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李斯导入新课•文学是精神,文学是美景,文学是交流。文学告诉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坚守岗位,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这就是文学的精神。•文学是七色彩虹,一道道美景,一种种精神,它洗涤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经典名篇----《谏逐客书》一、作家作品知识•李斯(前280?~公元前208),秦代政治家、文学家,楚上蔡(今属河南)人。•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评价李斯:“是圣是魔,未可轻易评说。”•上蔡郡小吏,出身寒微:闾巷布衣•“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史记·李斯列传》•(老鼠哲学:“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1.具有反传统的观念•传统的观念:安贫守贱,君子固穷•2.道德层面的缺失•从荀卿学帝王之术(结识韩非)•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孔子《论语.宪问》•与荀子话别:垢莫大于贫贱,悲莫甚于穷困.——《史记·李斯列传》•斯之相秦也,始皇任之,人臣不二,而荀卿为之不食,睹其罹不测之祸——桓宽《盐铁论·毁学》•西入秦(“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为吕不韦手下门客(舍人)•向秦王献灭六国、成一统之计(《论统一书》),受到赏识,拜为郎官、长史、客卿。•“郑国事件”:疲秦记•“郑国事件”后,李斯升任廷尉、丞相.•李斯的功绩:•开国元勋•献灭六国之策:1.贿赂2.刺杀之.3.大军压境。•废除分封制,施行郡县制,中央集权;统一文字(小篆);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等。•鲁迅先生说:李斯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有“殊勋”的,“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的劣迹:•害死韩非•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剪除百家,独尊法家。•参与宫廷政变(沙丘政变)“弑长立幼”,他与内臣赵高合谋,隐瞒遗诏,伪造假旨,害死“刚毅而仁厚”的太子扶苏,大将蒙恬,把“平庸而荒淫”的少子胡亥推上皇位。•建议秦二世推行“严刑酷法”制度•受“五刑”被赵高腰斩于咸阳李斯与赵高李斯•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二、背景知识•“郑国水工事件”:韩人郑国为削弱秦国国力、阻遏秦国东扩目的,说服秦王修建水利(即后来的郑国渠),此谓有名的“疲秦计”。•“疲秦计”被识破,秦王大怒,要将一切非秦国之人驱逐出境,李斯也在驱逐之列。李斯为说服秦王收回成命,便上了《谏逐客书》。••郑国渠是古代陕西关中地区大型引泾灌区。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郑国渠的建成,使关中干旱平原成为沃野良田,粮食产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为纪念郑国的功绩,时人遂名该渠为郑国渠,遗迹尚存。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郑国渠都江堰(成都平原)战国时秦国(关中地区)今天之郑国渠三、题解•谏---劝谏、劝告;逐---驱逐;客—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者的称呼;书---同“疏”、奏疏。奏疏: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题意:李斯劝告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四、课文学习《谏逐客书》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来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後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後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後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学习课文第二段•缪公五子不产于秦缪公用之•孝公商鞅不产于秦孝公用之•惠王张仪不产于秦惠王用之•昭王范雎不产于秦昭王用之(论据):历史事实论据。商鞅变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战国时期的变法由魏国发端,楚国承上启下,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变法运动。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层:反面推论•阐明却客之非•却客而不内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疏士而不用学习课文第二段•李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客卿不负于秦国,没有客卿秦国就不能强大,那么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驱逐客卿是毫无道理的,是完全错误的,自然扣紧了中心论点。•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学习课文第三段•李斯站在秦王的立场从想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出发,这种不注用人才,不广贤纳士,还想驱逐客卿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又有利的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论点: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论据:事实论据-----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论证方法:归纳法•第三段: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学习课文第四段•经过历史的、现实的、理论的论证才得以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逐客就会造成“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论点:逐客就会造成“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论据:理论论据-----名言•论证方法:归纳法•第四段: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学习课文第五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第五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全文层次段落•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第三段: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第四段: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第五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主旨•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文中以前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用客卿而成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又举了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重物轻人,继而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最后指出逐客必到秦之危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呼应。文章特点--论证有利•第一个就是以举例例证驳斥谬论;•第二个是以演绎推理,铺陈事例,引出谬误,进行驳斥;•第三种方法是正反对比,透辟的分析有力的论证其要害;•第四个方法是以归纳论证得出结论。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是鲜明而有利的。•第三段以重物和轻人相对比,使人清晰的看到逐客令是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这正是作者击中要害的论述。•第四段以纳客之好处和逐客的之害处做对比,又使人鲜明的认识到逐客的危害性、危险性。写作特点1.论点鲜明。2.论据充足。论据有历史事实,现实事例,理论佐证。3.论证有利。本文论证方法多样。4.语言生动、流畅,富于感染力。语言生动采用了大量的铺张手法。艺术特色1.善于用比喻。2.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