原因: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中央集权,政府权力强大,可以为满足政府需求,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材料,生产不计成本,所以才能取得诸多成就,并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从冶铁、制瓷、丝织为代表,介绍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1)冶铁请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段,完成表格。行业时期成就冶金业冶铜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商周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礼器冶铁、冶钢西周晚期已有铁器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水排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展示古代青铜器物的代表作品,使学生感受古代青铜制造的高超技艺。展示战国时期的铁农具,铁器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启发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铁农具的推广对生产力发展的意义。(2)制瓷首先介绍瓷器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请学生阅读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制瓷业新石器时代陶器商朝烧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瓷窑遍布世界各地;五大名窑明清种类丰富;瓷都景德镇通过各个朝代精美瓷器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青瓷: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南青北白唐三彩: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重点讲述景德镇。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景德镇在昌江之南,又称昌南镇。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江西景德镇在明清时期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3)丝织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诗经·隰桑》请学生朗读这首诗歌,并从中感受当时种桑养蚕的普遍性。这是一首情歌,女主人公一见她倾心的男子非常开心,但又不好意思表白爱慕,只好每天思念。《诗经·隰桑》把爱情和桑树联系起来,反映了蚕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反应当时种桑养蚕已经非常普遍。学生阅读课文第四段,完成表格。距今四五千年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出现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丝织业西汉开设东西织室唐朝丝织技术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鼎盛时期;苏杭制造局;缎为代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程度的标志。(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阅读第一段,依照官营手工业的概况,完成关于民间手工业的表格。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去向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军用武器,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间手工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产共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剩余部分出售阅读第二段,完成有关以丝织业为代表的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秦汉发展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隋唐恢复和发展两宋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元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纺织、制瓷、冶矿等超过官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朝中期以后,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方面须有较大的作坊主或商人,即最早的资本家;另一方面是有人身比较自由的雇佣劳动者,即雇佣工人。一方把别人的劳动力作为商品购买,另一方是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两者在市场上结合起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发生了。机工已经完全脱离了生产资料,专以出卖劳动力为生。这就形成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商品货币关系。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还是稀疏的,但它的出现却是封建社会走向末期的标志。利用教材“学思之窗”和“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和原因。特征:计户出资,机工出力,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原因: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地位: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外销过程:西汉,丝绸销往欧、非,赢得“丝国”的誉称。“丝绸之路”。唐朝时,瓷器大量输出,远达欧、非。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大量外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并将这条路线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只有泉州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认的起点。徐闻古港,广州等也是主要港口。视频展示丝绸之路的路径。图片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径。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让学生阅读老师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并归纳出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材料一: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图片。材料二: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材料三: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北宋用焦炭为燃料。材料四:《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业,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材料五:在远古时代,中国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中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材料六:中国青铜工艺精湛,冶铁和炼钢技术长期保持世界领先,青花瓷、珐琅彩精妙绝伦,令世人赞叹,古代西方一直把中国称为“塞里丝”,就是“丝国”的意思。1.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2.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3.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4.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进步。5.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呈相应变化。6.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小结:ppt展示本课知识主线。中国古代手工业,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以冶金、制瓷、丝织为代表,技术高超、工艺精美。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享誉世界。【板书设计】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官营手工业(一)概况(二)部门1.冶金2.制瓷3.丝织二、民间手工业(一)概况(二)发展历程三、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一)地位(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