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2013年06月04日15:11来源:军事历史作者:于江欣19人参与4条评论本文摘自:《军事历史》2004年第4期,作者:于江欣,原题:《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1962年,加勒比海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危机。它由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而引发。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但几乎跨越了核门槛,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最后又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一、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距美国佛罗里达海岸仅90英里,于1898年脱离西班牙统治后一直为美国所控制。1959年1月,菲德尔·卡斯特罗发动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建立了古巴共和国。作为古巴的近邻,美国不希望看到古巴政局的变化,并将古巴革命视为苏联势力渗入拉美的危险前兆。因此,尽管卡斯特罗在新政权成立不久即访问美国,寻求贷款援助,但美国不仅断然拒绝了卡斯特罗的请求,而且在各个领域采取了敌视古巴的政策。面对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美国的敌视,古巴政府不得不另寻出路。一方面,古巴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大庄园制度,并将美国大公司和古巴庄园主的产业收归国有)另一方面,古巴转向社会主义阵营寻求援助和支持,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协定。古巴内外政策的“左倾”化,极大地触动了美国在古巴的利益。美国对古巴政权采取了包括断绝外交关系、贸易禁运等政治、经济措施,并着手组织武装颠覆活动,其中包括在古巴境内组建“秘密的情报、行动组织”,“在古巴境外建立一个统一的反对派组织”和“一支准军事部队”,美国国防部也在酝酿直接使用美军对付古巴的紧急计划。1961年1月肯尼迪上台后,确信古巴已经成为苏联的卫星国,卡斯特罗政权的存在将会引发整个拉丁美洲的革命洪流,因此采取较之前任更加强硬的政策,并批准了猪湾进攻计划———由美国组织的古巴流亡分子的武装力量,对古巴发动突然袭击。4月16日,猪湾事件爆发。古巴军民在卡斯特罗领导下奋起反击,于4月19日全歼了入侵者。猪湾入侵失败后,美国又开始计划代号“猫鼬行动”的大规模秘密战,目的是以各种手段策动反对卡斯特罗政权的大起义,而美国将在关键时刻动用美军支援起义。除此之外,美国还加紧完善早就拟定了的由美军直接入侵古巴的各项计划,并于1962年春在加勒比海进行了几次极具威胁的大规模演习。美国对古巴的敌视和必欲除掉卡斯特罗政权的种种行径,导致了美国与古巴关系的极度紧张,迫使古巴为寻求自身安全而倒向苏联并宣布自己为社会主义国家。而苏联出于涉足美国后院,改善自身战略态势的考虑,也乘机与古巴结成了盟友关系,并对保卫古巴承担了义务。古巴问题由此而发展为美苏两国在加勒比海地区争夺的一个热点。二、古巴导弹危机的酝酿与爆发分享到:更多(一)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导弹随着美国对古巴高压政策和入侵威胁的节节升级,古巴的命运和维持苏联在那个地区的威望成为苏联领导人萦绕于怀的重大问题。为了保住古巴这个拉丁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除了积极提供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之外,也在全面加强古巴的军事地位。1962年4月12日,苏联决定满足古巴加强防空的要求,向其提供180枚SA-2地空导弹,外加一个巡航导弹群以加强其海岸防御。但是,苏联知道,仅提供一般性武器支援是不够的,凭借古巴自身的力量无法抵御有美军参与的真正的大规模入侵。既要避免与美国的直接冲突,同时又能保护古巴,最好的办法是威慑美国,使其不敢动手。于是,赫鲁晓夫产生了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想法。1962年5月底,赫鲁晓夫派了一个“农业代表团”访问古巴,其中包括化名“工程师彼得罗夫”的苏联战略火箭军司令,目的是探明卡斯特罗对部署核导弹的态度。出乎苏联人意料的是,面临美国军事威胁的卡斯特罗对该建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即同意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苏古双方商定,苏联在古巴建立的核武库将包括:40个陆基弹道导弹发射架,24枚SS-4型中程弹道导弹(射程1000英里)和16枚SS-5型中远程弹道导弹(射程2000英里)及弹头;3支装备12枚“月神”近程导弹及弹头的部队;还有80枚战术巡航导弹和可携载原子武器的6架伊尔-28轰炸机;潜艇基地最初部署11艘潜艇,其中7艘可携载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除了部署核武器,苏联还将部署诸如地空导弹和伊尔-28轻型轰炸机这样的常规武器,另外再进驻4。5万人的苏军部队,其中包括4个摩托化步兵团(装备250多辆装甲战斗车),一支装备最新式苏联米格-21战斗机的空军联队,5个导弹团等。9月15日,第一批中程弹道导弹运抵古巴。到9月底、10月初,20枚核弹头运抵古巴。(二)美国对苏联部署导弹的反应美国在对古巴施压的同时,一直密切关注古巴与苏联的关系,尤其是双方军事关系的发展。从1962年8月起,美国开始对古巴进行经常性的空中侦察。8月23日,肯尼迪总统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对付苏联可能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问题。会后发布的备忘录指示国防部研究“各种可供选择的军事手段以消灭古巴可以对美发动核打击的任何设施。诸如精确攻击、以打击军事力量(即战略空军或导弹部队)发动全面进攻和彻底入侵等作战方式的利弊是什么?”(〔美〕戴尔·科普兰:《重大战争起源》,189页,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00)这个备忘录反映出美国准备先发制人的思想。10月14日,美国U-2侦察机终于拍摄到第一个中程弹道导弹发射场。第二天,美国国家图像情报中心根据U-2飞机的侦察摄像确认,在圣克利斯托瓦尔地区正在修建3个导弹发射场。U-2飞机在随后的两次侦察飞行中,又发现了包括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射场在内的两个导弹发射场,并在圣胡利安机场发现装运伊尔-28中程轰炸机的板条箱。10月16日早上,肯尼迪总统得知上述情况后大为震惊。他认为,苏联在美国家门口部署核导弹的行动必须制止。接着,肯尼迪指定了一个包括副总统和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司法部、财政部等部门的重要官员在内的专门小组,在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名义下秘密研究对策。执委会考虑了六种可供选择的方案:1。不采取任何行动,故意将这次导弹部署看得若无其事;2。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包括直接同赫鲁晓夫谈判,呼吁联合国或美洲国家组织建立视察小组,甚至考虑拆除美国在土耳其的导弹基地以换取苏联拆除其在古巴的导弹基地;3。同卡斯特罗秘密接触,软硬兼施,促其脱离苏联;4。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实行军火禁运,并加强空中监视和警告;5。实施空中打击,摧毁古巴导弹基地;6。对古巴发动全面军事进攻。经过多方争论与权衡,到10月18日,包括总统在内的执委会大多数人已经倾向于封锁,理由是:封锁是一条介乎于无所作为和战争之间的中间道路,使美国处于既可战又可和的灵活地位,并使赫鲁晓夫有时间来重新考虑他的行动;封锁可以避免突然袭击而引起的震惊,能够成为一种逐渐加强压力的办法,必要时可以扩大到非军事物资;如果封锁起作用,苏联人可以体面地撤退,如果封锁不起作用,美国仍可以选择进一步的军事行动。10月20日,美国作出决定,对古巴进行封锁。三、古巴导弹危机的高潮与结束(一)美国实施隔离行动10月23日上午,负责美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主持召开了美洲国家组织理事会议商议此事。与会的20个拉美国家一致通过决议,同意美国采取隔离措施,要求立即撤除在古巴的具有进攻能力的导弹或其他武器。由此,美国的隔离行动成为美洲国家的集体决议,这不但避免了在拉美国家中引起反感,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其合法性。下午,美国总统签署了《关于禁止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公告》,宣布:美国武装力量将于1962年10月24日格林威治时间下午2时(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始,“制止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及其附属物资”;美国海、陆、空军将在“合理”的距离内划定禁区,对任何驶向古巴的飞机和船只进行拦截和检查。为了将这场一触即发的危机控制在最低水平,避免引发美苏之间的核大战,公告强调,“在执行本命令时,将不使用武力,除非已进行合理的努力,将国防部长的指令传达到该船只或飞机上,而对方仍然不听或拒绝照指令行事无论如何,非到必要时不使用武力”(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397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肯尼迪总统也亲自过问隔离的具体实施,并规定勒令哪些船只停航、何时宣布这种勒令等都要经过总统批准,油料等物不在禁运之列,以免因危及古巴生存而引起强烈反应等。此外,肯尼迪还指示海军,如有必要动武,只能使其失去航行能力而不能将其击沉。10月24日加勒比时间上午9时,美国海军正式开始对古巴实施封锁。封锁线从佛罗里达半岛南端至美属波多黎各,囊括了由大西洋通往古巴的各条必经水道,形成一道弧型线,距古巴海岸500海里。由16艘驱逐舰、3艘巡洋舰、1艘航空母舰和6艘补给舰以及150艘其他后备舰只组成封锁兵力,检查、阻止、并在必要时损坏那些驶向古巴的可能载有核弹头、地地导弹、轰炸机或它们的辅助设备的苏联船只。10时25分,中情局接到海军情报室的报告,称古巴海域的6艘货船有的停止不前,有的掉头返回。15分钟后中情局确认,靠近拦截线的16艘船只已就地停止或返航。为了给“加加林”号和“基莫夫斯克”号货船留出返回的时间,总统命令“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切勿采取任何行动。苏联油轮“布加勒斯特”号则继续航行,于25日越过封锁线。同日,1艘载有1500名旅客的民主德国客轮也被放行。26日,肯尼迪选中了被苏联租用的、为巴拿马所有的“马克卢拉”号货船,对其进行自封锁开始以后的第一次登船检查,没有发现载运武器后即让其通过。由于该船并非苏联所有,强行检查既向苏联显示了美军执行隔离命令的决心,同时又避免了对苏联的直接冒犯。头三天的隔离行动可以说是有惊无险,这同双方的谨慎与克制不无关系。据中情局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文件透露,到10月23日中午(美国东部时间),莫斯科对货船下达了改变航向的指令。曾经将第一批弹头运往古巴的“波尔塔瓦”号在运送第二批的20枚弹头时,随同其他运载进攻性武器(包括伊尔-28轰炸机)的船只在抵达隔离线之前奉命返航。赫鲁晓夫除了担心在海上发生冲突之外,他也不想让这批武器装备落入美国人的手中。苏联人不能容忍美国人“夺取并且分析、检查他们的导弹和弹头等诸如此类的先进武器”。这个有利于封锁实施的因素,美国决策者在当初举棋不定时竟然未曾想到。尽管肯尼迪感到“苏联人做出了让步”,但他也知道紧张的时刻并未结束,美国仍需谨慎从事。他命令美国舰队对任何接近隔离线的船只进行跟踪和密切观察,但不许采取任何行动,除非有专门指令。美国的谨慎是有道理的。据俄罗斯资深军事作家亚历山大·莫兹戈沃伊在2002年出版的一本新作《狐步舞四重奏之古巴桑巴》中透露,俄罗斯潜艇艇长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曾接到命令,一旦苏联护航潜艇遭到美军袭击,就可以发射核鱼雷袭击美军舰艇。庆幸的是,美苏双方的克制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一场核大战。美国在整个封锁行动中的宗旨如同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告诫海军作战部长的那样,目的是向赫鲁晓夫传递信息,而不是使其丢脸,除非赫鲁晓夫“以核武器做出反应”。美国的强硬决心和谨慎措施获得了成功。(二)危机的高潮与结束美苏在海上对峙的紧张局势虽然有所缓和,但是,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基地的步骤却在加紧进行。情报表明,越来越多的中近程弹道导弹正进入可使用状态,一个月后,中远程弹道导弹也将全部准备就绪。10月25日肯尼迪表示,由于导弹发射场的建造工程还在继续,“我们必须继续坚定地采取对抗措施”。他要求顾问们考虑三个选择:一是扩大封锁,禁运物资既包括苏联的武器,也包括原油、石油和润滑油等;二是外交解决问题的手段;三是对古巴实施空中打击。在苏联方面,从“隔离”的第二天起,就通过各种渠道表示愿意和平解决危机。随着美国对古巴的军事压力逐步加强,苏联情报部门于10月25——26日报告,美国很可能在未来两三天内入侵古巴;卡斯特罗也要求赫鲁晓夫,如果肯尼迪决定进攻古巴,就对美国实施核打击。备受压力的赫鲁晓夫非常担心在导弹装上发射台之前美军就会入侵古巴,以至于最终无法收场,甚至引发美苏之间的核大战。于是,苏联开始让步。10月26日下午,苏联驻美使馆参赞通过美国广播公司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