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总论一,知识要点1,原始歌谣识记《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出自《吴越春秋》.识记《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出自《礼记·郊特牲》.2,书面文学萌芽时期代表作品识记殷商甲骨卜辞,《易经》卦,爻辞和商周彝器铭文,是书面文学萌芽时期代表作品.3,先秦文学作品的主要样式.诗歌和散文是先秦文学作品的主要样式.4,了解先秦文学的传统特征第二章神话一,知识要点1,识记神话的定义和类型.2,掌握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色.3,说明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规律:历史化,寓言化和宗教化.4,识记保存神话较多的古籍主要有:《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等.5,识记教材中主要神话的出处:后羿射日(《淮南子·本经训》),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鲧禹治水(《山海经·海内经》),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夸父逐日《山海经·大荒北经》第三章《诗经》一,知识要点1,识记《诗经》的篇数,产生的年代,地区,流传及注本等.2,《诗经》的分类及风,雅,颂的含义(包括分类标准,各类的篇数).3,掌握《诗经》的主要内容.4,识记在《诗经·大雅》里,集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和《大明》.5,了解变风,变雅的含义.二,重点和难点1,《诗经》的艺术成就.2,掌握诗六义的含义,及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3,《诗经》结构和语言上的特点:4,精读作品《氓》,掌握以下要点:(1)识记《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叙事诗.(2)《氓》的思想内容: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3)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4)简析《氓》诗中的弃妇形象.5,精读作品《君子于役》,掌握以下要点:(1)识记《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位农家妇女对久役在外,不知归期的丈夫的深切怀念.(2)说明通篇运用赋的表现手法.6,精读作品《蒹葭》,掌握以下要点:(1)识记选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2)背诵该作品.(3)分析该诗在结构上特点及艺术效果.7,精读作品《七月》掌握以下要点:(1)识记选自《诗经·豳风》,是农事诗中的杰出作品.(2)是一首饱含奴隶血泪的诗歌,也是现存我国农业生产情况最古老详细的文字记录.第四章史家之文一,知识要点1,识记《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以记言为主.2,识记《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3,识记春秋三传:《左传》与《公羊传》《谷粱传》.4,了解春秋笔法(或一字见义,一字褒贬)的含义.5,识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全书21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以记言为主.6,《国语》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儒家重民,尚礼,崇德的思想.7,《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8,《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9,《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10,《战国策》初无定名,曾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西汉刘向整理汇编,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顺序,分列为33篇,并根据书中内容,定名为《战国策》.因是分国编排的,所以它属于国别体之史.11,《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二,重点和难点1,《左传》的艺术成就.2,《战国策》的艺术成就.3,比较《左传》与《战国策》中说辞的特点.4,分析《晋楚城濮之战》描写战争的特点:(1)本篇描写战争不是孤立地描写战争过程,而是把战争与双方的政治,外交活动结合起来写,从而展示战事发展的因果关系和战争胜负的原因.(2)作者还借人物主口表达了一些发人深省的军事思想,如有德不可敌少长有礼,其可用也等.(3)具体描写战争过程时,能以简练的笔墨逼真地传达出战场上的气氛,清楚地交待交战的过程.5,分析《晋楚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先轸和子玉的形象:晋文公谨慎稳重,谋虑周全,善于听取部下意见,知人善任;先轸极有见识,懂外交,懂策略,能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子玉意气用事,刚愎自用,态度傲慢,狂妄轻放.他口出狂言,目中无人的神态与晋文公,先轸等的小心谨慎,谋划再三,思虑周全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6,识记《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邵公的谏词运用了比喻手法.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概括地揭示统治者对待人民言论的两种不同态度.7,精读作品《冯谖客孟尝君》,掌握以下要点:(1)成语狡兔三窟出自冯谖之口.三窟指:A孟尝君市义于薛得到封地薛城人民的拥护.B复位于齐获贤才名声.C立宗庙于薛使齐王不能等闲视之.(2)分析冯谖的性格:冯谖是战国时期形形色色策士中的一个典型.他愿为知己者效力,有其卓识,深谋远虑,审时度势,利用诸侯间的错综关系为孟尝君巩固其在齐国的地位.(3)分析本文的叙事特点: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层层推进,不断变化.孟尝君及其左右的言行对冯谖形象的衬托作用:文章通过孟尝君左右之人对冯谖笑之恶之,孟尝君对冯谖市义之举不悦等的描写来反衬冯谖的奇异性格和不凡见识.第五章诸子之文一,知识要点1,先秦诸子散文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概述各个阶段代表性作品的文体特点.先秦诸子散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期为《论语》,《老子》等语录体散文;第二阶段由语录体向对话体论辩文的过渡和形成,代表作品为质朴严谨的《墨子》,雄辩犀利的《孟子》和恣肆激诡的《庄子》.第三阶段,为《荀子》和《韩非子》的专题论文,标志着我国论说文的成熟.2,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3,了解诸子百家出现于战国时代,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纵横家的《战国策》,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4,了解《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大约在战国初年始编辑成书.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5,了解儒家学派和墨家学派在当时并称为显学.《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6,了解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文学成就最高.《庄子》共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7,了解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7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础的.孟子还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智的文艺见解.8,《荀子》一书,又名《孙卿子》,《孙卿新书》,由西汉刘向编定成书,今存32篇.荀子主张:法后王;性恶论;制天命而用之和人定胜天.荀子是孟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9,荀子是以赋名篇的第一人,今存《礼》,《知》,《云》,《蚕》,《箴》五篇.《成相》篇用的是当时通俗的说唱文学形式,为后世弹词之祖,开说唱文学之先河.10,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55篇.政治主张:法,术,势并用;反对复古,主张革新的社会历史观.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观点.11,《韩非子》中有300多则寓言故事,居先秦各家著作之首.韩非的寓言有:自相矛盾(《难一》),滥竽充数(《内储说上》),守株待兔(《五蠹》),郑人买履,画鬼最易,买椟还珠(《外储说上》)等.12,《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进行说理,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齐人攫金等故事.二,重点和难点1,说明《论语》一书的艺术特色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有哪些反映.文章善于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及记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记录人物语言,能逼真地表现出入物的身份和个性.叙述不多,但用词准确精练.如用率尔而对表现子路直率豪爽的个性,用夫子哂之表现孔子听了子路发言后的神态,用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记叙曾皙发言之前的一连串动作,表现其从容潇洒的气度,都十分传神,显示出遣词造句之妙.2,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个性.孔子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于路鲁莽,不够谦虚;冉有,公西华随机应变,谦虚谨慎;曾皙恭敬,淡泊.3,掌握《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4,《逍遥游》的含义即主旨.不受任何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遨游于天地之间,即蔑视一切功名利禄,追求一种不受任何时空限制而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大鹏远飞高举,必须凭借风力有何持达不到逍遥的境界.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获得道遥游.5,《逍遥游》中著名的寓言故事:鲲鹏变化.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不龟手之药.6,掌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7,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8,孟子仁政主张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1)内容:①富民:一定的产业,注意养殖.②教民:学校教育,孝悌之义.(2)民本思想,同情百姓.战国时期,分裂走向统一,战争不可避免.(3)仁政主张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不切实际;仁政主张脱离现实,无法实现.9,分析《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10,分析荀子《劝学篇》中的重要譬喻及喻义.(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比喻学习之重要,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学习很重要,可以防邪僻而近中正.(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弓,功在不舍,比喻学习积累过程的重要性.(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比喻学习要持之以恒.11,荀子《劝学篇》的语言特色.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并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第六章楚辞与屈原一,知识要点1,掌握楚辞的概念.2,屈原的作品共23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招魂》.3,识记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4,理解离骚二字含义:司马迁认为: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离骚赞序》),王逸释为:离别的忧愁,离,别也;骚,愁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5,《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而成的抒情诗,依旧保留了歌,舞,乐三者结合的特点.共11篇,其中《东皇太一》祭至尊之天神,《东君》祭日神,《云中君》祭云神,《湘君》,《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河伯》祭河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属于人鬼,《礼魂》为祭祀结束后的送神曲.6,《九章》是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作品.其中,《桔颂》作得最早.7,了解《天问》和《招魂》简况.《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全诗纯以问句组成.8,识记《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九辩》被历代文人视为悲秋之祖.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离骚》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2,比较《九歌》与《九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3,《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编而成的组诗《九歌》,写湘君对湘夫人的期盼与思念.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描写秋天景色的千古名句.5,比较《离骚》与《诗经》在形式,语言上的特点.6,了解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文学总论一,知识要点1,西汉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是散文;汉代散文中成就最高的是史传散文.2,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