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复习重点一、明代文学1、第一章-《三国志演义》(第三节)2、第二章-《水浒传》(第一节:版本;第三节)3、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第一节:吴中四杰;第二节)4、第四章-明代中期文学(第一、二、四节)5、第五章-明代杂剧(第三节:徐渭及《四声猿》)6、第六章-明代传奇(第二、四节)7、第七章-汤显祖(第二、三节;另注:《牡丹亭》的特殊文化意义)8、第八章-《西游记》(第三节)9、第九章-《金瓶梅》(第三节;另注:《金瓶梅》反映的内容以及被称为哀书的原因)10、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第一节)11、第十一章-明晚诗文(第一节:童心说;第二、三、四节)二、清代文学1、第一章-清初诗文(第四、五、六节)2、第二章-清初戏曲(第一节:李玉、李渔;第二、三节)3、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第二节:《醒世姻缘传》)4、第四章-《聊斋志异》(第二节)5、第五章-《儒林外史》(第一、四节;另注:其结构特点)6、第六章-《红楼梦》(第二、三、四节)7、第七章-清中叶诗文词发展(第一、二节;另注:注意黄景仁的诗)三、近代文学-龚自珍(重点是龚的诗)第一部分:明代文学“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第一章《三国演义》元末明初,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国小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第一节章回小说的产生1、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2、特点: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起来的。3、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水浒传》等。4、明中叶后,章回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5、章回小说包括:讲史型、神魔型、公案型、世情型、武侠型等五种类型。《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历史演义”,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历史上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三国演义》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简称。一、成书《三国演义》有一个漫长的成书过程。陈寿的《三国志》,刘宋裴松之为之作注。宋代三国故事更为流行。《东京梦华录》:霍四究。《东坡志林》:“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部《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是“世代累积型”小说。二、作者罗贯中,籍贯太原,大约生活在1310至1385年之间。一说《水浒传》是他和施耐庵合写而成。三、版本嘉靖本,是最早的《三国演义》版本。书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三国演义》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一百二十回修改本。第三节《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1、拥刘反曹倾向。作者从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出发,糅合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来表现对昏君贼臣及黑暗统治的痛恨,对圣君贤相和清平社会的渴望。奉蜀为正统,反映了人民的政治道德理想。2、“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基础上的“义”。3、崇尚智慧。就写人而言,诸葛亮是典型的智慧的象征。就叙事而言,《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被人们称为全景性军事文学。突出智斗,是这一作品的特色。作品写战役,重点表现统帅人员的运筹帷幄、分析决策。第四节《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1、“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史料处理原则,使小说极具艺术魅力。《三国演义》虚实结合。实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虚使小说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2、人物塑造上,采用类型化的写法,专门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并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端。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仁厚、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等。3、结构上,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结构无数的故事,虽事件复杂,却不琐碎支离;有曲折变化,然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基本完美的艺术整体。4、“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三国演义》的语言雅而不涩,俗而不俚。“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具有简洁、明快而又生动的特色。叙述描写,不以细腻见长,而以粗笔勾勒见工,但许多生动片段,也写得粗中有细。《三国演义》的缺点:1、人物性格缺少发展;2、运用想象夸张,有时不免过分,“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第二章《水浒传》一、成书(英雄传奇小说)宋末元初,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初次完整地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宋末元初,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话本和戏剧相继问世。南宋罗烨《醉翁谈录》。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是现传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元代出现了一批水浒戏,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水浒英雄由三十六人发展到七十二人,又发展到一百单八人。二、作者施耐庵和罗贯中,高儒《百川书志》、郎瑛《七修类稿》等;施耐庵,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王道生《施耐庵墓志》;罗贯中,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天都外臣《水浒传叙》、王圻《续文献通考》。施耐庵、罗贯中。王道生《施耐庵墓志》。三、版本:繁本和简本。1、繁本中,现所知最早的是万历乙丑天都外臣(汪道昆)序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万历三十八年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也是百回本。繁本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2、简本最有代表性的是明双峰堂刊本《水浒志传评林》。第二节《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水浒传》通常被认为是一部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更多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1、忠义思想。书名《忠义水浒传》,梁山原来的聚义厅后被宋江改成“忠义堂”。小说描写的“义”,主要指一种被压迫者之间的相互帮助的关系。“义”在“忠”和“孝”之下。2、反抗复仇精神。3、小说宣扬了反抗精神、英雄主义以及复仇行为。林冲的道路,是最典型的“逼上梁山”的道路。3、崇尚暴力与对妇女的偏见。第三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一、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1、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分、经历和遭遇刻划他们的性格。林冲、鲁达、杨志2、把人物放在斗争的激流中,甚至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自己的行动、语言来显示性格特征。3、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各自的性格。小说善于抓住性格相似的一组人物,比较出性格的不同来。鲁达和李逵。4、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塑造人物个性。二、《水浒传》的结构基本上是完整的,同时又是富有变化的。书中人物与情节的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一环紧扣一环,互相勾连的。小说结构的完整,还表现在开端、高潮和结局等安排的精心设计上。三、突出的语言成就。1、小说的语言特色之一,在于明快、洗炼,无论叙述事件或刻划人物,常常是寥寥几笔,就达到绘声绘色,形神毕肖的地步。2、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达到很高的成就。第三章《西游记》明代后期,在通俗小说领域中兴起了编着神怪小说的热潮。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第一节《西游记》的成书、作者与版本一、成书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只身赴天竺取经,历时十七年。玄奘的弟子辩机《大唐西域记》。慧立、彦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最早把西游故事神话化的是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其中多了个猴行者,成了取经路上的主角。金元时期,玄奘取经的传说及各种戏剧,越来越多。元末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二、作者经鲁迅、胡适等人考证,《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三、版本现存最早的是金陵世德堂刊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二十卷一百回,原刊于明万历二十年。清初汪象旭、黄周星评刻的《西游证道书》,后来的本子大都据此而刻。第二节《西游记》的思想内容1、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约束的矛盾处境。把大闹天宫看成是通过神话形式、投影式地反映人民反正统、反皇权尊严的叛逆思想和叛逆情绪的一种折光,应当是恰当的。2、对神圣事业坚忍不拔的追求精神,隐喻着人必须历经艰辛、坚定自我的遗志才能获得成功的哲理。第三节《西游记》的艺术成就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神性、人性、动物性的结合。在各色神魔身上,既有社会化的个性,又有超自然的神性,甚至被赋予了某些动物的特性。孙悟空、猪八戒、狮魔、老鼠精、牛魔王……。二、情节的设计上,戏笔与幻笔相间,往往将事件写得波澜起伏,峰回路转,离奇而不悖情理,奇幻而自有逻辑,引人入胜。三、语言诙谐,有很强的可读性。用一种轻松的笔调,以大量的民间语汇构成对话情节,使原著泛溢着浓郁的诙谐性和趣味性。这类笔墨完全与作品的格调和情趣相一致,对刻画人物、丰富细节、增强风味起必不可小的作用,既隐含了笔者的立场,又在愉悦的笔墨中颇有一种挖苦,嘲讽的意味。第四章《金瓶梅》及明代其它长篇小说《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直接描写现实生活,表现世态人情,标志着古代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一节《金瓶梅》的成书、版本与作者一,版本1、现存最早的有万历四十五年(1617)东吴弄珠客及欣欣子序的《金瓶梅词话》,这个本子及其传刻本,统称词话本或万历本。2、崇祯年间刊行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又称《原本金瓶梅》,一般称这个本子为崇祯本。3、清康熙年间张竹坡对崇祯本加以评点,推出《第一奇书金瓶梅》。张竹坡的批评本。4、清同治年间,蒋敦复删削而成《绘图真本金瓶梅》,民国五年存宝斋印行,成为《金瓶梅》的第一部洁本。二、作者向来扑朔迷离,虽署名为兰陵笑笑生,但真实姓名一直无法确认。第二节《金瓶梅》的思想内容1、对钱、权、色的复杂态度。作者通过西门庆对金钱、权力与情欲的追求,批判了官商勾结,钱权交易以及金钱、权力、肉欲对人的异化等,揭示了明中期后社会的种种罪恶。矛头集中到统治集团和新兴的商人势力,触及到当时社会的基本矛盾。另一方面,作者又时时流露出对钱、权、色的艳羡。2、写出了中国从宗法制社会迈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艰难步伐。西门庆,是个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人物。3、展示了一个与传统观念完全不同的女性世界。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代表的一大批女性,是一种顺应历史发展的丑和恶。她们的活动,体现了用一种邪恶的、赤裸裸的人欲来替换虚伪的温良恭俭的扭曲的道德。潘金莲:她身上体现的,乃是一种思想的堕落、人性的堕落。堕落后的潘金莲,成天只想着三件事:纵欲、争宠、害人。第三节《金瓶梅》的艺术成就一、“寄意于时俗”所谓“时俗”,就是当代的世俗社会。小说将视角转向普普通通的社会、琐琐碎碎的家事、平平凡凡的人物。标志着我国的小说艺术进入了一更加贴近现实、面向人生的新阶段。二、从歌颂到暴露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的假、丑、恶。三、成功地塑造出典型人物1、描写的重心开始从讲故事向写人转移。2、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地刻画人物性格。四、网状结构《金瓶梅》每一故事在直线推进时又常将时间顺序打破,作横向穿插以拓展空间,这样,纵横交错,形成了一种网状的结构。各色人物和故事相互交叉,相互制约,既千头万绪,又浑然一体。五、市井化的语言:在口语化、俚俗化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金瓶梅》中的性描写与明代中后期心学思潮的兴起对程朱理学的冲击以及人欲解放洪流的到来有关。明代中后期道教房中术的流行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五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冯梦龙的“三言”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二拍”,是凌蒙初对“三言”的模仿之作。第一节“三言”“二拍”概况明中叶以后,一些文人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的一些新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一、“三言”概况“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着的创作。它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冯梦龙(157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