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1品种名称:荣优9号选育单位: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荣丰A×R9省级审定情况:2008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4.6天,比对照金优402长0.2天。株高89.5厘米,穗长18.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2.6万穗,每穗总粒数113.2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6.7克。株型适中,群体整齐,稃尖紫色,穗顶间有短芒,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1%,长宽比3.1,垩白粒率30%,垩白度6.3%,胶稠度4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3.7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4.0%(极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38.0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7.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0.8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5.9%,增产点比率90.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7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5.2%。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每亩大田用种量1.5~2千克,抛秧每亩大田用种量2~3千克,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移栽:适宜抛秧或小苗带土移栽,一般塑料软盘育秧3.1~3.5叶抛秧,水育秧4.5~5.0叶移栽,栽插规格13.3厘米×20厘米或16.7厘米×16.7厘米,每穴栽插2粒种子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补穗肥,耙田时每亩施25%水稻专用肥40千克,移栽后5~6天结合施用除草剂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每亩施氯化钾5~10千克作为孕穗肥。水分管理做到干湿相间促分蘖,当每亩总苗数达到25万苗时及时晒田,孕穗时以湿为主,后期干湿交替壮籽,切忌脱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2品种名称:中2优280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中2A×中恢280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6天,比对照金优402长1.2天。株高95.3厘米,穗长20.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1万穗,每穗总粒数144.1粒,结实率74.7%,千粒重27.4克。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3%,长宽比3.0,垩白粒率19%,垩白度4.0%,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6%。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0.8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1.4%(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30.3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6.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0.5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8%,增产点比率70.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0.9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9%。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每亩大田用种量1.5~2千克,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移栽:适宜秧龄移栽,栽插密度17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种子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每亩施用纯氮量10~12千克,配合施用磷、钾肥。水浆管理上前中期做到浅水勤灌,干湿交替,适时搁田,后期采用湿润灌溉,不过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江西中北部、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3品种名称:两优6号选育单位: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HD9802S×早恢6号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2.7天,比对照金优402短1.7天。株高94.6厘米,穗长19.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7万穗,每穗总粒数127.2粒,结实率88.4%,千粒重25.1克。株型紧凑,群体整齐,长势繁茂,主茎总叶片数13~14叶,稃尖无色,无芒,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感白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2%,长宽比3.2,垩白粒率19%,垩白度3.9%,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5.7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2.4%(极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27.8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5.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1.8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4.1%,增产点比率80.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8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5.2%。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适时播种,采用塑料薄膜保温,施足底肥,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30天内移栽,插足基本苗,密度合理,栽插规格13.3厘米×20厘米或13.3厘米×23.3厘米,每亩栽插2.2万~2.5万穴,每穴2粒种子苗。3.肥水管理:本田每亩总用肥量以8~10千克纯氮为基准,氮、磷、钾配比施用,适当增施钾肥和锌肥,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酌施孕穗保花肥。水分管理上做到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后期有水孕穗,湿润灌浆,不过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4品种名称:欣荣优5号选育单位: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欣荣A×先恢5号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6.2天,比对照金优402长1.8天。株高93.0厘米,穗长18.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1.1万穗,每穗总粒数113.0粒,结实率84.6%,千粒重28.1克。株型适中,群体整齐,稃尖紫色,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7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7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8.9%,长宽比2.9,垩白粒率44%,垩白度8.4%,胶稠度4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2%。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8.6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1.0%(不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23.5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4.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6.0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2.9%,增产点比率63.3%。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5.6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2.3%。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每亩大田用种量1.5~2千克,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5~30天,合理密植,栽插规格20厘米×16.7厘米,每穴栽插2~3粒种子苗,每亩栽插1.8万~2万穴。3.肥水管理:大田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中等肥力田每亩施纯氮10千克,配合施用磷、钾肥。水分管理上做到浅水移栽,寸水活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勿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5品种名称:陵两优104选育单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湘陵750S×华104省级审定情况:201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6.2天,比对照金优402短0.9天。株高86.4厘米,穗长20.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1.8万穗,每穗总粒数113.7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7.4克。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稃尖无色,无芒。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3级。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中抗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3%,长宽比2.9,垩白粒率66%,垩白度12.0%,胶稠度6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7%。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2.7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10.7%(极显著);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471.3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11.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2.0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11.1%,增产点比率96.7%。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6.3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7.7%。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每亩大田用种量2~2.5千克,适时播种,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一般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水育秧5叶期移栽。栽插密度以16.5厘米×20厘米为宜,每穴栽插2~3粒种子苗。3.肥水管理:需肥水平中等偏上,采用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后期严控氮素的施肥方法,中等肥力田每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40千克作底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每亩追施尿素7.5千克,幼穗分化初期每亩施氯化钾7.5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水分管理做到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以润为主,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6品种名称:F优498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江育F32A×蜀恢498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2天,比对照Ⅱ优838短2.7天。株高111.9厘米,穗长25.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0万穗,每穗总粒数189.0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8.9克。株型适中,叶鞘、叶缘、颖尖紫色,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7级;耐热性较弱。感稻瘟病和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2%,长宽比2.8,垩白粒率21%,垩白度4.9%,胶稠度80.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4.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7%(极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608.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1.3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9%,增产点比率90.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2.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5%。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5~40天,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5万穴左右,每穴