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创新整合点:借助多媒体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丰富教材内容,达到资源共享,增加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信息量,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及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一个主题的内容。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本课从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的第一句话讲起,引出了人类对宇宙的向往。从各个星球的相关知识介绍到人类生存的条件的对比又到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的枯竭的威胁。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地球环境的现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知道人类探求生命起源的科学事例,而且对人类探索宇宙的行为比较感兴趣。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可以通过查找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学习资料,使自己有更深的了解。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电脑基础,会打字,会上网,会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他们经历过收集、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过程,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便捷方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个星球的知识,明白地球正遭受的各种灾害,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2.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活动,通过视频、网站等信息交流,发展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魅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并乐于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从而激发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资源的情感。教学重点:自主探究,了解各个星球的知识,明白地球正遭受的各种灾害,体会到自己所生活的地球是独一无二的。教学难点:通过网络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空间,比较星球与人类生存的条件的差异,明白地球是唯一的家园,产生保护地球资源的情感。教学教学环境与准备:多媒体教室、宽带网络、360云盘共享资料、电子白板、主题网页、电子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视频导入,走进宇宙1.CAI:视频《地心引力》师:去年有一部叫做“地心引力”的影片,你们看过了吗?这部影片全球票房突破6亿,荣获了英国电影6大奖项,今天,我想邀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里面的精彩片段。2.师:地心引力讲述的是2位宇航员发生在地球空间站的故事,看了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3.生谈观后感。活动二:自主学习,探究星球1.CAI:太阳系图片师:我和你有一样也很想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看看宇宙的真面貌。地心引力这部影片以一种壮观无比的方式描绘了外太空,抓住了人们对外太空旅行莫名的好奇。其实,一直以来,人们就对宇宙充满了无限的幻想,从神话《嫦娥奔月》到神舟飞船升空,人们一直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你们想到宇宙中的太阳系中去看一看吗?你最想去了解哪个星球?2.生交流。3.CAI:视频《神舟飞船探索之旅》,出示自主活动要求,师生阅读,明确要求。4.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完成学习报告表。5.同桌交流学习成果。6.学生上台交流学习成果。活动三:分组讨论,理解唯一1.师:感谢各位研究员的介绍,让我们对太阳系中的星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们对外太空有了更大的吸引。我不禁在想,除了地球,是不是还会有另一个星球适合人类居住呢?和我有一样想法的请举个手。感谢各位研究员的介绍,2.师:人类生存需要哪些条件呢?谁来说一说。3.师:人类生存所必备的条件有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丰富的水资源。对比这些条件,现在咱们分组找到自己的研究伙伴来讨论一下,看看自己研究的星球是否符合人类生存的条件。4.学生分组讨论、上台交流结论。5.教师小结。(板书:人类唯一的家园)活动四:了解灾害,保护地球1.可是原本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地球,如今却在暗暗伤心、难过。是什么让我们的地球落泪了呢?你们知道吗?2.学生打开“首小空间站”主题网页,搜集了解地球灾害,整理具体的数据和资料。3.学生交流。4.CAI:视频《环境恶化》看了视频有什么感受吗?我们该怎么做呢?你想对地球说点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留言板上吧!5.生写感受。6.教师总结: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爱护地球、珍惜地球。(板书: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附:教学板书: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教学反思:本课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线来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我采取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体现了品德学科课程“综合性”和“活动性”的特点。而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课堂上我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将信息技术和品社教学融于一体,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环节紧凑,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感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信息技术与品社学科整合方面1.信息技术与品社学习模式的整合。网络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学生借助网络查询信息,进行信息交流,较好地解决了许多课本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收集、运用、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有效地优化了教学设计,使“任务驱动、小组活动、成果汇报”等学习策略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的高效整合。(二)品社课堂教学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参与社会,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活动,是有效实施道德品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本节课上我很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我将学生引进网络环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释疑解惑,去观察、了解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以个人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并以各种形式展示交流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培养了团队精神。学生这种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性,而整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到了自主探究过程中去,能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兴奋、自豪、非常有成就感,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拓展了学习渠道。而云交流平台能让学生进行同时交流并保存交流内容,有助于后续性学习,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素养,教学效果令人满意。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情感的提升;采用师生交流方式自然亲切,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激发了情感。通过这节课我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直接的口授讲解传授单一的知识、学生判断式的回答,转变为由多媒体展示活动,学生体验感受,加强学生对信息的采集和整理的能力,自觉内化行为,这样就能带来高效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校一个星期才两节课,怎样才能让学生能把品德课学好呢?有了网络信息技术与我们教学完美整合后,大大地延伸了我们品德学科教学的阵地,使我们的教学从有限的课内走向无限的课外,从而使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这只是我在教学上获得的一点经验,如何使学生对品德学科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自觉养成好的习惯,将是我下一步进行研究的课题。总之,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整合,就应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学科的教学时间里整合,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又借助学科载体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学习问题。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摸索探究,让品社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