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神奇的甲骨文在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看见上面刻着字,就觉得很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发现甲骨上的文字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甲骨文的作用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特点大家来认一认十二生肖天干与生肖古巴比伦文字——楔形文字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这些字体几乎都有呈三角形的尖头,在外形像钉子,也像打尖用的木楔,有的横卧着,有的则尖头朝上或者朝下,还有的斜放着,看上去像是一只尖利的指甲刻上去的关于文字的起源西方学者认为发明这种文字的应是苏美尔人。在苏美尔流传的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BC2112-BC2004)中写道乌鲁克国王恩美卡就是创造楔形文字的人。苏美尔传说目前为止,西方学者都凭这段诗歌认定恩美卡就是创造楔形文字的人。但诗歌中没有明确说明或暗示在恩美卡国王之前是否有文字,只是强调“国王把文字写在泥板上”,且“这样的事情从未遇见”。但是,传说不合逻辑之处:国王恩美卡将自己创造的文字写在泥板上,让信使拿给阿拉塔王看,面对新创造的文字,阿拉塔王居然能看明白。所以:恩美卡国王创造楔形文字只是传说楔形文字起源之西方争论渔猎生活方式说传统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楔形文字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特殊的渔猎生活方式。这是较为通行的看法,西方的各种百科全书大都持这一观点。天文事件说20世纪70年代起,考古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爆炸性的观点,认为楔形文字起源于6000年前的一次天文事件——船帆座×号超新星(文明之星)的爆发。(这是人类历史上能记忆的最大一次天文事件)楔形文字起源之西方争论这一观点是因为苏美尔学专家米查诺斯基在对楔形文字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即在较早的泥版文书记载中大量出现对同一颗星的记录,而关于这颗星的图画就演变成了最初的文字,因此他提出了楔形文字的起源与这颗星有关的假设。1980年,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天文学家里查德·斯特塞经过精确计算,并论证了这一假设的合理性。他认为,米查诺斯基所说的这颗文明之星,就是6000年前爆发的船帆座×号超新星,这是人类历史上能记忆的最大一次天文事件。楔形文字的发现1472年,一个名叫巴布洛的意大利人在古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游历时,在设拉子附近一些古老寺庙的墙壁上,见到了一种奇怪的、从未见过的字体。巴布洛非常诧异。这是文字吗?还是别的什么?他带着这种疑惑回到了意大利。但是,当时没有人对他在西亚的这个发现感兴趣,人们很快淡忘了这件事。欧洲人并不知道,这就是楔形文字。一百多年后又有一个意大利人造访了设拉子,他就是瓦莱。瓦莱与巴布洛不同,他把这些废墟上的字体抄了下来。后来,他在今天伊拉克的古代遗址,又发现了刻在泥板上的这种字体,因此他断定这一定是古代西亚人的文字。瓦莱把他的发现带回了欧洲。他让欧洲人第一次知道了这样一种奇怪的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简介时间:约5000年前,到公元2世纪。发明人:古埃及人最初使用者:僧侣又称:圣书演化过程:僧侣体世俗体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易使用的字体中王国时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在3400年前这三种书体在简化,但它们的内部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埃及的象形文字经过发展,逐渐具有了表意、表音功能。埃及人创造出了24个表音符号(目前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创造的标声符号)。•发展过程:后来的腓尼基人在埃及24个表音符号的基础之上,创造出世界最早的字母文字。古希腊人又在腓尼基的22个辅音字母的基础上,增加了元音字母,形成了希腊字母文字,现在欧洲各国的字母文字都是从希腊字母文字发展而来的。用象形文字和僧侣体书写的相同的段落罗塞塔石碑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早已失传,直到1798年5月19日,拿破仑出征埃及。像当年亚历山大东征一样,拿破仑于当年的7月25日迅速攻下开罗,很快征服了埃及。当时随军出征的有175名“有学问的人”,目的当然是研究神秘的古埃及,这倒是拿破仑有先见之明的地方。1799年,在距亚历山大城48公里的罗塞塔镇附近,一名士兵发现了一块非常特殊的石头:“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罗塞塔石碑。这是一块外形不规则的黑色玄武石碑,长114厘米,宽72厘米,碑面刻有三段文字,经2000余年的风沙侵蚀已变得有些模糊。经考证,碑文是由埃及和希腊的两种语言和三种文字体系—象形文字、通俗文字(埃及象形文字的草写体)和希腊文字雕刻而成。其中第一段为象形文字,共11行;第二段为通俗体文字,共32行;第三段为希腊文字,共54行。从碑文中的希腊文字可知,其内容是为托勒密五世的登基庆典称颂,大约撰写于公元前196年。罗塞塔石碑的发现,给人们认识古埃及文化带来了希望,但当时众多学者对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还是一筹莫展。识破罗塞塔石碑天机的当属法国天才学者商伯良。商伯良19岁时曾担任巴黎格勒诺布尔公学的历史教授。他富于语言天才,精通拉丁文、希腊文、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特别是他还精通唯一与埃及语言关系较近的科普特语。1821年至1822年,商伯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释读工作,他看出了象形文字内在的体系,并制定了科学的释读方法。他第一个意识到象形文字中有些是字母,有些是音节,有些则是义符,使得古埃及语言读得出看得懂,并开始编撰《埃及语法》。但当他1832年英年早逝时,许多人斥其释读方法为“幻想的产物”,直到1866年,他的理论才被证实。商伯良的贡献为埃及学奠定了基础,为人们了解神秘古老的尼罗河文明打开了大门。因而,有人称拿破仑与商伯良是“埃及的两位征服者”。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埃及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分构成:1、表意符号是用图形表示词语的意义,特点是图形和词义有密切关系。例如:表示水就画了条波形线≈,画一个五角星“★”表示“星”的概念。2、表音符号是把词语的发音表示出来。例如:猫头鹰的图形用作音符时,已失掉“猫头鹰”的含义。3、限定符号是在表音符号外加上一个新的纯属表意的图形符号,置于词尾,以表明这个词是属于哪个事物范畴的。限定符号本身不发音。例如:通常一个人的名字后面跟随下列一个字符,表明这个人是男人还是女人。把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适当组合起来,便可构成完整的句子。埃及象形文字与英文字母间的对应关系事实上,埃及象形文字与英文字母没有任何历史上的对应关系。埃及学家们为了研究方便,为每一个象形文字用国际音标标注了发音,同时给出了与之相近的英文近似发音。因此,我给出的象形文字对照表完全是音译的,从意义上没有丝毫的关联。英文与埃及象形文字对照表ABCDEFGHIJKLMNOPQRSTUVWX部分象形文字解析hand手hill-slope山坡disk盘子yard庭院mouth嘴snail一种蛇water水foot脚chick小鸡arm手臂eagle鹰带有象形文字的戒指几千多年前,当世上还没有戒指时,古埃及统治阶层为了要将代表权力的印章随时带在身上,又避免套在手上的累赘,索性将它镶在指环上;埃及人是最早佩戴戒指的,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小圆环表示「永恒的完美」。古印度的地理范围不限于今天的印度,而是指整个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在古印度,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以“印度”作为自己的国名,但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称印度河以东地域为印度,我国的《史记》和《汉书》称之为“身毒”,《后汉书》称之为“天竺”,唐代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中改称为“印度”。显然,这个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在公元前20世纪,印度古代文字出现了,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因此称为印章文字。已发掘的印章共有二千多枚。其中很多符号是象形的,可能还处在象形文字阶段,但又因有表音节和重音的符号,所以也被认为是向字母文字过渡的表音文字。1826年,一名英国逃兵詹姆斯•刘易斯来到今天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区,在一片山丘上发现了一大片城堡废墟。他把此地取名为“哈拉巴”。1921年,印度考古学家L•班奈吉在印度河下游一处叫摩亨佐•达罗的地方发掘佛塔遗迹时,意外地发现了刻有动物形象和文字符号的印章。同年,B•D•塞尼又在印度河上游旁遮普省蒙哥马利县的哈拉巴发现了类似的遗物。印章印章多用皂石,粘土,象牙和铜等制成,大多雕有不超过20个铭文,还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浮雕,其题材主要是当时常见的动物,古代印度河流域人民狩猎,航行,娱乐等情景,以及宗教神话内容。到目前为止,共发现这种文物2500种左右,,文字符号共有400-500个。这些符号一般由直线条组成,字体清晰,基本符号有22个。在印章上还有雕画,这种雕画和文字是什么关系还不清楚,根据学者推测,这些铭文可能是印章主人的姓名和头衔等,雕画可能是他们崇拜的事物。在印度河流域,那些富有的、地位显赫的人士往往都有自己的独特标志。他们把这种标志刻在印章上,在需要的时刻就盖下来,或随身带着以表示自己的身份;有时也把它送给异邦友人作为纪念。所以,这些印章已越出印度河流域,在两河流域等地区也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在摩亨佐·达罗出土的一百二十三个钢印章上,有三十六个刻画着牛的图形;还有头上长角的立姿人兽图形和抽象的牛头图案。牛在古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非同寻常的位置。牛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产动力、乳和肉,而且更代表了一种丰足,成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理寄托和希望的象征。对牛的崇拜,构成印度河流域文明最突出的一道风景线。XIEXIEDA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