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瀛州魅力国学”策划方案河间市文化旅游公司1“古韵瀛州魅力国学”策划方案一、活动目的随着社会对国学、论语深邃博大的资源宝库的逐步认识,可以肯定国学经典在开发孩子智力、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此次国学活动通过组织广大少年儿童学习和国学诵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实和提高。二、活动介绍名称:古韵瀛州魅力国学时间:2015年4月30日-5月3日地点:河间府署、光明戏院主办单位:中共河间市委宣传部河间市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单位:河间市教育局河间市传统文化协会河间市第三实验小学河间市龙关村明德小学河间市小新星博会教育协办单位:河间市团委河间市文联河间市文体局河间市城管局河间市公安局河间市电力局2河间市电视台三、参加人员:特约嘉宾:郭淇中央办公厅田松林沧州市国学院院长张君庆沧州市国学院副院长张宛淇国家一级播音员河间市领导:杨彦明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杜茂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双启市政府副市长三、活动流程(一)宣传府署景区大门两侧张贴画报。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前期宣传,并对活动整个过程进行报道。(二)场地安排完善现场布置,根据活动流程、活动人数及现场情况,设置休息区、缓冲区、活动区。活动主场地活动背景设计制作,府署门前展板树立、悬挂条幅、音响设备调试、孔子画像摆放等。(三)内容准备确定参加人员、服装、节目内容及统计。准备所用书籍(《弟子规》、《唐诗》、《宋词》、《论语》),人手一份。(四)活动实施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计划执行。(五)日程安排4月30日——开幕式地点:河间府署大堂3主持人:开幕仪式共有五项议程:第一项:主持人宣布全体起立向孔子行三鞠躬礼第二项: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三项:由致开幕词第四项:由讲话第五项:由宣布“古韵瀛州魅力国学”活动正式开始。国学系列活动一河间市第三实验小学进行《笠翁对韵》表演。中华传统文化协会任老师领读《弟子规》、《唐诗》、《宋词》、《论语》,学生跟读。汉服文艺表演。5月1日——国学系列活动二地点:河间府署养正书院、西花园活动内容:在养正书院诵读《论语》经典古装主题摄影“清官断案”情景剧迎宾鼓表演5月2日——国学系列活动三地点:河间府署西书院、光明戏院活动内容:在府署西书院诵读《诗经》经典“梦回汉唐”汉服文艺表演戏曲表演国学故事讲述5月3日——国学系列活动四4地点:河间府署仪门、光明戏院活动内容:在府署仪门广场诵读《大学》经典西河大鼓表演国学讲座四、责任分工1.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召开部门协调会,落实相关责任人。(宣传部)2.负责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幕仪式的策划举行,活动的场地布置及实施。(文化旅游公司)3.负责做好活动的专题报道和舆论宣传。河间电视台在《河间新闻》中做好各项宣传报道。(广播电视台、河间周报)4.负责活动期间的电力供应。(电力局)5.负责活动期间红牌楼街占道经营摊位的清理工作,确保活动区域及周边环境卫生。(城管局)6.负责活动期间的安全保卫及消防工作。(公安局)7.负责协调相关学校的人员组织。(教育局)8.负责演出节目的指导。(文体广新局)附“古韵瀛州魅力国学”系列活动内容2015年4月20日“古韵瀛州魅力国学”《学国学诵经典》主题: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活动目的: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浓缩,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在校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具体内容:1.着汉服、正衣冠(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衣冠”不仅仅只是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是让我们忆起先祖那些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子们知书明理的第一步。2.拜先师:伴随着主持的祝辞,如:“孝敬长辈,乐于学习,知书达礼,富有爱心,知错能改,不断进步,热爱祖国,顶天立地”。随后,所有参加典礼的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向孔子像行“三拜三兴”礼。3.诵读《弟子规》、《唐诗》、《宋词》、《论语》经典语句(约30分钟)。4.行谢礼:学童谢礼仪师,对老师行谢礼,对父母行谢礼。5.合影留念:选一处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合影留念。“古韵瀛州魅力国学”《汉服和手语表演》主题:重归汉唐爱我中华活动目的:在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时尚潮流的不断前进,汉服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有不少的人误将汉服这一“汉民族”的民族服装误当成是“汉朝”的服装。2.同样作为民族服装,在日韩等的一些国家,身着“韩服”、“和服”走路逛街被认为是很正常的现象,而在我国,身着汉服逛街却会被人认为不正常。3.自发起汉服复兴运动以来,汉服复兴不断得到国内外众多爱国人士的支持与赞扬。汉服的复兴正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华夏有汉服社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在沧州文庙筹备并举办“汉服文化表演”活动,旨在宣传汉服礼仪,宣扬华夏文化。具体内容:1.增加民众对汉服的认识,并借助汉服宣传礼仪。2.借助汉服的形制美来吸引民众对汉服的注意,唤醒市民、学生对汉服的保护与重视意识。3.汉服作为汉民族的象征,与博大精深的汉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借此机会大力宣传民族传统文化,引起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古韵瀛州魅力国学”《古装主题摄影》主题:游园赏花古装艺术表演活动目的:全民参与这样的摄影活动对保护汉文化的意义很大,通过抓拍的精彩瞬间,与国人一起缅怀。保护汉文化的深意其实并非在经济,而是为大家提供一碗心灵鸡汤。有闲之余,追古论今,人人所需。谁也不想年华老去时,只能置身钢筋大厦,那情何以堪?留一张照片,留一行字,或者只是纪念。汉文化是一部升华了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我们与遥远的祖先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保护汉文化,意义难以估量,责任重于泰山。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提供认同,增强自信,这就是汉文化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本次古装主题摄影活动原因。活动内容:1.所拍照片内容以古装为主,扣紧“古装”这个主题。2.拍摄角度自由把握。3.摄影进行时安排摄影协会成员轮流坐岗。4.参加人员可相互交流,提上宝贵意见。5.摄影活动结束后,将出展作品整理留存,对本次摄影展的效果总结。“古韵瀛州魅力国学”《古装戏曲表演》主题:古装表演声律启蒙活动目的:为丰富市民业余生活,加强有共同爱好的人的交流,给戏曲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同时宣扬戏曲传统文化,让戏曲在市民的传播生活中更加深入。增加光明戏院对群众开放的内容性,增强市民文化参与意识,逐步把光明戏院打造成为传统文化聚集地、桥头堡。近年来,情景剧表演艺术形式在景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游客通过参与观看这项独具创意的活动,既加深了游客对景区的了解,又开阔了游客的视野,拉近了游客与景区之间的关系,让游客口口相传,建立景区良好的口碑,将景区的内涵更加深层次的展现与延续。活动内容:1.准备道具2.参演人员时间协调3.着清代服装,戴官帽,手持道具,进行演出。4.活动期间,安排上、下午各一场演出5.成立剧社吸纳民间戏曲爱好者参与进来“古韵瀛州魅力国学”《国学故事讲述》主题:相伴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活动目的:随着社会对国学、论语深邃博大的资源宝库的逐步认识,可以肯定国学经典在开发孩子智力、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国学文化的日益升温,少儿国学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也有明显的提升,在调研采访孩子中,83%的家长表示愿意主动为孩子提供学习国学文化的条件。其中,超过75%的家长都十分推崇经典诵读及聆听国学典故的学习方式,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认为,开设国学必修课程是国学传承的最好途径。好的故事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给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此次国学故事讲述通过组织广大少年儿童学习和讲述国学故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实和提高。活动内容:1.由老师带领讲出一个国学故事,突出趣味性2.由学生自发进行我知道的国学故事讲述3.对参与故事讲述的老师学生评出“讲故事小能手”“古韵瀛州魅力国学”《西河大鼓交流演出》主题:传承非遗弘扬河间文化活动目的:西河大鼓是北方较为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调、河间大鼓。源于清代中叶河北省中部农村,流行于河北、山东、河南以及东北,西北部分地区。清道光年间,河北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在当时流行的木板大鼓和弦书基础上吸取戏曲、民歌曲调对原有唱腔加以改革,舍木板改用铁梨铧片,用大三弦伴奏,从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女艺人王讽咏在四海升平茶登台演出。由于该曲种的艺人多是沿着大清河入津。大清河俗呼西河,因而在书写海报时即将其定名“西河大鼓”,沿用至今。如今西河大鼓的传承人张领弟更是将这一文化瑰宝逐渐发扬光大,掀起了一股西河大鼓热,为弘扬民俗文化,推动西河大鼓蓬勃发展,特举办西河大鼓表演交流活动。活动内容:1.演出之前的组织协调,商定演出时间2.制作节目单3.进行实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