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简答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张睢景臣《高祖还乡》艺术手法简析。1.在散曲中运用戏曲代言体的形式。所谓“代言”,就是作者必须全部隐去。虽是散曲,却采用了戏曲代言体形式,以一个乡民眼中所见来写高祖还乡的盛况,因而特别真切可感,形象生动。2.通过辛辣的讽刺手法实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立意新颖,不仅否定至高无上的封建皇帝,同时动摇了他赖以统治的封建基础。强烈的讽刺效果表现在大众化口语运用上。称皇帝一口一个“那大汉”、“刘三”,轻视之意,随着称谓的变化倾泻出来。3.借古讽今,构思巧妙。《高祖还乡》描写的是汉高祖刘邦还乡的情景,却是按照元代皇帝出巡仪仗的规则顺序来写的,讽刺元代皇帝却借用汉代皇帝来写,相生相息,借古讽今来达到需要讽刺的效果。4.嬉笑怒骂,诙谐幽默。“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充分运用农民口语,通过一个质朴、天真、无所畏惧的农民的所见、所感、所言、所行来揭示“高祖还乡”的盛举。为什么说范成大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王维、孟浩然诗中的田园风光(静谧心境的外化——隐士情结、倾向于山水),元稹、张籍等诗中的劳作生活及阶级剥削(为民请命的意识——济世情结、倾向于社会),范成大以他独特的视角和广博的胸怀创造性的把一上两个传统合为一体,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不仅继承了自陶渊明以来的歌咏田园生活,描写农村风物人情的田园诗创作题材,也大胆地揭露封建社会对农民的残酷盘剥和压迫,以及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拓展了田园诗的思想和内容,成功地实现了对传统题材的改造,使田园诗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之诗。在诗歌艺术风格上,有别于陶诗的冲淡、自然,而以清新、精巧和通俗流畅的语言风格见长,别具个人特色。举例分析辛弃疾词的比兴用法辛弃疾词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能化刚为柔,运用婉约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作婉转悱恻之语,又时露磊落不平之气。如他的词《摸鱼儿》:此词直接继承了楚辞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手法,用男女之情来隐喻现实斗争,并构成了整体性的象征意蕴。上片在伤春、宫怨的形式下表现他对南宋王朝“爱深恨亦深”的矛盾心情,表达了作者深沉细腻的忧国之情,写得缠绵悱恻,意脉深远。下片以陈皇后的失宠比况自己的现实处境,以玉环飞燕预示小人的结局。作者借主人公的伤春之情引出对君王的哀怨之情,由美人之喻扩展为一个完整的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作者写伤春之情,是感叹青春年华的虚掷,既是切合典故中美人的命运,也暗喻自己的被闲置的遭遇。看似闲笔,实则构成了此词的完整意境,大大增强了此词的感染力。《琵琶记》为何被称为“南戏之祖”?①高明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创作思想,强调作品的社会教育作用,努力尝试把戏剧这种“小道”提升到教育工具的地位。②他以他的文学修养,提高了南戏的文学品位,并以其作品,改变了南戏的粗糙和简陋,是南戏得以与杂剧、与文学史上的其他文学样式并驾齐驱,使南戏由民间进入到文人的书房,以此为标记,南戏创作迈入到一个新的阶段。③《琵琶记》采取双线结构,一条是蔡伯喈,一条是赵五娘,两条线平行发展,这可以更好地展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命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显得真实,而不是概念化、符号化的人物,心理描写尤其出色。作品的格律也比较讲究。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琵琶记》成为南戏成熟的标志,被誉为“南戏之祖”。《西游记》人物形象的特点?《西游记》的几个主角如孙悟空、猪八戒等,都写得异常生动,惹人喜爱。这些人物之所以刻画得很成功,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他们时,往往是将神性、人性、动物性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把他们当人来写,使之具有人的思想、行为的人性的特点,同时又有神的威力和动物的外貌等特点,既亲切又具有超现实的色彩。《西游记》中猪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还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贪财好色及懒惰的习性,是颇受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唠叨埋怨和他的思想有关,他并不想去西天取经,只想在自己的家里陪着老婆,孩子好好的过日子。正因为如此,他在取经的路上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想要唠叨埋怨,老是想着散伙回家。而且他还有自己的私心,自己的小算盘,有好吃的了再没吃之前还想前师父、师兄,但再没吃够的情况下,又会将师父师兄的那份也全吃了。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老是捉弄他,因为他喜欢美色,贪图享乐,总耍一些小聪明,而且能够吃苦耐劳,什么脏的活,不好干和差事全都给他做。猪八戒是一个性情中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要散伙。而且经常搬弄事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但他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知错能改,对师傅忠心耿耿。《西游记》在形象塑造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一直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三者的和谐同意,便产生了形貌各异、个性独特而又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猴精,所以他形态上像猴子,这是他的动物特征;他善于变化,能翻十万八千里的斤斗云,能识破一切妖魔,这是他的神仙本领;他又具有人间英雄的品格,如大公无私,勇猛机智、爱出风头等,这些又是人的精神品格。)分析阐述《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一、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突破了传统的好人一切皆好,坏人一切皆坏的对人物形象塑造,表现了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复杂性和鲜明个性,创造了一批具有高度艺术化的复杂性艺术典型。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在对照、映衬中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贾宝玉思想里具有朦胧的反封建意识和民主平等观念,反对男尊女卑,但又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思想里有具有浓重的主子奴才意识。作者没有因为他是主人公而将他梅花,只是按照生活逻辑写出他的善恶好坏来,其他人物也是如此。林黛玉单纯直率但尖酸多疑,薛宝钗温柔贤惠但老于世故。)二、突出个性,反复渲染红楼梦所写的性格复杂,但并非不分主次轻重,一味敷衍。相反,作者总是突出人物个性的主要方面,在各种人物关系中通过各种事件反复渲染,使其主次分明,有轻有重。(王熙凤是个性格多样的女子,精明强干、热情大方、争风吃醋、阴狠歹毒等,但作者重在突出她性格里面的“辣”和“贪”,并通过不同的人物关系和不同事件反复渲染,使其鲜明。对贾母、王夫人她是迎合奉承,对丈夫则是争风吃醋,对丫鬟则是善于操纵,对尤二姐残忍毒辣。)三、外在言行与内心世界的结合《红楼梦》中有很多地方大量运用人物内心活动来剖析人物心理。(第五十八回,宝玉听说岫烟要出嫁,看到已经落花的并结出小杏的杏树时,不禁触景伤情,想到岫烟也会多年以后也会像杏树一样成熟,树上飞走的鸟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和杏花会面。刻画出了宝玉痴情痴想、沉浸红尘的特点。)四、人物形象之间的对照与互补在《红楼梦》众多人物形成的关系网中,小说更着意与人物之间的相互映照,相互补充,生发出更为丰富、深刻的意思。(刘姥姥与贾母一同吃饭,随后,进入大观园,对照不仅体现在刘姥姥惊诧这贵族之家的奢侈华丽,还有“生来受苦的”和“生来享福的”的对照:二人吃坏了肚子,刘姥姥被折腾的厉害,醉酒,泻肚子,第二天就健康的离去,而贾母则受了风寒,请大夫治疗,最尊贵的人却是最虚弱的。)五、以环境衬托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封建末世、大观园是他们共同的生活环境,贾宝玉的怡红院,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蘅芜院,李纨的稻香村是他们个人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是他们性格的一种外现。潇湘馆清幽凄冷,衬托出黛玉的多愁善感、倨高孤傲,稻花村的朴而不实,衬托李纨的淡漠,秦可卿卧室的陈设也暗示其放荡的性格。)五、以诗歌勾勒人物形象(1)描写肖像。描写癞和尚“腌臜更有满头疮”。(2)评述人物。描写宝玉“潦倒不通世务,行为偏僻性乖张”,把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统一了起来。(3)自述情怀。黛玉“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表明了黛玉感时伤怀的心态。六、创造了一批具有独立社会意义的奴仆形象总之,《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真实性。塑造了《小说面面观》中所涉及的“圆形”人物形象。话本说书艺人演讲故事的底本称话本。“话”是故事的意思。是我国最早的白话小说。说话在唐代已经出现,到宋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可分为小说、讲史、讲经、合生四种,以小说、讲史成就最高。宋代的话本反映市民生活,使小市民成为话本的主角。话本由说话人用当时的口语和浅近的文言词语来讲说,形成了一种新的文体。它刻画人物,运用性格化的语言,胜于过去文言小说里记述的语言。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